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补肾疏肝健脾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补肾疏肝健脾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8例张洪魏之玉王景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补肾疏肝健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42近年来我们从临床资料观察发现,骨质疏松症除肾虚型外,尚部分存在有肝郁脾虚为主的证型,在...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近十几年中医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Ⅱ型,即性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进行对比总结,指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能仪在只以“肾虚”为本这一基础上,而单一使用“补肾”这种治疗方法。本文作者提出骨质收松症的根本在血虚、肾虚,治疗应以补血、补肾并重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医药近年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状况作了综述。《内经》“肾主骨”的观点已日益成为解释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运用补肾法为主治疗各类骨质疏松症,无论在临床或在实验研究中效果显著。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必然会形成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补肾方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肝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补肾密骨丸治疗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计分与第1-4腰椎(L1-4)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5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后的L1-4骨密度、中医证侯计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疗效,总有效率为72.22%;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 补肾密骨丸能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L1-4骨密度,改善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多采用补肾方药治疗,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随着中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关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日益增多。通过分析近10年来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模型以及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机制研究文献,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补肾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近况进行了归类总结。结果:中医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其独特方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结论:补肾中药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补肾中药组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剂量补肾中药组方对去卵巢大鼠(OVX)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及其影响机制,为防治骨质疏松症(OP)提供安全、有效且经济的药物。方法 (1)经过药物筛选和专家咨询制定补肾中药组方;(2)通过卵巢摘除建立POP,并通过病理检查和骨密度测定来判定模型建立;(3)研究补肾中药不同剂量对去卵巢大鼠OP的防治效果(测定其对骨密度、骨微结构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衰老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发病率不断提高。西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作用单一,有一定副作用,不能长期使用。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肾虚所致,所以采用补肾法治疗。笔者于2000年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6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多个数据库,检索时间选定为建库至2020年12月1日。筛选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两位录入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 14.0软件进行Begger和Egger检验以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1项随机临床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总有效率提高,骨密度增高、中医证候评分增高、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没有统计学意义。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与常规治疗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试验的数量有限、中药配方的差异以及方法学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今后仍需要对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进行更细致、更长期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以肾亏为主,肝失疏泄为关键,脾虚为辅,血瘀是促进因素。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多以补肾为主,在补肾的同时兼顾到其他脏腑,在用中药治疗的同时结合西药及物理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补肾中药治疗肾虚骨质疏松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其作用机制存在“补肾”、调节钙调节激素平衡、调节钙泵作用及微量元素学说等,本文试对多种研究假说进行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中医治疗原则的研究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有的从补肾入手,有的脾肾双补,有的从血瘀论治。我们在全面研究其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提出“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为了证实这一治则的科学性,据此法拟中药骨康方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医学》2017,(5):391-392
目的观察应用补肾宣肺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补钙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补钙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宣肺汤及穴位敷贴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骨骼疼痛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骨骼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补肾宣肺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焦秀蓉  杨月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46-1047
目的探讨补肾益脾壮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益脾壮骨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3个月后测定:骨密度、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40%,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益脾壮骨汤能增强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古今文献探讨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脾虚证的关系,认为脾气亏虚是骨质疏松症形成的重要因素,健脾法是治疗早期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目前临床多采用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单纯用健脾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少,健脾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补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已有报道,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补肾中药对骨形态的影响.我们采用切除大鼠卵巢导致骨质疏松的模型,在造型同时以补肾中药为实验药物,对照现代医学雌激素疗法,观察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和骨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补肾益骨膏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补肾中药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47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更年期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服补肾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组成)和安慰剂,在治疗前后进行桡骨,尺骨骨密度,骨代谢生物化学指标和雌二醇测定及肾虚证候评分。结果显示:3个月后,治疗组桡骨,尺度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1),而对照组呈现进行性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8.
骨宝胶囊对肾虚模型小鼠体重、性器官发育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宝胶囊为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补肾益精,健骨生髓之功效。我们从补益肾精的角度观察了其对肾虚模型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界对骨质疏松症形成了以肾虚为主要病机、以补肾滋肾为治疗总则、以补肾添精为主要用药的普遍认识.李东垣<脾胃论>中有关"骨蚀"一病,涵盖了骨质疏松症的范畴.李东垣"骨蚀"的病因病机是以脾虚为本,治则治法为益气升阳,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肾强骨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补肾强骨汤治疗组、耳穴贴压法治疗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分别对其进行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相比于补肾强骨汤治疗组、耳穴贴压法治疗组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阳性药物组效果没有差异。结论:补肾强骨汤联合耳穴贴压法对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比阿仑膦酸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