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重症脑卒中的死亡率更高,因而对重症脑卒中的监护和护理尤为重要。重症监护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2004年11月-2007年5月,我院成功抢救了11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生命,现将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燕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3018-3019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60例重症监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人性化护理组30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心理特点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护理质量,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18例精神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患者重症监护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精神药物中毒,占49.15%;其次为合并躯体疾病,占39.83%;第3位原因为药物副反应,占11.02%。监护时间平均(12.78±10.28)d。痊愈出院10例,病情缓解后转入精神科病房治疗105例,自动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结论精神科重症监护患者有其自身特点,重症监护病房为重症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监护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66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症监护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给予心理干预、饮食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等重症监护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故值得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0年2月~2001年2月 ,共收治重症脑出血患者7例 ,均经CT证实 ,现将监护情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脑出血患者共7例 ,男3例 ,女4例。平均年龄67岁。均有高血压史。入院时深昏迷2例 ,浅昏迷3例 ,嗜睡2例。第2次出血2例 ,伴肺炎2例 ,伴消化道出血1例。1 3监护结果 :7例均抢救成功。痊愈6例 ,入院7天后因合并症死亡1例。2监护体会2 1意识的监护 :经常深入病房 ,通过疼痛刺激及观察深浅反射等方法判断患者的意识程度。指导家属反复呼唤患者的姓名。采用提问方式 ,判断患者的…  相似文献   

6.
7.
黄开霞  刘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20-142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估,并与其他配置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将ICU收治的200例患者分别按照传统平均分床法、APACHEII评分系统以及ICNSS评分系统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配置,观察患者ICU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护理文书合格率、护士周平均存休时间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与传统平均分床法比较,APACHEII及ICNSS在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护理文书合格率、护士周平均存休时间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ICNSS对患者满意程度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 APACHEII以及ICNSS均可显著优化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ICNSS效果更好且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8.
<正>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患者存在发病急、病情重、危险性大等特点,需要护士24h不间断、连续的监护,包括生命体征、病情观察、治疗效果等诸多方面,因此临床监护就成为了临床医师及护士观察病情不可或缺的手段,这就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观察中不断提高护理监护质量,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连续性发展,解除患者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李冬英  杨刚 《江西医药》2008,43(12):1449-1450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ICU患者的健康教育,是ICU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个体化分级药学监护档案表,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方法:结合CCU临床诊疗实际情况,回顾性搜集、整理和掌握患者的用药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定义监护等级,创建分级药学监护档案表。结果:分级药学监护档案表的制定大大提高临床药师的工作效率,患者的用药情况得到极大的规范和合理。结论:建立分级药学监护档案表,将协助医师用药做到个体化,努力实现“用药者健康利益最大化,药源性损害与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1.
陈亚民  杨国辉 《贵州医药》2012,36(9):787-791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和Ⅲ对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重症病人治疗反应及预后的评价.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重症病人进行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计算APACHEⅡ/Ⅲ评分和预期病死率,并与实际住院病死率对比.结果 存活组APACHEⅡ分值入院第3天(11.84±5.28)、第5天(10.66±4.36)和第7天(9.23±4.35)与第1天(15.72±7.26)比较,明显降低(P<0.001);死亡组APACHEⅡ分值入院第1天(18.40±6.60)、第3天(19.09±6.74)和第5天(23.34±7.22)与第7天(39.09±5.47)比较降低非常显著(P<0.001).存活组APACHEⅢ入院第3天(43.02±24.01)、第5天(38.48±17.28)和第7天(32.33±14.61)与第1天(55.74±29.30)比较时降低(P<0.001);死亡组APACHEⅢ分值入院第1天(71.48±34.85)、第3天(87.67±45.76)和第5天(113.02±49.55)与第7天(200.44±22.66)比较降低非常显著(P<0.001).APACHEⅡ/Ⅲ死亡组于入院第1、3、5、7天分值均高于存活组(P<0.001).APACHEⅡ评分与APACHEⅢ评分在第1、3、5和第7天呈正相关(P<0.001).结论 APACHEⅡ/Ⅲ评分可早期预测重症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的应用与真菌感染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ICU真菌感染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至2005年发生真菌感染67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是诱发真菌感染主要原因,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以联合用药者居多。结论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诱发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6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重症胰腺炎相应重症治疗措施处理,调整患者体位至舒适状态。对照组实施常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呼吸道护理、应用支持。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有效21例,有效率为70.0%;无效9例,无效率为30.0%。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有效27例,有效率为90.0%;无效3例,无效率为1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内科监护病房的感染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细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60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K-B法.真菌用梅里埃公司API 20C AUX鉴定条和ATB FUNGUS药敏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36.3%,革兰阳性球菌占27.4%,真菌占36.3%.革兰阴性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敏感性不一,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高,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毒素B等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多数细菌呈多重耐药性,完善消毒制度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降低感染率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龙妹  邓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66-3767
目的探讨产科联合ICU救治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产科26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危急重症孕产妇ICU转入率为0.29%,平均入住ICU时间(3.30±1.75)d。转入ICU治疗的危急重症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以及妊娠并发心脏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危急重症孕产妇经多科联合正确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判性思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评判思维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情绪紧张、焦虑、失眠及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判思维用于ICU护理中可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4例神经外科实施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44例患者经治疗后,42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未出现1例肺炎、褥疮、营养不良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应从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观察及生理基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老年重症患者,护士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善于与患者交流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状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心理疏导,积极做好特殊管道管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31-332
<正>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复杂多端,较轻的颅伤可因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产生严重后果,而严重的脑伤也可能因观察确切,处理恰当及精心护理得到较完全的恢复[1]。因此,许多医院都建立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地周密观察,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进行治疗和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死亡患儿的发病情况、死亡原因,分析乳酸、白蛋白、中性粒细胞、血糖与死亡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PICU成立2年以来所有死亡病例的资料。结果我科PICU成立2年来,在医院内死亡的患儿共65例,病死率6.49%;其中,1岁以下占47.7%,1~3岁占29.2%,3~5岁占7.7%,5岁以上占15.4%;农村儿童占87.7%,城市儿童占12.3%。入PICU时,危重症病例评分平均为(61.26±16.79)分,入院时评分低于70分者入院24h内死亡的比例最高,评分越低,入院后死亡的时间越短;血糖(11.88±8.52)mmol/L;白蛋白(28.55±7.55)g/L;血白细胞数(16.85±9.3)×109/L,中性粒细胞(11.29±7.56)×109/L;乳酸(7.48±6.33)mmol/L。死因以严重感染性疾病居首位,危重症手足口病居第2位,患儿多合并多个脏器功能损害或衰竭。结论入院时危重病例评分的高低与死亡的时间有关;血糖浓度、白蛋白、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乳酸水平与死亡关系密切,应重视这些指标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