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氯沙坦、培哚普利及联用吲哒帕胺治疗老年 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7例老年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氯沙坦组 (n=3 8)用氯沙坦 5 0 mg/d;培哚普利组 (n=3 9)用培哚普利4mg/d,4周后未达目标血压 (<18.7/12 k Pa)者加用吲哒帕胺 2 .5 mg/d。结果 :经 8周治疗 ,两组药物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P<0 .0 1) ,氯沙坦组达标率 86.8% ,培哚普利组达标率 87.1% (P<0 .0 5 )。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分别有 17例和 16例加用吲哒帕胺 (P>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氯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 1、2级高血压安全有效 ,与吲哒帕胺联用 ,能有效治疗氯沙坦或培哚普利单药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2.
何静  林琍 《医药导报》2006,25(9):0903-0904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及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51例,随机分3组:左旋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联合治疗组各17例;3组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培哚普利4 mg,培哚普利4 mg和左旋氨氯地平2.5 mg,均qd,po,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及两药联合应用均明显降低高血压(P<0.01),降低微量尿蛋白(P<0.05),联合治疗降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优于单独治疗(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且能降低微量尿蛋白,降低新发肾功能损害,两药联合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管永泽  李瑞华  郭荣芝 《医药导报》2004,23(1):0021-002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观察3种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培哚普利、美托洛尔和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112例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37例、美托洛尔组38例和氨氯地平组37例,三组患者分别用培哚普利、美托洛尔、氨氯地平治疗,每种药物分3个剂量,每个剂量服用2周,增加剂量的标准是降压效果不佳。培哚普利组用培哚普利2mg→4mg→8mg,qd;美托洛尔组用美托洛尔12.5mg→25mg→50mg,bid;氨氯地平组用氨氯地平2.5mg→5mg→10mg,qd,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有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NO测定用Greiss法,CGRP和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EH患者较对照组NO、CGRP水平明显降低,ET水平升高。培哚普利治疗后NO和CGRP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降低:氨氯地平可降低EH患者血浆ET水平,提高CGRP水平,对NO无影响。美托洛尔对NO、CGRP和ET水平均无影响。结论:E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培哚普利和钙离子拮抗药氨氯地平可改善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对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汪周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25-1626
目的 探讨四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成本与效果.方法 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40例、培哚普利组410例、氨氯地平组40例和尼群地平组40例,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四组降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治疗前后症状总 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哚普利费用低于贝那普利.结论 四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似,但培哚普利费用低.  相似文献   

5.
陈健 《黑龙江医药》2008,21(2):76-77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坎地沙坦组)38例,每日早晨服坎地沙坦8mg;对照组(培哚普利组)42例,每日早晨服培哚普利4mg.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血钾、肝功能、肾功能.结果:服药第8周两观察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且坎地沙坦的降压作用较培哚普利明显(P<0.001).到第8周末坎地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3%与89.7%.与观察开始前比较,第8周末血钾,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坎地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降压效果,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坎地沙坦酯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组、培哚普利组及坎地沙坦酯与培哚普利联合组,分别予以坎地沙坦酯8mg/d,培哚普利4mg/d,及坎地沙坦酯8mg/d联合培哚普利4mg/d口服,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培哚普利组和坎地沙坦酯组患者经8周治疗,血压降至正常,微量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1),联合组较其他组进一步下降(P<0.05)。培哚普利组有1例出现干咳而改用其他药物。结论坎地沙坦酯与培哚普利联合能更加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排泄量,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逆转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LVH患者46例,口服氨氯地平5m g/d、培哚普利4m g/d共6个月,观察血压、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1);二尖瓣E/A峰速度比值明显升高;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 d)、室间隔厚度(IV ST)、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后壁厚度(LVPW 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均显著下降。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地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8 mg/d,早晨顿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降压疗效及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MAIb)和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8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U-MAIb和β2-MG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降压,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且副作用小,是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的理想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1例,所有入选者停用或未服用降压药物至少2周以上.随机分为5组分别服用5种降压药12周,其中有6例患者因血压高或失访未纳入本研究:氨氯地平组(n=51),氨氯地平片5mg1日1次;培哚普利组(n=54),培哚普利片4mg1日1次;缬沙坦组(n=50),缬沙坦胶囊80mg1日1次,倍他乐克组(n=48),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1日1次;吲达帕胺组(n=52),吲达帕胺1.5mg1日1次.比较治疗前后5组患者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等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前,5组患者心率、血压、Ba-PWV、ABI、ET-1、NO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各组血压均有降低,但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别(P>0.05),倍他乐克组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P<0.05);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较治疗前Ba-PWV下降、ABI上升、ET-1下降、NO上升(均WTBXP<0.05),各指标变化均以培哚普利组最显著,缬沙坦组次之,氨氯地平组第三,吲达帕胺组第四,而倍他乐克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倍他乐克相比,培哚普利、缬沙坦、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顺应性及内皮功能,以培哚普利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乐卡地平与培哚普利小剂量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A组)和单用乐卡地平组(B组)和单用培哚普利组(C组)。A组服用培哚普利2 mg·d^-1+乐卡地平5 mg·d^-1;B组服用乐卡地平10 mg·d^-1;C组服用培哚普利4 mg·d^-1。分别观察三组治疗后4、8、12周后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第4周开始,血压达标率及血压下降幅度均优于单药治疗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4例,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乐卡地平组7例,培哚普利组19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乐卡地平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加降压幅度和降压速度、提高降压有效率,两药小剂量联合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