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Duffy血型表型在北京地区的分布频率,将筛选出的稀有血型红细胞甘油化冷冻保存,并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档案资料,解决Duffy稀有血型患者输血难题。方法收集北京地区无血源关系健康汉族献血者的血液标本1 752份,少数民族献血者标本274份,外籍献血者标本137份,利用微柱凝胶法鉴定Duffy血型表型,PCRSSP检测Duffy血型基因,并随机选择17例做Duffy血型基因编码区域序列测定,以检测表现型与基因型符合性。结果1 752名汉族献血者,274名少数民族献血者,137名外籍献血者的Duffy血型各表型分布分别为:Fy(a+b-)表型1 530例(87.33%)、227例(82.85%)、83例(60.58%),Fy(a+b+)表型213例(12.16%)、42例(15.33%)、32例(23.36%),Fy(a-b+)表型9例(0.51%)、5例(1.82%)、20例(14.60%),Fy(a-b-)表型0、0、2例(1.46%)。FYA基因频率分别为93.41、90.51、72.26,FYB基因频率分别为6.59、9.49、26.28,FY基因频率0、0、1.46。汉族与少数民族献血者,中国与外籍献血者表型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FY基因编码序列部分测序结果除2例Fy(a-b-)由于存在FYB基因外,其余标本与血清学、PCR-SSP法均符合。FYA与FYB基因的不同在于FY基因编码区域第131位核苷酸碱基为A或G。结论北京地区汉族献血者Fya阴性表型频率与国内报道相似,而少数民族及外籍献血者较高,在北京地区建立Fya阴性稀有血型供者库,以便解决稀有血型患者紧急输血问题,对提高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Duffy血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深圳献血人群Duffy血型基因多态性。方法在2011年8~11月本中心900名无血源关系献血者标本中,用卡式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方法鉴定Duffy血型表现型,建立Duffy血型的基因分型方法 PCR-SSP法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900例标本DNA进行PCR-SSP法检测,其中50例做Duffy血型基因编码区域序列测定。结果血清学结果为Fy(a+b-)855例,Fy(a+b+)43例,Fy(a-b+)2例,Fy(a-b-)0例。900例Duffy血型PCR-SSP法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表现型完全一致。50例FY基因编码序列部分测序结果与血清学、PCR-SSP法吻合,表现型FY(a+b-)标本测序结果可见FY基因第2外显子第125位核苷酸碱基为纯合子G;表现型FY(a-b+)标本测序结果为第125位核苷酸碱基为纯合子A。结论 Duffy血型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可以正确地鉴定Duffy基因型,适用于Duffy血型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深圳地区Fya的基因频率为0.973 9,Fyb的基因频率为0.026 1。  相似文献   

3.
洛阳地区汉族人群Duffy血型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洛阳地区汉族人群Duffy血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洛阳本地汉族献血者样本571份,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Duffy血型表型鉴定,使用PCR-SS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571份样本中,Duffy血型各种表型分布为:Fy(a+b-)表型523例(91.59%),Fy(a+b+)表型42例(7.36%),Fy(a-b+)表型6例(1.05%),未发现Fy(a-b-)表型。基因频率为:Fya(0.952 7),Fyb(0.047 3)。结论洛阳地区汉族人群Duffy血型分布情况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相似,与白种人和黑种人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uffy血型表型及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HIV阳性感染者EDTAK2抗凝外周血血样,采用抗-Fya及抗-Fyb试剂进行Duffy血型血清学分型;同时提取DNA,采用PCR-SSP方法进行Duffy血型FYA、FYB等位基因分型;将基因分型结果与本地区正常人群Duffy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在334例HIV有反应者标本中,检出Fy(a+b-)301例(90.120%),Fy(a+b+)32例(9.581%),Fy(a-b+)1例(0.299%),未发现Fy(a-b-)表型;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结果一致;FYA基因频率为0.949,FYB基因频率为0.051。已报道正常人群中,FYA及FYB基因频率分别为0.953 8和0.046 2;2组人群Duffy血型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提示,中国汉族人群中Duffy血型不同的表型分布在HIV阳性感染者及正常人群中并无显著性差异;Duffy血型多态性与HIV感染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人群Duffy红细胞血型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1025名广西9个不同地区壮族Duffy红细胞血型系统Fy~a和Fy~b血型抗原的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1 025名广西地区壮族人的Duffy血型Fy(a+b-)949例(92.59%),Fy(a+b+)76例(7.41%),Fy(a-b+)0例,基因频率为FYA=0.9629,FYB=0.037 1。