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bcl-2和p16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莺  王康敏  何长武  靳耀峰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4):259-261,T001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抑癌基因 p16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SP法 ,检测 4 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bcl 2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 2在正常食管粘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及鳞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 6 %、6 3.3%、4 6 .5 %和 4 2 .5 % ,正常粘膜组与其余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cl 2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16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减的趋势 (P <0 .0 1)。p16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bcl 2与 p16在食管鳞癌发生的不同时期起作用 ,bcl 2可作为食管癌发生的早期判断指标。p16蛋白的缺失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 ,检测 p16蛋白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组织p53蛋白与P-耐药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p53蛋白表达与P 糖蛋白 (P gp)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及P gp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 6 4 % ,P gp阳性表达率为50 % ;p53阳性组的P gp表达率 (6 5.6 % ,2 1/ 32 )显著高于p53阴性组 (2 2 .2 % ,4 / 18) ,(P <0 .0 0 5) ,p53表达与P gp有关。结论 :p53表达可引起多药耐药基因 (MDR1)编码产物P gp表达增高 ,从而使乳腺癌细胞获得多药耐药 (MDR)表型 ;P gp不能作为评判乳腺癌预后和生物学行为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bcl-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6例慢性宫颈炎组织、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2 4例宫颈癌组织、6例湿疣组织进行了bcl-2基因蛋白表达测定。结果 宫颈鳞癌中bcl-2阳性表达 (5 4.17% ) ,显著高于炎症组织 (16 .6 7% )及CIN(2 5 % ) (P <0 .0 1)。bcl-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bcl -2基因变化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过度表达多见于宫颈癌早期 ,且提示肿瘤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bcl-2、p53、Cathepsin D、PS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bcl 2、p5 3、CathepsinD(CD)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 6 4例乳腺癌及 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表达。分析bcl 2、p5 3、CD和PSA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bcl 2、p5 3表达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呈负相关 ;bcl 2与CD和PSA表达之间均无关 (P >0 0 5 )。bcl 2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增加阳性率降低 ,p5 3则相反 ;CD和PS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0 0 5 )。p5 3和CD表达均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PSA表达则呈负相关 (P <0 0 5 ) ;bcl 2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p5 3表达复发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P <0 0 5 ) ,bcl 2、CD和PSA表达与有无复发均无关 (P >0 0 5 )。p5 3和CD表达阳性率≤ 5年生存组均明显高于 >5年生存组 (P<0 0 5和 0 0 1) ,呈负相关 ;PSA表达则相反。bcl 2表达与生存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bcl 2表达与预后无关 ,其阳性表达可反映肿瘤属分化较好或属早期阶段。p5 3、CD和PSA均可单独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p5 3和CD表达均与预后呈负相关 ,PSA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bcl-2、bax、p53蛋白表达与外阴鳞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玲  张淑兰  林培  王德智 《肿瘤》2002,22(3):215-216,F003
目的 探讨bcl 2、bax、p5 3基因与外阴鳞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及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30份外阴鳞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细胞凋亡API和bcl 2、bax、p5 3的表达情况。 结果 外阴鳞癌组织和正常外阴皮肤中均有细胞凋亡和bcl 2、bax、p5 3的表达。随着外阴鳞癌恶性程度的增高 ,API、bcl 2、bax表达降低 ;p5 3表达增高。在外阴鳞癌的部位凋亡细胞的分布与突变型 p5 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p5 3分别与bcl 2及bax的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5 )。在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 ,凋亡细胞的分布区域与表达bcl 2及bax蛋白的细胞分布区域一致 ,bcl 2与bax的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被抑制有关 ,这一过程可能主要由 p5 3基因调控 ,bcl 2可能仅在早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组织中bcl 2、p5 3、nm2 3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探讨bcl 2、p5 3、nm2 3基因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对 80例胃癌组织 ,37例不典型增生癌旁组织及 2 0例正常粘膜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bcl 2蛋白在癌旁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分别为 3%、1 9.2 %、2 1 %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分化胃癌组织阳性率为 78.2 % ,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组织的 4 8.0 % (P <0 .0 5 ) ;p5 3在高分化胃癌中阳性率为 5 2 % ,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的87.5 % (P <0 .0 5 ) ;nm2 3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6 0 % ,明显高于低分化及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 (P <0 .0 5 )。p5 3与bcl 2呈明显负相关。 结论 bcl 2、p5 3和nm2 3的表达不仅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等级密切相关 ,还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DNA PKcs)的表达 ,探讨其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1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DNA PKcs、p5 3和bcl 2的表达。 