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济方》“慈孤草”的考证黄斌关键词广济方,慈孤草,慈姑,考证《广济方》即《开元广济方》,为我国唐代较有影响的方书。史称唐玄宗李隆基御纂,实际上并非如此,李隆基不过是亲自颁发了编此书的诏书,以示恤民之心而已。据《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十一年九月己...  相似文献   

2.
周繇 《中草药》2012,(2):359
狭叶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S.trifolia L.var.angustifolia(Sieb.)Kitag.),别名野慈姑、三脚剪、水芋。被子植物门单子叶纲泽泻目泽泻科慈姑属,为慈姑的变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与慈姑相比,野慈姑植株较矮,叶片较小、薄,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治疗高脂血症的中医处方,在建立处方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开展研究,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泽泻、山楂、丹参、决明子、茯苓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山楂,泽泻”“山楂,丹参”“丹参,泽泻”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何首乌→山楂”“丹参,何首乌→山楂”“何首乌,泽泻→山楂”等;新处方包括“枳壳,延胡索,瓜蒌皮,青皮”“熟地黄,决明子,山药,何首乌,大黄”等。结论:处方用药多具健脾利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之功,体现了中医痰瘀同治,标本兼顾的诊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聋左慈丸及其有效拆方(熟地黄泽泻药对、泽泻单味药)对庆大霉素诱导内耳听毛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复制内耳螺旋器体外培养庆大霉素损伤模型,采用原位荧光标记及免疫荧光标记观察庆大霉素损伤毛细胞区域凋亡酶Caspases活性、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及中药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3mmol.L-1庆大霉素能够引起内耳毛细胞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明显增强,凋亡调节因子Bcl-2/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耳聋左慈丸对Caspase-9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对Caspase-3酶活性有抑制趋势,对Bcl-2/Bax蛋白表达有明显上调作用;熟地黄泽泻药对、泽泻单味均能明显抑制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显著上调Bcl-2/Bax蛋白表达。结论:耳聋左慈丸、熟地黄泽泻药对及泽泻单味可能通过纠正线粒体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变化,拮抗庆大霉素对毛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泽泻补阴”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读您刊1975年第2期《泽泻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一文,我们曾结合泽泻究竟能否“补阴”的问题,复习了若干文献,进行了一番讨沦。其实,大家比较熟悉的“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一语(出自李杲的《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卷一总赋》),对泽泻补阴的问题已经作了回答。但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自明代李士材开始,就一直作“不足补阴”解释;近人还专门作了引证说明,有些“增注”或谓“补阴不足”是“倒装句”,应以“补阴之不足”论。虽曰增注、释疑,实是存疑、臆测。李杲本旨,其泯灭不闻者久矣!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是张洁古弟子。洁古在药物研究方面是有很深造诣的,他对“泽泻”认识是:“泽泻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这里“旧水”指水邪,“新  相似文献   

6.
早在《内经》十三方中就有“泽泻饮”可治湿浊中阻之眩晕的记载,方由泽泻、白术、鹿衔草三味组成。《金匮》治心下支饮,其人苦眩冒用“泽泻汤”,即前方减去鹿衔草,与《内经》泽泻饮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笔者以该方加中膝命名为泽泻合剂,通过20余年的临床验证治疗眩晕数十例,确有良效, 介绍如下: 1 药物组成泽泻30g,白术15g,牛膝10g。 2 病案举例案例1患者某,男,11岁。主诉30天内晕倒20多次, 每次发病时伴有眩晕耳鸣,房屋旋转,胸闷泛恶,时作时止。  相似文献   

7.
从泽泻科植物慈姑球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一种结晶性成分,经UV,IR,MS,H-NMR及18C-NMR鉴定为三达右松脂酸,药理实验初步证明它具有抑制T细胞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陈为教授治疗岭南地区原发性头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6 年 1 月—2021 年12 月在陈为教授门诊治疗的岭南地区原发性头痛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 台(V3.0) 提供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处方中的用药频次,分析与挖掘 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和核心组合等。结果:共收录处方200 首,涉及152 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 草、白芷、葛根、柴胡、党参、牛膝、白芍、陈皮、茯苓、泽泻等。药性以温为主,平、寒次之。药味以甘为 主,辛、苦次之。药物归经分布较广,涉及十二经脉,其中频次居前5 的为肺、脾、胃、肝、心经。常用的药 物组合有甘草-白芷、甘草-白芍、葛根-柴胡、陈皮-泽泻、白芷-白芍、柴胡-茯苓、柴胡-白术等。形成3 种 处方聚类药物核心组合,分别为“党参、牛膝、泽泻、陈皮、甘草”“白芷、茯苓、葛根、白芍、甘草”“白 术、川芎、蔓荆子、白芷、甘草”。结论:陈为教授治疗岭南地区原发性头痛以“温、补、和”三法为主,“扶 正御邪、平调阴阳”学术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9.
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均对听神经有毒性损害的副作用,用量失当,或用药时间过长,或为过敏体质,则易致听力受损,轻者耳鸣,重者听力下降,甚或致聋。急当补肾解毒,以利恢复。常用方法如耳聋左慈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等。常用药物如补骨脂、杜仲、川续断、山萸肉、熟地黄、枸杞子、云茯苓、泽泻、灵磁石、绿豆、甘草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成药治疗肥胖症的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成药数据库”对治疗肥胖症用药情况进行检索,通过应用频次、统计分析和逻辑分析方法,探索治疗肥胖症的首选和常用药物、最佳和常用药对,从而为中医药治疗肥胖提供重要依据。结果:山楂、泽泻、大黄、白术、陈皮、枳实、黄芪、茯苓是治疗肥胖症的首选药物;山楂配伍泽泻、白术配伍泽泻是治疗肥胖症的最佳组合。结论:应用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深层次揭示治疗肥胖症的用药规律,并为临床治疗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