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组间的视力改善率和肿瘤全切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鼻中隔缺损率和鼻窦感染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为73.3%(22/30),明显高于观察组20%(6/3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术式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垂体功能保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 48例垂体腺瘤患者,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在神经内窥镜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注意保护垂体柄及正常垂体组织.结果 40例(83.3%,40/48)肿瘤全切除,6例(12.5%,6/48)次全切除,2例(4.2%,2/48)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0~36个月.38例激素水平异常患者中24例恢复正常,14例明显改善,38例均无垂体功能低下;术后多饮、多尿7例,均于3周内缓解.结论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能够在彻底地切除肿瘤的同时注意保护垂体柄及正常垂体组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赵克  倪峰  尤宇  韩磊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680-1682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脑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6月脑垂体瘤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6个月激素水平[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泌乳素(PRL)]、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激素水平,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功能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功能性垂体瘤患者60例,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测定并且比较手术前后血PRL、GH、ACTH水平,观察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随访并且复查头颅MRI。结果:60例垂体瘤患者中,56例进行肿瘤全切除,3例进行次全切除,1例进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总有效率超过85%,术后PRL、GH、ACTH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患者一般情况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仅4例仍残留微腺瘤,余均未发现残留腺瘤。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功能性垂体瘤切除术安全、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孙伟  孙勇  张海龙 《临床医学》2023,(11):24-27
目的 比较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行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对照组56例行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情况与围术期指标(肿瘤全切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应激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激素水平[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生长激素(GH)]。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hs-CRP、IL-6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PRL、ACTH及G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垂体瘤的治疗中,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在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围术期指标、缓解应激反应及改善激素水平等方面的效果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在单纯内镜下单鼻腔经蝶窦入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硬性鼻内镜控制下经单鼻腔进入,不切除鼻中隔直接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其中无功能腺瘤14例,泌乳素腺瘤9例,生长激素腺瘤1例.[结果]2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1例,近全切3例.术后4例一过性脑脊液漏,1例暂时性尿崩.死亡1例.随访6个月至2年,10例患者内分泌功能均恢复正常,复发1例,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和唇龈麻木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单鼻腔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入路途径短,切除腺瘤彻底,鼻腔结构损伤小,手术显露良好,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垂体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显微镜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切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肿瘤全切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术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明琪  张志刚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10-2012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体会.[方法]对22 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手术方法予切除,观察其疗效.[结果]内镜下肿瘤全切18 例,近全切除4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随访6~24个月,症状和内分泌学指标均有所改善,肿瘤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垂体大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随机原则将其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显效加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为85.71%。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肿瘤患者能有效减少其术中出血量,缩短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总结神经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方式垂体腺瘤切除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81例近期手术治疗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后治疗经验,比较分析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的优缺点。结果术前视力、视野受损56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头痛20例,术后头痛消失,闭经泌乳27例,术后22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泌乳素仍高继续口服溴隐停,13例生长激素腺瘤术后生长激素恢复正常,肢端肥大有所减轻。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神经内镜下手术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鼻腔出血2例,术后发生尿崩症29例,脑脊液鼻漏11例,视觉障碍1例,鼻中隔穿孔1例,蝶窦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前充分完善的准备及重视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垂体腺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研究组行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3d血清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辅助经蝶显微手术对分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脑垂体腺瘤患者GH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5年7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蝶显微手术治疗的分泌GH的脑垂体腺瘤3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该院同期资料匹配采用经蝶显微手术治疗的分泌GH的脑垂体腺瘤3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肿瘤切除率、手术前后GH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肿瘤完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G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GH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分泌GH的脑垂体腺瘤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改善GH水平,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且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97-298
选取42例于我院治疗垂体大腺瘤的患者定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严格地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给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手术。术后将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显示为95.24%,对照组为38.1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显微镜,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的效果更为显著,该手术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而且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临床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垂体腺瘤MRI诊断与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作用及显微镜辅助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优点和适应症。方法对怀疑垂体腺瘤的334例患者先行常规MRI平扫,对未见垂体腺瘤的患者再行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垂体腺瘤手术的患者,全部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经单鼻孔-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334例患者经MR平扫或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后,发现垂体腺瘤326人。其中,MRI常规平扫后发现垂体腺瘤297人,MRI常规平扫后未发现垂体腺瘤的37人经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垂体微腺瘤29人。发现垂体腺瘤的326人中,手术316例。手术患者中,252例近全切除,50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16例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引流治愈,余无手术并发症。结论MRI平扫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肿瘤的方法相结合,可取得垂体腺瘤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肿瘤全切除39例(82.9%),次全切除6例(12.8%),部分切除2例(4.3%).术后并发症有暂时性尿崩症11例,脑脊液鼻漏3例,术后鼻腔出血2例,颅内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临床症状多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内分泌学复查,25例激素水平降至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 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97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其中神经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为105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治疗的患者为92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尿崩症、低钾血症、视力障碍、颅内血肿、鼻腔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显微镜组;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摘除手术适宜的手术体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科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摘除手术病人60例,单日手术者设为观察组,双日手术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后仰式平卧位,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仰卧位,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镜头擦拭次数。[结果]观察组术中镜头擦拭次数为(15.26±4.28)次,手术时间为(48.42±26.52)min,对照组术中镜头擦拭次数为(22.32±6.56)次,手术时间为(66.28±22.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仰卧位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镜头擦拭次数。  相似文献   

19.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而垂体腺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经单鼻孔蝶窦入路与其它入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野暴露清楚、并发症少的优点,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对12例垂体腺瘤采用单鼻孔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总结78例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术中护理方法。认为做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术前专科准备, 掌握神经内镜及其附件的使用,护养和灭菌方法,明晰手术操作过程,术中密切观察病情,配合完成手术。结果:经治疗和护理,78例患者手术成功,无明显并发症,随访3~36月,71例垂体腺瘤全切除患者肿瘤无复发,7例次全切除者肿瘤生长缓慢。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前对神经内镜及其及配套器械的维护、保养、灭菌准备。术中正确使用,准确及时的手术配合与手术成功与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