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江苏淮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致敏情况.方法 采用标准化变应原制剂,对2300例淮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并对尘螨阳性等级(+)~(++)患者行鼻激发试验.结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1748例,总阳性率76.0%.其中粉尘螨和(或)屋尘螨过敏1398例,占总阳性率的80.0%.对皮肤点刺试验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具有变应性鼻炎症状、行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分布特征。结果 ①2991例患者总阳性率为82.0%,主要变应原是粉尘螨和屋尘螨;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致敏原(χ2=2006.557,P<0.01);变应性鼻炎患者以双重过敏者为主;粉尘螨、屋尘螨反应强度均以(++++)为主,二者间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Z =-0.391,P =0.696)。②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4.254,P<0.01)。③不同病程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6.102,P =0.065)。④不同年龄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23.317,P<0.01),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在10~12岁年龄段达高峰,之后减小。结论  尘螨为温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季节和年龄是影响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及变应性鼻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宁波地区1268例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引发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种类。方法采用23种标准化变应原对宁波地区12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筛选致敏变应原。调查对象中,少年组370例(6~18岁),成人组898例(18岁以上),分析两组间的变应原差异。结果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者844例,总阳性率66.56%;其中少年组292例(78.92%),成人组552例(61.47%)。成人组变应原阳性率居前5位的是粉尘螨、屋尘螨、干草尘埃、胶乳、狗上皮,少年组为粉尘螨、屋尘螨、狗上皮、猫上皮、动物毛Ⅰ;少年组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高于成人组。结论尘螨是宁波地区最重要的吸入性变应原,尤以儿童患者为最。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以65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的4~14岁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13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体外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测定致敏变应原。结果 65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中451例(69.4%)符合条件的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测试有阳性反应。单种变应原阳性37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414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其中43例有哮喘病史。451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为390例(86.5%);其次是粉尘螨346例(76.7%)。血清IgE检测中阳性率达到83.3%,其中4~7岁组患儿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达90.8%,血清IgE检测为87.3%,而且主要要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全蛋和牛奶的比例显著增加,8~14岁患儿分别为69.6%和78.1%。结论变应性鼻炎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屋尘螨、粉尘螨是深圳宝安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变应原,应作为该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140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14种标准化变应原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并将患者按年龄分组,比较其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1408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粉尘螨78.20%(1101/1408)、屋尘螨74.01%(1042/1408)、艾蒿56.61%(797/1408);儿童组中常见变应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x2检验,P<0.05).结论 尘螨是沈阳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最主要变应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绵阳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主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方法采用20种标准化变应原混悬液对308例AR患者(男165例,女143例,年龄5~70岁)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各种变应原的阳性率。结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前5位分别是蟑螂(42.20%,130例)、粉尘螨(38.64%,119例)、屋尘螨(35.06%,108例)、藜(9.09%,28例)和大豚草(7.46%,23例)。其中蟑螂、粉尘螨和屋尘螨的阳性率远高于其他变应原(χ2=424.28,P<0.01)。结论蟑螂、粉尘螨、屋尘螨是绵阳地区最重要的变应原,为本地区AR的防治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湖北宜昌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常见吸入性变应原检测及结果分析,为宜昌地区合理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1979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吸入变应原阳性率分布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结果:1 979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中1 545例(78.1%)呈阳性反应,男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未成年组变应原阳性率高于成年组,1 545例阳性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粉尘螨1 242例(80.4%)、屋尘螨1 003例(64.9%)、蟑螂205例(13.3%)和蒿属花粉127例(8.2%)。结论:在宜昌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应作为宜昌地区的重点变应原开展防治工作,尤其重视未成年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8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890例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对13种吸入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对吸入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在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最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是屋尘螨(91.24%)、粉尘螨(86.58%)、热带螨(51.98%);其次是狗毛(15.96%),并且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下降趋势,男女性别组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屋尘螨、粉尘螨是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最常见的变应原,变应原点刺试验有助于发现变应原,从而为脱敏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湖北荆门地区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患者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及主要变应原尘螨的致敏状况,为荆门地区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调查、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25例疑似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患者,采用10种常见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行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检测,按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比较2组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和尘螨变应原2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425例疑似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中298例为阳性反应,其中伴变应性哮喘89例。屋尘螨和粉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92例、289例,其次分别为艾蒿45例、豚草31例、真菌Ⅰ19例、真菌Ⅱ15例、春季花粉Ⅱ14例、多价兽毛14例、春季花粉Ⅰ9例、多价羽毛3例。儿童组粉尘螨、屋尘螨皮肤试验和SIgE检测有很好的相关性,其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结论:尘螨为湖北荆门地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最主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长沙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绘制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图,为合理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对1437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37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中898例(62.49%)有阳性反应,898例阳性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粉尘螨883例(98.33%)、屋尘螨849例(94.54%)、真菌Ⅱ 173例(19.27%)和杂草165例(18.37%);食入组变应原以小虾318例(35.41%)为主;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点刺阳性患者中2种以上变应原呈阳性的比例依次为8.57%、18.04%、19.15%.