结果 NSCLC中DNA PKcs、p5 3和bcl 2的检出率分别为 89.3 8%、61.95 %及5 9.2 9% ;DNA PKcs的表达顺序依次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腺癌 >腺鳞癌 >鳞癌 ,而且DNA PKcs表达水平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亦逐渐增高 ,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5 ) ,但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 ;p5 3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NSCLC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别 ;bcl 2在不同组织学类型NSCLC中的表达顺序依次为鳞癌 >腺鳞癌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但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DNA PKcs与 p5 3 (P <0 .0 1)、p5 3和bcl 2 (P <0 .0 5 )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 DNA PKcs高表达导致的DNA损伤修复系统活性增高以及突变型p5 3和bcl 2过表达导致的凋亡抑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可能是形成NSCLC放疗抗拒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处理LSAB法 ,分析 62例老年口腔鳞癌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另取正常老年人口腔粘膜做对照。结果 :bcl 2阳性率 4 8 38% ,在分化程度高者高表达 ,且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p53阳性率为 32 2 6% ,多见于中、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P <0 0 5) ;bax的表达在不同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表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及p53蛋白与老年口腔鳞癌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 gp和P 5 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 ,分析 60例胃癌组织中P gp和P 5 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P gp和P 5 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 5 8 3 3 % ( 3 5 /60 )和 5 0 .17% ( 3 1/60 )。P gp和P 5 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率为 67.74% ( 2 1/3 1)。P gp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TNM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 5 3蛋白表达则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 gp与P 5 3蛋白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p16、p5 3蛋白在食管鳞癌 (ES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 S- P法检测 5 6例 ESC中 p16和 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5 6例食管鳞癌中 ,p16蛋白表达阳性 2 1例 ,占 37.5 % ,p5 3蛋白表达阳性 35例 ,占 6 2 .5 % ,p16和 p5 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 ,随分化程度的降低 ,p16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 (P<0 .0 2 5 ) ,p5 3蛋白阳性率逐渐增加 (P<0 .0 5 ) ,p16阳性表达组 p5 3表达显著低于 p16阴性组 (P<0 .0 1) ,且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联合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 p16和 p5 3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食管鳞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1.
鼻NK/T淋巴瘤中survivin、p53、bcl-2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urvivin、p5 3、bcl 2蛋白在鼻NK /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2 4例鼻NK /T淋巴瘤和 17例良性淋巴结病变中细胞凋亡和survivin、p5 3、bcl 2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survivin、p5 3、bcl 2蛋白在鼻NK /T淋巴瘤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45 .8% ( 11/2 4)、62 .5 % ( 15 /2 4)和 16.7% ( 4 /2 4)。survivin表达上调与 p5 3高表达密切相关 (P <0 .0 5 ) ,但与bcl 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凋亡指数与survivin、p5 3蛋白表达明显相关 (P <0 .0 5 ) ,但与bcl 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结论 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引起的凋亡抑制 ,可能在鼻NK/T淋巴瘤的发生进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且其与p5 3异常表达显著相关 ,但与bcl 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鼻NK /T淋巴瘤细胞凋亡调控是多因素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2.
P—gp、MRP、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ui M  Li L  Liu L  Wang J  Zhang Z 《中国肺癌杂志》2001,4(1):58-62
目的 探讨P gp、MRP、p5 3在肺癌中可能的临床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 3 1例石蜡包埋的肺癌及相应远离肿瘤部位的正常肺组织中P gp、MRP、p5 3的表达情况 ,同时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其中 2 9例冻存的肺癌组织中P gp、p5 3水平 ,并与IHC结果比较。结果 IHC方法显示P gp、MRP、p5 3在正常肺组织中未见表达 ,在肺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 61.3 %、5 4.8%、71.0 %。P gp与MRP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1) ,但P gp与p5 3、MRP与p5 3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 gp和MRP阳性表达集中在NSCLC ,阳性率分别为 76%和 68% ,且肺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 ,P gp阳性率越低 (P <0 .0 5 )。p5 3阳性率在鳞癌 ( 10 0 % )明显高于腺癌 ( 3 3 .3 % ) (P <0 .0 1) ,在吸烟患者 ( 88.9% )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 ( 4 6.2 % ) (P <0 .0 5 ) ,而与各项病理特征无关。采用FCM测得P gp、p5 3阳性率分别为 65 .5 %和 79.3 % ,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在P gp、p5 3分别为 62 .1%和 75 .9%。结论 P gp、MRP过表达在肺癌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而与p5 3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和 bcl 2在鼻咽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 探讨他们在鼻咽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 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鼻咽 鳞癌组织标本的p53和bcl 2基因蛋白表达进 行检测。同时取10例鼻咽部炎症组织标本作 对照。结果:64例鼻咽鳞癌中p53和bcl 2基 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56%(49/64) 和89.06%(57/64),其阳性表达率与鼻咽鳞 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而与患 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和临床近期疗效无 关。10例鼻咽部炎症标本的p53和bcl 2基因 蛋白的表达均为10%(1/10)。结论:鼻咽鳞 癌组织中有p53和bcl 2基因蛋白的高表达, 他们在鼻咽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重要 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胃癌中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检测 7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及 2 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CyclinD1和p5 3蛋白 ,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 (SP法 )。