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球今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198 5年 ,泛美卫生组织 (PAHO )首先提出到1990年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洲区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野病毒的目标。 1991年 9月 ,秘鲁报告了美洲区最后 1例本土脊灰病例。 1994年 8月经过国际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证实 ,正式宣布美洲区实现无脊灰目标。 1995年 2月 16~ 17日 ,WHO在总部召开了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第 1次会议 ,标志着全球消灭脊灰已逐步进入证实阶段。现将全球今后消灭脊灰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展望概述如下。1 加速目前脊灰野病毒流行地区的工作进程目前 ,脊灰野病毒流行主要集中在 3个地区 :南亚、西非和非洲中部…  相似文献   

2.
全球实验室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出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经过证实成为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区 ,欧洲区已近 3年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3年后可申请WHO证实 )。一旦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在全球范围内被阻断 ,实验室就成为脊灰野病毒的唯一来源 ,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以减少脊灰野病毒再次发生循环 ,并保证在处理含脊灰野病毒物品时的安全。病毒学实验室最有可能是被污染材料的保存地 ,但其它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如 :细菌学、寄生虫学、胃肠学、营养学、病理学实验室也可能保存含野病毒的材料。在 1999年世界卫生大会上 ,科学家 (各…  相似文献   

3.
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今后的主要技术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0年10月29日,在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证实会议上,郑重宣布我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区已经阻断了脊灰野病毒传播,实现了无脊灰目标。广大计划免疫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向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献上了一份厚礼。但我们必需清楚的认识到,西太平洋区实现无脊灰的成就还很脆弱,目前面临的挑战也很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10月 2 9日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在日本国京都市召开成员国大会 ,庄严宣布 :“西太平洋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已相继阻断了脊髓灰质炎(脊灰 )本土野病毒的传播 ,被正式证实为无脊灰地区”。这是西太平洋区公共卫生史上战胜一种传染病的历史性会议 ,是一座真正的里程碑 ,将永远载入史册。大会是在庄重喜庆的气氛中进行的 ,参加会议的有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代表、西太平洋区办事处主任和工作人员、西太平洋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各成员国的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代表、国际扶轮社及日本地区的代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于 1988年提出了全国 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 )的目标并下发消灭脊灰行动计划 ,由此拉开了消灭脊灰的序幕。自 1991年起 ,我国从逐级建立专门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入手 ,采取在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免疫、广泛开展病毒学监测、加强消灭脊灰工作的管理等策略 ,1994年 10月我国发现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无脊灰阶段。2 0 0 0年 10月 2 9日 ,在日本京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召开了消灭脊灰证实会议 ,确认我国及西太平洋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  相似文献   

6.
全球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工作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6个区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但截止 2 0 0 0年底仍有 2 0个国家有脊灰野病毒的地方性传播 ,因此需做出更大的努力以最终消灭脊灰。WHO制定了一个全球性的计划 ,期望能够在 2 0 0 5年证实 (全球阻断脊灰野病毒循环后 3年 )脊灰的消灭。常规免疫在常规免疫工作中 ,12月龄以下儿童的 3剂口服脊灰疫苗(OPV3)的接种率在 1998年和 1999年基本无变化 ,分别为 79%和78%。但在WHO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 ,非洲报告的OPV3的接种率最低 ( 1998年为 5 1% ,1999年为 49% )。在 2 …  相似文献   

7.
消灭脊灰 (脊髓灰质炎 )是指彻底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国家或地区达到消灭本土脊灰的目标 ,仅是“无脊灰状态”的概念 ,只有全球维持无脊灰状态 3年后 ,才可宣布消灭 ,并决定停止脊灰疫苗 (OPV)的免疫。脊灰病毒结构简单 ,变异性强 ,疫苗存在返祖现象。随着消灭脊灰的进展 ,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已实现无脊灰 ,脊灰流行的国家也减少到 10个。但是 ,应对疫苗衍生株病毒(VDPV)的防制措施却跟不上形势。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10月 ,多米尼加和海地发生了 I型 VDPV引起的脊灰爆发 ,该病具备野病毒的特征 ,地区循环 2年以上。 2 0 0 1…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 (WHO)西太平洋区于 2 0 0 0年 10月 2 9日在日本京都宣布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但在东南亚边境地区进行的调查表明 ,脊灰的再次出现和输入老挝的危险性仍然存在 ,其证据是基于过去 4年在老挝和日本政府的双边监督下在边境地区所进行的调查。自 1991年以来 ,老挝的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自1996年 6月以来该国未报告脊灰病例。虽然自 1997年 3月以来WHO西太平洋区未报告本土脊灰病例 ,但脊灰野病毒仍在WHO东南亚区循环。因为老挝是一个与东南亚区接壤、被山地包围的国家 ,脊灰从该区输入的危险性仍然存在。自 1…  相似文献   

