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取督脉穴百会、风府、神庭、水沟、大椎、神道为主穴,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药物组予以口服百忧解20 mg,每日1次,连续服药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运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组HAMD评分(18.93±6.49)、MESSS评分(17.47±6.56)均低于药物组(26.07±8.66,22.43±8.26),BI评分(65.67±8.97)高于药物组(49.67±8.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针刺组抑郁症总有效率96.7%(29/30)、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93.3%(28/3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有效率100.0%(30/30),均优于药物组的83.3%(25/30)、80.0%(24/30)、80.0% (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不仅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同时能够改善PSD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疗效优于西药百忧解.  相似文献   

2.
俞募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江峰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709-710
目的观察俞募原配穴对中风后便秘的针刺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采用俞募原配穴,选取大肠俞、天枢、太溪、太白穴治疗,药物组口服果导片,15d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对其他主要临床症状如大便干结、艰涩不畅、腹胀腹痛、胃纳减退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俞募原配穴针刺可显著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六神穴"针刺配合心理护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例皆以给予常规内科及综合康复治疗为基础治疗,并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六神穴"针刺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者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六神穴"针刺配合心理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恢复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背俞穴埋线,对照组针刺失眠组穴位(神门、内关、安眠、百会)结合病人情况辨证补泻,在治疗前、治疗4星期及完成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睡眠障碍改善有效率、SPIEGEL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4星期结束时及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配合背俞穴埋线对中风恢复期失眠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背俞穴温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随机分组,共纳入合格有效病例58例,其中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29例,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治疗)29例,比较两组HAMD评分改善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HAMD评分改善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温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且具有吞咽困难症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比两组针刺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障碍评分以及总体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与吞咽障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1),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较常规针刺组为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鹤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支持治疗,并口服氟西汀分散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五脏背俞穴,均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8周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8周后的抑郁情况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脏背俞穴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氟西汀分散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皮针刺配合六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头皮针刺配合中药六郁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黛力新口服治疗。连续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3例,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皮针刺配合六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俞原配穴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俞原配穴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俞原配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药物都可喜,两组均连续治疗12星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使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各方面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原配穴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早发性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前后用Barthel指数、NIHSS量表和HAMD量表评估,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及抑郁状态功能均有明显改善,NIHSS评分、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俞穴温针灸能较好改善PSD患者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为主,对照组采用口服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治疗前后用HAMD量表评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结论: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对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五俞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与西药组,每组50例。西药组予谷维素、维生素B1、地西泮片及普奈洛尔治疗,针药组采用针刺五俞穴(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肾俞)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针药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西药组(P0.01)。针药组总有效率88.0%,西药组总有效率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针药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针刺五俞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93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用基础治疗及头针治疗,观察组加用背俞穴针刺。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4.00%、对照组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水针配合电针次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纯针刺百会,中极、关元、三焦俞,膀胱俞、三阴交治疗,留针3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次髎穴水针配合电针治疗,予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并电针次髎穴.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针配合电针次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头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针刺头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针刺加口服抗抑郁药与单纯口服抗抑郁药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治疗后愈显率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对比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提示针刺头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逍遥散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组,两组均用逍遥散治疗。治疗组加用眼针治疗,眼针均双侧取穴,主穴取肝区、心区,配穴取脾区、肾区等。比较两组SDS评分、HAMD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D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各项评分改变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眼针配合逍遥散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俞原配穴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俞原配穴埋线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舒乐安定片等药物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0.0%,2组差异非常显著。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表,治疗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俞原配穴埋线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穴外敷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8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氟西汀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穴外敷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抑郁自评分(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7%,治疗组有效率为90.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外敷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抗抑郁药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及SD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与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井穴放血联合针刺、抗抑郁药对PSD有明显改善作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针刺不同组穴治疗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选出最佳穴位处方。方法将10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3组,内关组、太冲组和百会组,每组36例,每日针刺1次,每星期5次,3星期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并对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生活质量量表评分(QO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关组、太冲组、百会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有效率分别为72.2%、75.0%、86.1%,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NIHSS评分、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NIHSS评分、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组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疗效,但百会组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内关组和太冲组;3组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