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对160例健康眼行压迫试验检查,用眼底功脉压计50克压迫4分钟100例200眼;5分,21例42眼;6分,21例42眼;7分,18例36眼。根据本组资料,压迫5分与压迫4分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故压迫试验常规压迫时间应为5分。在一眼受压后,另眼的交感性眼压下降问题,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故一眼的压迫试验完成后,可立即对另眼进行检查。本试验不产生任何眼部及全身方面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2.
一叶萩碱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叶萩碱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国医大第一临床学院眼科夏德昭沈阳市铁西区中医院眼科夏光临床资料本组25例(31眼)均为门诊病人,男15人,女10人;年龄15-42岁,平均29岁;单眼19人,双眼6人;初发者21人,复发者4人。发病后到来本门诊日期为5-...  相似文献   

3.
对28例29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于一眼的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术后平均眼压2.16kPa。明显低于术前眼压5.36kPa。术后矫正视力≥0.5者12眼;0.3-0.4者10眼,0.1-0.2者5眼。0.1以下者2眼;术后视力差的  相似文献   

4.
〕报告中晚期青光眼30例42眼(其中视野<10°者15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能量合剂改善视神经缺血、缺氧状况下,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无一例失明。其中17眼视力提高占40.5%,21眼无变化占50%,4眼视力略下降占9.5%。临床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增加血流量,改善视神经缺血缺氧,增强其对手术的耐受力,在此基础上对晚期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武亚东  景善雨 《眼科研究》1999,17(6):490-490
我院1993年来共收治71例21岁以下儿童眼挫伤,其中发生前房出血者47例,占66%。现将处理情况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47例(47眼),男42例(89.36%),女5例(10.64%)。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5岁;右眼29例(61.7%),左眼18例(38.30%)。致伤物:弹石伤28例(59.57%)居首位;棍棒伤8例(17.02%);鞭炮伤3例(6.39%);其它物撞击致伤8例(17.02%)。受伤到治疗时间1~4天,平均1.5天。根据积血量的多少,我…  相似文献   