结论获得了广西壮族人群Duffy血型FYA/FYB基因频率,丰富了本地稀有血型数据库,为临床输注配合性血液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浙江汉族人群部分红细胞血型系统稀有表型的分布情况。利用血清学技术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筛选H系统H-、MNS系统GPA-和s-、Rh系统Rhnull、Rhmod、D--、CCDEE和CCdEE、Gerbich系统GPC-、I系统i+、Lutheran系统Lub-、Kell系统k-和Jsb-、Duffy系统Fya-、Ok系统Oka-、Diego系统Dib-。利用尿素溶血试验筛选Kidd系统Jk(a-b-)表型。结果表明:1 618例献血者中检出1例Di(a+b-),1 007例献血者检出3例Fy(a-b+),633例Rh阴性献血者检出1例CCdEE。大规模筛选中未发现Jk(a-b-)、H-、GPA-、s-、GPC-、成人i+、Lub-、k-、Jsb-、Lub-和Oka-稀有血型。结论:在献血人群中发现Di(a+b-)、Fy(a-b+)、CCdEE稀有表型,提供了浙江汉族人群部分红细胞稀有血型的分布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北疆地区哈萨克族人群Duffy血型表型血清学的多态性,建立哈萨克族人群稀有血型抗原的资料,为临床科学、安全输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新疆北疆地区不同部落哈萨克族人群的无关个体2 170人,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进行Fya、Fyb抗原检测。结果在2 170份标本中Fy(a+b+)823例,Fy(a+b-)1 193例,Fy(a-b+)154例,未检测出Fy(a-b-)标本。Fya基因频率为0.729 3,Fyb基因频率为0.260 7。结论新疆北疆地区哈萨克族人群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具有本民族独特的特征。哈萨克族具有白种人和东方人渗透、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新疆少数民族献血者样本中Fy(a-)、s-表型,了解这2种稀有血型抗原的分布情况,以解决Fy(a-)、s-稀有血型患者用血问题。方法采用多重PCR体系,以每5份标本混合检测方式,对1 020份无血缘关系健康少数民族献血者的血液DNA标本进行Fyb和S血型抗原基因分型。通过PCR-SSP验证方法,分别检测多重PCR中含有Fy(a-b+)/Fy(a+b+)或S+s-/S+s+阳性标本的高频等位基因Fya或s,从而获得稀有血型Fy(a-b+)或S+s-。结果在1 020例献血者中筛选出稀有血型Fy(a-)89例,s-46例。结论新疆少数民族献血人群中Fyb和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66%和21.32%,通过筛选获得的稀有血型数据,为临床输注配合性血液提供了参考资料,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稀有血型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细胞Duffy抗原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关系。方法 2008年在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凉山州皮肤病性病防治站检测的高危人群427例,根据HIV-1检测筛查和确诊试验结果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试验结果不一致者不纳入该研究。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Duffy血型表型鉴定,比较两组Duffy血型表型分布及其与该地区已知报道的差异,以及不同Duffy血型表型的HIV感染率。结果共322例高危人群进行Duffy血型抗原鉴定,其中HIV感染156例(试验组),未感染166例(对照组),高危人群Duffy血型表型分布与同地区同民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2例高危人群中Fy(a+b-)304例(94.41%),其中试验组146例,对照组158例;Fy(a+b+)14例(4.35%),其中试验组6例,对照组8例;Fy(a-b+)4例(1.24%),均在试验组;两组均未检出Fy(a-b-)表型;两组Duffy血型表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y(a-)与Fy(a+)高危人群,以及Fy(b+)与Fy(b-)高危人群HIV-1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尚不能认为红细胞Duffy抗原与HIV感染相关,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Duffy血型表型的多态性,建立维吾尔族人群稀有血型抗原的资料,为临床科学、安全输血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的无关个体894例,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进行Fy~a、Fy~b抗原检测。结果在894份标本中,Fy~((a+b+))328例(36.69%),Fy~((a+b-))494例(55.26%),Fy~((a-b+))72例(8.05%),未检测出Fy~((a-b-))标本。Fy~a基因频率为0.7360,Fy~b基因频率为0.2640。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维吾尔族人群中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新疆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具有本民族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Duffy血型基因型分布,为建立红细胞库奠定基础。