结论:在长沙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螨、粉尘螨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应作为长沙地区的重点变应原开展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工作,尤其重视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苏昆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种类及分布,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8种变应原提取液对820例临床拟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820例患者中,至少检测出一种变应原阳性者694例(84.6%),检测出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者581例,占阳性检出者的83.7%。吸入组变应原检出率前两位分别是粉尘螨492例(70.9%)和户尘螨473例(68.2%);食物组变应原检出率前两位分别是海蟹32例(4.5%)和鸡蛋清26例(3.7%)。结论:昆山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有户尘螨、粉尘螨、海蟹和鸡蛋清。大部分患者对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皮肤点刺试验对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患者4637例变应原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近5年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AR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间,针对有AR症状的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各种变应原的致敏阳性率,以及致敏患者在年龄、性别、检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全部4637例患者中SPT阳性率为62.84%,屋尘螨、粉尘螨为主要变应原;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3.581,P<0.01),其中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各月份变应原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001,P<0.01),其中10月份阳性率最高;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792,P<0.01),屋尘螨和粉尘螨的反应强度均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x2 =122.513,P<0.01;x2=138.475,P<0.01).结论 尘螨为近5年来上海地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反应强度均较高.尘螨阳性率在季节分布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常见吸人性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1376例确诊为AR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并根据年龄分为2~7岁组、8~12岁组、13~18岁组和19~70岁组;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比较各组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1376例AR患者,变应原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1~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组变应原的分布。方法 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Allergy Screen)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诊断试剂测定663例1~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变应原的sIgE,并比较北京地区不同年龄段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①所有患者吸入组变应原均呈阳性反应,首要变应原为混合真菌(61.4%),其次为户尘螨(32.6%)、屋尘(28.2%)、艾蒿(23.8 %)等;各类变应原sIgE≥Ⅲ级占相应变应原阳性例数百分率前三位依次为艾蒿(70.9%,112/158)、混合真菌(63.9%,260/407)、户尘螨(56.5%,122/216);②随年龄增长,混合真菌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户尘螨阳性率呈增高趋势;户尘螨阳性在A~D组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17.757,P<0.001);③艾蒿(χ2=10.636,P=0.014)、混合真菌(χ2=8.298,P=0.040)及屋尘(χ2=11.681,P=0.005)sIgE≥Ⅲ级在A~D组的相应变应原阳性病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④属牧草类的葎草和矮豚草变应原sIgE≥Ⅲ级占相应阳性例数百分率的变化曲线在艾蒿的变化曲线之下,但又高于木本植物树花粉的变化曲线;⑤单一混合真菌变应原阳性最常见;其次为双重变应原阳性,最常见双重阳性组合为混合真菌+户尘螨。结论 北京地区儿童AR患儿主要吸入组变应原以混合真菌为主;随年龄增长,各类变应原阳性率有趋势性变化;秋季杂草花粉的致敏性强于牧草,牧草的致敏性则强于木本植物树花粉;单一变应原阳性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状况,为AR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3月间针对有AR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 的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对其检测结果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检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86例患者中血清sIgE阳性率为78.35%(1556/1986),变应原阳性例数在1~4种的比例占全部患者的84.00%,尘螨为主要变应原;男女之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月份之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956,P =0.000),其中8月份阳性率最高;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珠海地区具有AR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血清sIgE检测变应原阳性检出率较高,其中4种以上变应原同时过敏者较少,尘螨为主要变应原。变应原阳性率与患者性别无关,与患者的年龄及就诊月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青岛地区近10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人群分布特征。 方法 对青岛市2008~2017年就诊的4 73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选择青岛地区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阳性率前5位的变应原分别是粉尘螨、户尘螨、蟑螂、大籽蒿花粉、梧桐花粉。槐树花粉以轻度过敏为主,其他变应原均以中度或中重度过敏为主。尘螨的阳性率高峰出现在8月到次年1月,大籽蒿花粉和豚草花粉的阳性率高峰为夏季,梧桐花粉的阳性率高峰为5~8月,槐树花粉的阳性率高峰为春季,蟑螂过敏的阳性率在9月份最高,猫毛、狗毛和产黄青霉在夏季阳性率最高。在过敏人群中,以同时对两种变应原和三种变应原过敏的人群为主,对单种变应原和四种及以上变应原过敏者较少。粉尘螨和产黄青霉的阳性率高峰出现在7~17岁年龄段,其他变应原的阳性率高峰均出现在18~40岁年龄段。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在粉尘螨、户尘螨、大籽蒿花粉、梧桐花粉阳性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人群对豚草花粉、槐树花粉、猫毛、狗毛、产黄青霉过敏的阳性率高于男性,男性人群对蟑螂过敏的阳性率高于女性。 结论 青岛地区近10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尘螨、蟑螂和花粉,变应原种类以同时对两种变应原过敏为主,尘螨的阳性率高峰为7月到11月,花粉的阳性率高峰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动物皮屑和霉菌在夏季阳性率最高,大部分吸入性变应原在18~4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对尘螨、大籽蒿花粉、梧桐花粉过敏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变应原上则体现出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梧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吸入性变应原检测及分析,筛查出该地区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 80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查找变应原。结果 受试患者中2 221例(79.32%)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粉尘螨2 040例(91.85%)、户尘螨1 960例(88.25%)、蟑螂1 056例(47.55%)。结论 在梧州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螨、粉尘螨占据主要地位,应作为梧州地区的重点变应原开展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武汉市青山地区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吸人和食物性变应原种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青山地区63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组)和63例下呼吸道疾病患者(下呼吸道疾病组)进行7种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中致敏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阳性率排在前7位的吸人性变应原分别为尘螨(47%)、杂草(19.7%)、树(18%)、动物毛屑(8.5%)、屋尘(6.5%)、真菌(4.9%)及蒿草(3%),2种主要致敏原的检出率在变应性鼻炎组和下呼吸道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杂草花粉及木本植物花粉是青山地区最主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