6.
1843名老年人体检中确诊为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syndrome,ES)57例和青光眼68例,后者患病率为3.7%,高于我国群体中青光眼的患病率(1%)。68例青光眼中有19例为ES合并青光眼(称囊性青光眼),占27.9%。57例ES中囊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33.3%。19例中男15例(16眼),女4例(5眼)。年龄58-91岁。双眼2例,单眼17例。15例(16眼)为开角型;4例(5眼)为闭角型。4例(4眼)眼压正常;15例(17眼)眼压升高。2例(2眼)C值>0.13;17例(19眼)C值≤0.13。11例(12眼)患ES后6个月-6年合并青光眼;7例(8眼)患原发性青光眼后1-21年发生ES;1例(1眼)患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4年双眼发生ES。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双眼患病的特点,一眼发作后另眼在数年内大多数罹患。据此,我院在对60例单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患眼做滤过性手术的同时,对另一侧眼做了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RK术后患者共105例209眼,随机分为沙袋压迫组和常规护理组,术前两组4号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意义。沙袋压迫组患者于RK术后用沙袋压迫患眼眼球,每天三小时,约30天。一年后复查屈光度,结果沙袋压迫组平均矫正-5.23±1.15DS,常规组平均矫正-3.98±0.80DS,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表明沙袋压迫法能加强RK术后角膜的平展效果,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水力分核在非超声乳化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A组28 例32 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6~7mm 角膜缘切口,水力分离核,娩核始终在囊袋内进行的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30 例30 眼行常规10 ~12mm 角膜缘后界切口,压迫法或圈套法娩核的现代囊外技术。结果 A组术后2d 矫正视力0.5及以上有26 眼,3~25mo 后矫正视力0.5 及以上有29 眼,散光为0.95±0.68D;B组术后视力2d 矫正视力0.5 及以上有12 眼,3 ~25mo 后矫正视力在0.5 及以上者共有27 眼,散光为2.75±1 .52D;A、B 2 组散光有显著性差异( P< 0.01)。2收稿 19990730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317500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组矫正视力不足0 .5 者系眼部有黄斑病变、眼底出血等。结论 水力分核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有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的优点,且方法简便,容易掌握,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破裂的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2例(32眼)因眼球穿通伤而致晶体后囊膜破裂的病例,根据其后囊膜破裂的位置和大小,采用不固定、单袢固定和双襻固定三种方法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在0.5或以上者28例(87.5%),0.1—0.4者4例(12.5%)。并发症包括术中睫状体出血2眼(6.25%),后囊膜裂口增大2眼(6.25%);术后前房出血6眼(18.8%),暂时性眼压偏高6眼(18.8%)和暂时性眼压偏低7眼(21.8%)。结果表明,在晶体后囊膜裂口小的情况下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可以不固定晶体襻或仅固定其一襻。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报告152例(160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29眼,发生率为18.1%,本文结果显示,开罐式截囊膜发生率22.15,信封式5.2%,差异有显著性(P〈0.05);瞳孔区无皮质残留,发生率为4.8%,有皮质为42.15,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因此,提高手术技巧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关键。并对瞳孔膜发生的原因,治疗及预后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联合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大多恢复有用视力,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例41眼,男12例12眼,女28例29眼,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79岁,急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2眼,慢性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7眼,外伤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2眼;术前视力光感33眼,手动4眼,无光感4眼;术前平均眼压4.7kPa(1kPa=7.5mmHg)。周边前房深度分别为1/4~l/5CT;房角:scheie分类分别为窄Ⅱ及窄Ⅲ,有不同称度色素沉着与粘连现象。术前治疗:入院后均经常…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0例42眼做了玻璃体切割术,中共伤性玻璃体出血与机化21眼,眼底病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6眼,其它原因引直怕玻璃体病变5眼。术后视力0.5以上者8眼(19.0%),视力有增进者32眼(76.2%)。本文着重叙述了我们的经验体会,并对手术适应症,手术进机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两种类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5例(25眼)白内障患者因各种原因后囊膜不完整而术中行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Ⅰ组)及对20例(21眼)术中行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Ⅱ组)的效果进行观察,随访3~48个月,视力在1.0以上的Ⅰ组中有3眼,占12%,0.5~0.8有8眼,占32%,0.1~0.4有13眼,占52%,0.1以下者1眼,占4%;而Ⅱ组中视力在1.0以上者有2眼,占9.5%,0.5~0.8有7眼,占33.3%,0.1~0.4有10眼,占47.6%,0.1以下者2眼,占9.5%。术后并发症Ⅰ组中主要有继发性青光眼。慢性虹膜睫状体炎;Ⅱ组中主要有:1.前房出血,2.继发性青光眼,3.虹膜睫状体炎,4.人工晶体上襻脱位。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只要将脱出的玻璃体处理净,手术技术娴熟,植入两种人工晶体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余近视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应用CHIRON公司TecholasKeracorl16型准分子激光机对16例(21只眼)RK后残余近视眼施PRK,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对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作客观评估。结果16例(21只眼)经PRK后,裸眼视力提高4~10行(平均7.5行);等效球镜的屈光度下降2.50~6.00D(平均4.75D);所有术眼的角膜地形图提示角膜中央呈规则圆形变扁区,角膜中央3mm直径的屈光力平均下降4.25D。随访期内(1a)所有术眼无明显并发症。结论PRK是矫治RK后残余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国梅 《实用防盲技术》2011,6(3):126-127,139,140
光线射眼时引起瞳孔缩小,称光反射。分直接、间接光反射两种。以光照射一眼,引起被照射眼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光照射一眼,引起另眼瞳孔同时缩小称间接光反射。瞳孔光反射异常可分为传出性瞳孔障碍和传人性瞳孔障碍,可通过双眼的直接、  相似文献   

17.
泪道阻塞或狭窄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我科在传统的挂线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羊肠线逆行留置泪小管内,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象:本组病例30例(42眼),男11例,女19例,单眼患病18例,双眼患病12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21岁,平均32岁。患病时间最长11年,最短2月,平均2.5年。诊断:鼻泪管阻塞24眼(其中2眼合并慢性泪囊炎),鼻泪管狭窄6眼,下泪小管阻塞8眼,上下泪小管均阻塞4眼。 方法:泪道冲洗有脓液返流者用0.5%氯霉素每日冲洗泪道1次,并口服抗生素,滴抗生素滴眼液,直至…  相似文献   

18.
报告应用条栅视力卡,对1138名3~5岁儿童视力的测定结果,3、4、5岁儿童视力≥08的眼数分别为3479%,6002%,7295%;≥1.0眼数分别为549%,2036%,3442%,视力均数分别为070,080,086。经统计学处理不同年龄的视力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不同眼别、性别的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3岁儿童的条栅视力优于图形视力,4、5岁儿童的国际标准视力优于条栅视力。本文就条栅视力的原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儿童双撕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双撕囊人工晶体植入术刘业滋李光辉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单眼先天性白内障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7岁,平均5.2岁。晶体混浊:全混4例,绕核6例。眼轴为20.0~21.5mm。角膜曲率因患儿不配合,故数据不全。双眼F-VEP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探索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或白内障囊外伴后囊破损者,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23例(23眼),13眼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无晶体眼,10眼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破裂或外伤性白内障后囊不完整,用巩膜缝线固定晶体襻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病例随访3-16个月(平均8.3个月),视力在4.7(0.5)以上者21眼,5.0(1.0)以上者13眼,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