方法对150名汉族健康献血者采用PCR-SSP方法进行Duffy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四川地区汉族人群Duffy基因分型检测结果,Fya基因频率为:0.929.Fyb:0.071;检出3例Fy(a-b-)个体。结论 PCR-SSP法检测Duffy血型简单、快捷、准确,为建立红细胞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云南傣族人群的Rh、Duffy血型系统抗原表现型的分布及抗原频率,为云南傣族血型分布的多态性及防治Rh、Duffy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云南省境内3代内无血缘的傣族人群200例(男女各100例)、汉族对照组100例(男女各50例)为无关人群,采集血样3 ml(EDTA抗凝),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Duffy及抗体筛选,Duffy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检测采用PCR-SSP法,对比分析两人群间的差异。结果 200例傣族人群中RhD阳性率为98.5%,RhD阴性率为1.5%,100例汉族人群100例(男女各50例)中RhD阳性率99.0%,RhD阴性率1.0%。Duffy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傣族200份样本中,Duffy血型各种表型分布为:Fy~((a+b-))表型187例(93.5%),Fy~((a+b+))表型12例(6.0%),Fy~((a-b+))表型1例(0.5%),未发现Fy~((a-b-))表型。基因频率为:Fy~a(0.965),Fy~b(0.035);汉族100份样本中,Duffy血型各种表型分布为:Fy~((a+b-))表型92例(92.0%),Fy~((a+b+))表型5例(5.0%),Fy~((a-b+))表型3例(3.0%),未发现Fy~((a-b-))表型。基因频率为:Fy~a(0.945),Fy~b(0.055)。傣族人群抗体筛选阳性率为1.5%,均为同种抗体,其中2例E抗体。结论云南傣族人群的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及抗原分布特征与当地汉族人群基本相符,但也有本民族的自身特点,傣族族人群的RhD阴性率和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当地汉族人群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陕西省稀有血型血液信息化供应平台。方法 稀有血型信息化供应平台由标本接收、结果登记、供者档案和库存血液组成。首先在标本接收模块录入待检测血型的无偿献血者献血码,再登记无偿献血者每个血型系统抗原鉴定结果,保存后导入稀有血型信息化供应平台数据库。当收到非常见血型血液或稀有血型血液(缺失多个常规抗原或缺失某个高频抗原)申请时,在供者档案模块通过数据库查询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及其血液状态(有无库存)并动态监测稀有血型血液库存状态。结果 建立的稀有血型血液信息化供应平台数据库中录入稀有Rh表型献血者5.060%(273/5 398),缺失多种常规抗原献血者1.540‰(51/33 010),缺失高频抗原的O型献血者病例共13例,其中Jk(a-b-)表型0.019‰(3/158 484),Di(a+b-)表型0.436‰(2/4 586),Fy(a-b+)表型4.030‰(8/1 983)保存于稀有血型实体库。结论 稀有血型血液信息化供应平台可解决临床上对稀有血型血液的迫切需求,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RhD阴性血使用及稀有血型筛选情况,更好地完善稀有血型库,保障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RhD阴性血使用及2014年1月-2016年7月RhD阴性确认、Duffy血型表现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Rh表现型检测情况。结果 2009-2015年共向临床医院供应RhD阴性全血4U,洗涤红细胞11 U,悬浮红细胞3 098 U,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1 584 U,单采血小板223 U,新鲜冰冻血浆7 210 U;不同年份悬浮红细胞与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805,P0.05)。2014年1月-2016年7月检验科使用IgM抗-D试剂检测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1 075份,RhD阴性确认试验检出Rh弱D型65例(6.05%),其中ccEe 31例(47.69%),CCee 13例(20.00%),Ccee 11例(19.62%)、Cc Ee 10例(15.38%);1 010例RhD阴性标本表型频率以ccee 629例(62.28%)、Ccee 267例(26.44%)2种表型为主;617例RhD阴性标本Duffy血型表现型检测Fy(a+b-)499例(80.88%),Fy(a+b+)99例(16.05%),Fy(a-b+)19例(3.08%)。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制定RhD阴性悬浮红细胞基础库存量,联合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为应急保障的稀有血型供应模式,并不断增加稀有血型的筛选,完善稀有血型库,以满足稀有血型血液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Rh阴性无偿献血者Duffy血型的基因分型情况。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技术(PCR-SSP)进行DNA水平的检测,并以Rh阳性无偿献血者作为对照。结果Rh阴性无偿献血者Duffy血型的基因频率为Fya=0.9252,Fyb=0.0747;而Rh阳性无偿献血者的基因频率为Fya=0.95,Fyb=0.05。无Fy(a-b-)个体。