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奎硫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CCMD一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分别给予奎硫平(300—750mg/d)和利培酮(2~5mg/d)治疗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4、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O%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发生震颤、肌强直、静坐不能、月经改变及泌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奎硫平组(均P〈0.05)。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奎硫平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和利醅酮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反应量表(ESRS)来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和利培酮的疗效相当,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奎硫平的不良反应较利培酮轻。结论奎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4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治疗有效率为75.6%高于利培酮组的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奎硫平或利培酮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仿。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均有肯定的疗效,且奎硫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以喹硫平(思瑞康)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各30例作对照研究,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有效率78%,显效率39%;喹硫平组有效率88%,显效率76%。均无明显锥外系反应,仅表现为兴奋激越等副反应。结论:两药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相对高,喹硫平对症状的改善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奎硫平组用奎硫平300~600 mg.d-1,po,b id;利培酮组用利培酮3~6 mg.d-1,po,b id。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观察6周。结果奎硫平组有效率90.0%,显效率63.3%,痊愈率23.3%,与利培酮组相似。奎硫平控制兴奋冲动、攻击行为优于利培酮(P<0.05),锥体外系症状、体重增加、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较轻(P<0.05或P<0.01)。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相仿,且程度较轻。结论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尤其适合年轻、未生育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富马酸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富马酸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CGI-SI评分均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富马酸喹硫平组显效率78%,利培酮组显效率75%两组疗效相仿(P〉0.05).富马酸喹硫平组的嗜睡、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1),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兴奋或激越与利培酮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富马酸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较利培酮组少而轻,阿利哌唑的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某院住院治疗的4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奎硫平组,两组持续治疗28d后,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利培酮组与奎硫平组患者在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方面的差异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安全有效,两者不良反应少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42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奎硫平或利培酮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仿。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国内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系统评价的Peto法对查阅到的12篇文献进行评估。结果 喹硫平与利培酮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OR合并=1.2,95%CI:0.90~1.62),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失眠、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多于喹硫平组;a锥体外系反应、b体质量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aOR合并=0.15,95%CI:0.10~0.20,bOR合并=0.3,95%CI:0.18~0.50),利培酮组明显多于喹硫平组,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喹硫平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疗效 ,并与利培酮作对照。方法 :对 5 2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病人分成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 ,其中喹硫平组 2 7例 ,给予喹硫平 30 0~ 70 0mg·d- 1治疗。利培酮组 2 5例 ,给予利培酮 2~ 5mg·d- 1治疗。观察时间 6wk ,采用PANSS ,HAMD ,CGI等量表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wk 1,2 ,4 ,6末评定疗效 ,用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 6wk治疗后 ,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疗效比较 ,经Ridit分析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但HAMD评分 ,喹硫平组治疗后减分率大于利培酮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与利培酮疗效相似 ,提示喹硫平除了具有抗精神病性症状作用外 ,还可能具有情感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性评价并探讨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应用较广的齐拉西酮、利培酮、喹硫平治疗首发和继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铁二局职业病防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10例,分为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及喹硫平组,每组70例,各组包含首发及复发性患者各35例。其中齐拉西酮组:20~80mg/d,2次/d;利培酮组:4~7mg/d,2次/d;喹硫平组:400~1 000mg/d,2次/d,疗程8周,分别采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首发组各类药物使用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中,齐拉西酮组疗效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喹硫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及喹硫平相似;齐拉西酮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和喹硫平相当,总体疗效优于利培酮和喹硫平,推荐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120例难治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进行评定,比较其减分情况;采用副反应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第2周、第4周和第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难治性抑郁症优化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56  
目的 :评价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 12 5例 ,其中喹硫平组 6 5例 ,给喹硫平 30 0~ 6 0 0mg·d- 1治疗 ;利培酮组 6 0例 ,给利培酮 3~ 6mg·d- 1治疗。观察时间6wk。疗效评定用PANSS ,BPRS ,CGI。安全性评价用TESS等。结果 :经 6wk治疗后 ,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 80 % ,利培酮组为 88% ,2组相比P >0 .0 5;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浓度为 399IU±s 4 50IU ,利培酮组为 1351IU± 76 3IU ,P <0 .0 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有失眠 (9% )、ECG轻度异常 (8% )、兴奋或激越 (8% )等。喹硫平组静坐不能的发生率 (0 )显著低于利培酮组 (10 % )。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但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小 ,锥体外系症状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82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精神分裂症状控制时间及接受治疗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广华  汪洁 《中国药师》2014,(7):1174-1176
目的:观察比较喹硫平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给予喹硫平+米氮平,对照组47例给予利培酮+米氮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过程中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4,8周PANSS总分及因子分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情感迟钝、情感退缩两个因子分值开始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情感交流障碍、被动/淡漠两个因子分值也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这两个因子分值是治疗4周后才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抽象思维困难、交谈缺乏自发性这些因子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米氮平与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4种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200例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入组.试验时间为1年,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减少量评价疗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将完成试验的193例进行分析,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6%,87.23%,87.50%,89.98%,4组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利培酮最高,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基本一致,齐拉西酮组泌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治疗成本-效果比由低到高依次为利培酮(维思通)、齐拉西酮(卓乐定)、喹硫平(思瑞康)、奥氮平(再普乐).结论 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与其他3种药物相比,利培酮最具经济性,适合中国国情;齐拉西酮综合成本-效果较好,不良反应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