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脑胶质瘤是最常见、最致命的原发性脑肿瘤~([1]),其中最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hiforme,GBM)占50%以上;即使目前采用的治疗包括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联合放化疗~([2]),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患者的预后仍非常差,中位生存时间仅15个月,只有3%~5%的患者可能存活时间更长~([3])。目前,术前胶质瘤的诊断和准确分级通常是困难或者不可能的;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或肺癌脑转移可能呈  相似文献   

2.
正胶质瘤又叫胶质细胞瘤或神经胶质瘤,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治疗复杂且预后差,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一类疾病~([1]),其中成年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5岁,中位生存期仅为14个多月~([2]),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位列第3位~([3])。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胶质瘤主要采用手术加术后放化疗、基因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措施,但肿瘤复发率高、预后差,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toma multiforme,GBM)1年生存率仅为58%,2年生存率也仅为31%,中位生存期只有12~14个月~([1])。随着胶质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多学科、多措施联合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胶质瘤的治疗新方向~([2])。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  相似文献   

4.
正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位生存期约15个月~([1])。目前,新诊断的GBM标准治疗包括最大化安全切除、替莫唑胺化疗联合同步放疗等~([2])。即使采用综合治疗,很短时间内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复发,预后不良。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化疗耐药性、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等因素,使得GBM的传统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胶质瘤是颅内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约占颅内神经组织原发性肿瘤的45%。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胶质瘤按组织学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1])。Ⅰ级预后最好,大部分经治疗后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被认为是良性肿瘤;Ⅳ级恶性程度最高,又称作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占所有胶质瘤的55%。根据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6.
正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最具侵袭性、预后较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50%~60%。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属于脑胶质瘤的一种,WHO分级Ⅳ级,恶性程度最高,即使积极手术联合放化疗,GBM治疗效果仍然不佳,平均生存期大约17个月~([1])。本文就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源性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GBM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EV的生物特性EV是一类起源于细胞膜的微小颗粒,  相似文献   

7.
正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2006~2010年美国新诊断的颅内恶性肿瘤中GBM约占45.2%~([1])。GBM具有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中位生存期仅14~16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6.2个月,复发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25~30周~([2])。目前对复发GBM仍没有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可用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胶质瘤是脑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迄今为止还没有能显著改善病人预后的治疗方案~([1])。因此,亟待明确胶质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Hippo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控制器官大小和维持组织内环境稳定等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人类肿瘤存在Hippo信号通路失调,其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2]),对胶质瘤具有抑制作用~([3])。本文就Hippo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胶质母细胞瘤(GBM)具有广泛增殖、侵袭和迁移的特点。虽然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已经提高了总体生存率,但是生存期也仅有12个月而已~([1])。医学技术迅速发展,但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总体上仍不尽人意,始终无法完全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的高侵袭性。近年来,逐渐了解到中枢神经系统(CNS)微环境参与的GBM侵袭机制。微环境中许多因素参与了GBM的侵袭。现就近年来微环境与GBM侵袭性的关系做一综述,旨在为胶质瘤的治疗治愈方法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临床应用和研究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科研或医疗机构开始应用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外显子测序(WES)、目标区域捕获测序]进行人类孟德尔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学研究~([1-4])。临床实践中,基因组检测流程需规范化、基因组序列变异判断需标准化、测序技术需严格质控、具体测序技术需合理选择~([5-7])。人类基因组全外显子组水平约包含25×10~3个变异(variants)~([8]),如  相似文献   

11.
正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1])。恶性胶质瘤侵袭性较强,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治疗后易复发。近年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PWI)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预测分级、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本文就近年PWI在脑胶质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MR-PWI的基本原理MR-PWI采用外源性或内源性对比剂,通过快速成像手段检测组织的信号变化,进而检测组织血  相似文献   

12.
正脑胶质瘤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2%,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1%~([1]),目前仍以手术辅以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脑胶质瘤病人常伴随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胶质瘤引起的脑区间网络异常相关,包括肿瘤同侧和对侧半球间脑区的网络连接~([2~4])。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与自发认知功能、外部环境监控功能、内部心理活动相关~([5])。研究胶质瘤病人DMN对于更好地理  相似文献   

13.
正胶质瘤是源自神经胶质细胞或其前体的异质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在(0.59~3.69)/10万人,男性多于女性~([1])。其主要发生在大脑,也可能发生在脊髓。根据恶性程度,胶质瘤可分为Ⅰ~Ⅳ级:Ⅰ、Ⅱ级通常分化良好并且预后较好,Ⅲ、Ⅳ级是未分化的或间变性的且预后较差。近30年来,胶质瘤的整体治疗效果未有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很差~([2])。因此,胶质瘤的发病机制、生物学特征和新病因治疗是神经外科领域的热门话题和最  相似文献   

14.
正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常见良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约为1/10万人,约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5%,仅次于胶质瘤及脑膜瘤~([1])。近年来,随着神经内分泌学、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P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达3.9/10万~([2])。除部分特定类型的肿瘤和人群外,PA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以满意的肿瘤切除、充分  相似文献   

15.
正神经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胶质瘤治疗的标准方法,对于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范围(the extent of resection,EOR)是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脑网络手术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而不导致新的神经功能缺损为目标~([2])。对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附近的患者,术前辅以功能MRI定位,联合术中麻醉唤醒及皮质和皮质下电刺激定位(intraoperative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electro stimulation mapping,IEM),将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显著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16.
正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在恶性脑肿瘤中约占81%~([1]),WHO分级分为Ⅰ~Ⅳ级。传统治疗方式如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效果难以使人满意。胶质母细胞瘤约占胶质瘤的45%,预后极差,手术后五年生存率不足5%~([1])。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与Wnt、Notch~([2])、Ras~([3])等多条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近年来由Wnt5a所调控的Wnt信号通路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为胶质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尽管随着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发展,恶性胶质瘤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1,2])。初诊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即使应用标准化的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为15~20个月~([3])。因此,寻找胶质瘤治疗的新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与它  相似文献   

18.
正脑干胶质瘤(brainstem gliomas,BSGs)是指病灶起源于脑干(延髓、脑桥、中脑)且临床诊断为胶质瘤的疾病,并不包括起源于丘脑、小脑、颈髓而浸润脑干的胶质瘤~([1])。儿童BSGs指发病年龄小于16周岁的BSGs,发病率占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2])。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生长方式,BSGs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弥漫内生型、局灶型、背外生型以及颈延交界型。脑干弥漫内生型胶质瘤多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脑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脑肿瘤的50%。据美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登记组织统计,恶性胶质瘤约占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70%,年发病率约为5/10万~([1,2]),恶性脑胶质瘤5年生存率不足10%。脑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全切难度大,术后放、化疗效果差。因此寻找脑胶质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指标至关重要~([3,4])。已有研究表明,早期发现与诊断脑胶质瘤是提高胶质瘤病人预后的核心环节~([5]);而且,脑胶质瘤特  相似文献   

20.
正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50%~60%~([1])。目前,胶质瘤治疗主要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研究显示,胶质瘤切除得越彻底,术后中位生存期越长~([2])。传统的脑胶质瘤手术常依据术前CT、MRI设计方案,术中依据局部脑组织的隆起或凹陷等形态异常、与周围脑组织对比的颜色异常和触摸瘤周质地的变化等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