结论Rh阴性无偿献血者Duffy血型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和Rh阳性无偿献血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Duffy抗原是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 000~50 000,是一种趋化因子受体[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该血型系统主要包含Fya、Fyb、Fy3、Fy4、Fy5、Fy6,这6种抗原。在人群中产生的表现型主要有Fy(a+b+)、Fy(a+b-)、Fy(a-b+)、Fy(a-b-),在我国Fya属于高频抗原,因此Fya(a-b+)属于稀有血型。抗-Fya大多数由于输血而产生,天然产生的抗-Fya抗体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编码Duffy血型的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ARC)糖蛋白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多态性。方法采用试管法检测江苏地区146名献血者红细胞表面Fya和Fyb抗原;PCR-SSP检测DARC基因的等位基因,同时应用PCR方法对其中随机50名献血者的DARC基因启动子区域GATA-1序列、相关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做扩增与测序分析,进一步验证PCR-SSP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江苏地区汉族献血人群中,等位基因FY*01/FY*01的比例占87.67%(128/146),FY*01/FY*02为12.33%(18/146),FY*01和FY*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4和0.06,未见FY*02/FY*02和FY*null/FY*null;该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表现型完全一致;启动子区域GATA-1序列未见突变。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的FY*01和FY*02等位基因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基本一致;DARC基因的启动子区域GATA-1序列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属于保守序列。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区献血人群Jk(a-b-)表型筛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献血人群中Jk(a-b-)表型的分布。方法用尿素溶血试验(96孔微量板法)筛选出不溶血个体,然后用血清学方法确定表型,PCR-SSP法确定基因型。结果共筛查标本36 188份,筛查到血清学Jk(a-b-)表型8份,其基因分型均含有Jkb。结论成都地区献血人群中Jk(a-b-)表型频率为0.022%,建立本地区Jk(a-b-)表型献血者库是解决该类血型患者输血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JK(a-b-)表型在上饶献血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研究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红细胞尿素溶血实验筛选出JK(a-b-)表型献血者,血清学进行确认实验。对Jk基因编码第4-11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并测定序列。结果 38483份血液筛查标本中有1份标本未出现尿素溶血,血清学实验,确认为JK(a-b-)血型,分布频率约为0.0025%。Kidd血型基因分型为JKBΔ6/JKBΔ6。第6外显子测序结果为第5内含子剪切位点突变AGAA。结论上饶地区分布频率低于上海地区0.0039%、温州0.014%、广州0.02%。第6外显子的编码序列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被遗漏,是一种导致Jk(a-b-)表型的常见变异,这是导致Jk(a-b-)的个体红细胞尿渗透障碍的遗传基础。明确该表型在本地献血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储存该表型的献血者血液,对保证该类表型患者的安全输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Taq Man-MGB探针实时PCR技术,建立1个Duffy血型基因分型的新方法,了解大连地区汉族人群Duffy血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设计并合成Taq Man-MGB探针实时PCR的引物和探针,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PCR对120例健康献血者的Duffy血型进行基因分型,对其重复性和最低检出限进行评价。并将该法和传统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PCR-ASP)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Taq Man-MGB探针实时PCR方法和PCR-ASP法对Duffy血型的基因分型结果是完全一致的。Taq Man-MGB探针实时PCR再次分型结果和初次基因分型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Taq Man-MGB探针实时PCR的最低检测限是100 pg。大连汉族人群Duffy血型FY*A基因频率为93.3%,FY*B的基因频率为6.7%,其基因分布特点和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浙江畲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Fya和Fyb抗原不配合几率为0.116 7。结论应用Taq ManMGB探针实时PCR技术建立的Duffy血型基因分型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通量高等特点,优于传统的PCR-ASP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