9.
自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全球在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已经10年了。回顾过去,消灭脊灰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五大成就:脊灰发病数下降了90%;美洲大陆实现了无脊灰地区的目标;西太平洋(西太)区可能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欧洲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两太平洋地区于2000年10月29日在日本京都市召开会议,郑重宣布本区域已经阻断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野病毒传播,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会议指出这是继世界卫生组织美洲区之后的第二个大区实现此目标,但距全球最终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仍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儿童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对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监测。西太区办事处主任尾身茂博士接受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髓灰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情况简介苏万年(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市,100024)1996年4月15~16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西太)区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证实委员会第一次会...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 (WHO) 2 0 0 1年 4月中旬公布 ,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例从 1988年的 3 5万例减少到 2 0 0 0年的不足 3 5 0 0例 ,下降了99%。困难的是 ,对付这余下 1%的病例将是 13年来最艰巨的工作 ,且费用很昂贵 ,需要各国之间、各国家内官方和民间的合作 ,目标是在未来的 2 4个月内阻断脊灰野病毒在全球的传播。到 2 0 0 5年 ,如果无新的病例出现 ,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就可以宣布全球消灭脊灰。要完成这个 5年计划需耗费 10亿美元。其中 44 %用于实施工作 ,如运输、社会动员及开展其它一些大规模免疫接种活动所需的后勤保障 ,3 8%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已证实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 ,欧洲区自报告最后 1例脊灰也已 3年 ,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显示 :全球已阻断了脊灰Ⅱ型野病毒的循环。AFP病例监测系统是消灭脊灰的 4个主要措施之一 ,其余 3个是 :口服脊灰疫苗 (OPV)的常规接种率达到并保持一个高水平 ;开展国家免疫日活动 (NIDs)以迅速降低脊灰病毒的循环 ;开展“扫荡”式免疫活动以消除脊灰病毒的宿主。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指标有两个 :①非脊灰AFP病例的报告发病率 (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4.
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证实及今后消灭脊灰的策略霍怀堂1张复臣1综述孟宪周1审校1994年8月经国际委员会证实,正式宣布美州区实现了消灭脊灰的目标。1995年2月16~17日日WHO召开了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96年4月16~17日西太区召开...  相似文献   

15.
自 199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议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以来 ,世界卫生组织 (WHO)所有区域的相关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 ,WHO美洲区、欧洲区、西太平洋区已成为无脊灰区。非洲区仍有 4个流行地区 (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 )。南部非洲有 14个国家 ,其中 10个在非洲大陆 ,4个在印度洋 ,估计 2 0 0 2年人口约有 1 2亿。现总结了 2 0 0 1~ 2 0 0 3年 3月南部非洲消灭脊灰的进展 ,表明南部非洲可能已阻断了脊灰野病毒 (WPV)的传播 ,并强调有必要继续维持各项消灭脊灰的措施。1 常规免疫  2 0 0 1年 ,毛里求斯和塞舌尔 3剂口服脊灰疫…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1991~2000年AFP病例及接触者病毒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在全省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 ( AFP)病例监测系统并开展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毒学监测工作 ,证实湖南省实现无脊灰目标。 方法 收集全省 15岁以下 AFP病例及其接触者粪便标本 ,采用 WHO规定方法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 ,脊灰阳性毒株送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 结果  10年共检测 AFP病例粪便标本 14 0 4例 ( 2 760份 ) ,接触者粪便标本 2 16例 ,病毒分离阳性的 4 5 9例 ,其中脊灰 I型野病毒 7例 ,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 92例 ,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与肠道病毒混合 10例 ,非脊灰肠道病毒 3 5 0例 ,自 1993年 7月以后未再检出脊灰野病毒。 结论 监测结果表明我省实施的消灭脊灰策略效果显著 ,已成功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按期实现了区域无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约有 2 5 %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东南亚区 ,人口最多的印度 (约 10亿 )仍是最大的脊灰流行国家 ,因此这一地区消灭脊灰的进展直接影响了全球消灭脊灰的进度。 1999年 ,虽然脊灰病毒Ⅰ型和Ⅲ型还有大规模循环 ,Ⅱ型在部分地区流行 ,但流行基本控制在印度北部 4个邦。 1998~ 1999年印度中部和南部脊灰的流行大幅度减少。在缅甸和尼泊尔交界处发现了脊灰野病毒病例 ,并已经病毒学检测证实 ,这一事实提醒人们注意国界线周围脊灰的流行 ,并要求相邻国家在监测和国家免疫日 (NIDs)活动中要紧密合作 ,阻断脊灰病毒的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背景历史上,在WHO西太平洋区(西太区)的35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是脊髓灰质炎(脊灰)呈地方性流行的国家之一。50年代由于无有效的控制手段,当时有些省(区)流行严重,全国平均发病数逾万例。60年代研制成功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并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尤其自80年代实施计划免疫以来,脊灰病例数逐年下降,至1988年发病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为667例。1988年,为积极响应WHO提出的2000年全球消灭脊灰的号召及WHO西太区提出的1995年消灭脊灰的目标,我国卫生部制定并下发了“1988~1995年全国消灭脊灰工作规划”。1991年3月,李鹏总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评析消灭脊灰工作质量 ,及时发现问题 ,修正对策 ,巩固成果。 方法 根据卫生部规定的 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指标评价监测质量 ,以服苗数据评析服苗质量。 结果 我市已连续 11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 ,1997~ 2 0 0 1年 15岁以下儿童 AFP病例报告共 111例 ,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常规免疫接种率在 95 %以上 ,强化免疫接种率超过 98%。 结论 我市实施的消灭脊灰策略效果显著 ,已成功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实现了本市的无脊灰证实目标  相似文献   

20.
10年来 ,我国通过提高基础免疫接种率、开展强化免疫和加强监测工作使得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发病率明显下降 ,自1994年以来未发现本土野毒株脊灰病例。 2 0 0 0年 10月 2 9日(WHO)西太平洋区 (日本京都会议 )正式宣布包括中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和地区无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但是脊灰野病毒在我国部分周边国家仍然存在 ,1995、1999年我国曾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另外 ,近年来国内外有从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疫苗衍生株。因此 ,要维持无脊灰状态 ,在落实常规免疫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至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