结果 胃癌组织中CyclinD1和p5 3蛋白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7.2 2 %和 5 2 .78% ,与癌旁组织或正常对照胃粘膜组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二者均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 ,其中p5 3蛋白表达与肿瘤深度 ,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等因素有明显相关 (P <0 .0 1) ,但CyclinD1表达与之无关 (P >0 .0 5 )。胃癌中CyclinD1与p5 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 = 0 .45 )。结论 CyclinD1与p5 3蛋白过表达与胃癌的发生 ,分化有关 ,其中CyclinD1过表达是胃癌发生过程中一个较早的分子事件 ,而p5 3蛋白过表达是相对较晚的分子事件 ,可做为早期诊断 ,判断预后和胃癌分化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中的表达 ,及其与bcl 2、p5 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Survivin、bcl 2、p5 3蛋白在 5 7例NSCLC组织和 1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 ,5 7例NSCLC组织中 ,3 4例表达阳性 ,占 5 9.6%。Survivin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NSCLC组织bcl 2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组中 ,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8.9%( 15 / 19)和 5 0 %( 19/ 3 8)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5 3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组中 ,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2 .2 %( 2 6/ 3 6)和 3 8.1%( 8/ 2 1)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Survivin蛋白表达与bcl 2、p5 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上调 ,通过抑制细胞凋亡 ,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凋亡相关基因bcl 2的上调和抑癌基因p5 3的失活与Survivin的表达可能在NSCLC癌变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喉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5 3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 3蛋白在喉鳞癌、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5 3蛋白在喉鳞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 .7%、3 8.1%和0 ,三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与中、轻度增生、癌旁单纯增生和癌旁正常黏膜 p5 3阳性表达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表达率分别为 68.8%、2 1.4%、16.7%、8.3 %和 0 ;在肿瘤浸润的前沿部 p5 3阳性表达显著强于浅表部 (P <0 .0 5 ) ;且癌巢边缘 p5 3表达显著强于中央部 (P <0 .0 5 ) ;p5 3阳性表达与喉鳞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论 p5 3的过度表达可能为喉鳞癌的早期发生事件 ,癌旁组织中已发生p5 3基因突变的细胞可能是肿瘤复发的根源 ;p5 3表达与喉鳞癌的浸润生长、分化及转移有关 ,为判断预后的 1个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及突变蛋白p5 3、bcl 2的表达情况 ,以提高对膀胱癌恶性程度的认识及提高对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 8例膀胱癌标本 ,取癌组织、癌旁 2cm、癌旁 3cm以及癌旁 3cm以上组织 ;分别进行 p5 3、bcl 2检测。 结果  5 8例膀胱癌癌旁黏膜组织中 ,正常膀胱黏膜 2 5例 ,癌旁癌变 13例 ,癌前病变 2 0例。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的膀胱癌组织 p5 3阳性表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浅表性膀胱癌与浸润性膀胱癌bcl 2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癌组织中bcl 2阳性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5 3阳性表达、bcl 2阴性表达的膀胱癌多具浸润性强、分化较差的特点。bcl 2阳性表达、p5 3阴性表达的膀胱癌浸润性弱、分化较好。癌旁组织恶变发生率浸润性膀胱癌为 5 6.4%、浅表性膀胱癌为 2 1.1% ,提示手术时应尽可能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喉癌中抗凋亡基因bcl 2和突变型 p5 3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在喉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喉组织 2 7例和喉良性肿瘤 11例进行突变型 p5 3的检测 ,对喉癌 5 2例标本进行bcl 2与突变型p5 3的检测。结果 :正常喉组织突变型 p5 3免疫组化阳性检出率为 14 8% ( 4 /2 7) ,喉良性肿瘤为 18 2 % ( 2 /11) ,喉癌为61 5 % ( 3 2 /5 2 ) ,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其中低分化喉鳞癌阳性检出率为 84 6% ,中分化为 73 0 % ,高分化为 15 4% ,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低分化喉鳞癌bcl 2免疫组化阳性检出率为 69 2 % ( 9/13 ) ,中分化为 3 8 5 % ( 10 /2 6) ,高分化为 2 3 1%( 3 /13 ) ,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1>P >0 0 5 ;喉癌中 p5 3的表达与bcl 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0 0 2 >P >0 0 1。结论 :p5 3基因突变可作为喉部良性肿瘤向恶性转化及恶性程度增高的一个标志 ,在喉癌的发生机制上抑制细胞凋亡的bcl 2与 p5 3基因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P53和bcl-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53 和bcl 2表达产物在宫颈癌中过度表达的意义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 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 5 7例宫颈癌中P53 蛋白和bcl 2蛋白进行了检测 ,并以 11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结果 P53 蛋白在CIN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 ;P53 蛋白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53 蛋白在CIN与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P53 蛋白在宫颈浸润癌病理Ⅱ级和Ⅲ级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病理I级 (P <0 .0 5 ) ;P53 蛋白在宫颈癌结节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溃疡型 (P <0 .0 5 ) ;bcl 2蛋白在CIN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bcl 2蛋白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不仅表达率而且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bcl 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在CIN中的表达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宫颈癌中P5 3蛋白表达和bcl 2蛋白的过表达间有明显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P53 和bcl 2的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0.
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病理学及p53蛋白、bcl-2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p5 3、bcl 2基因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5 8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标本 ,分别进行 p5 3、bcl 2基因的检测。 结果 p5 3阳性表达在膀胱癌的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cl 2基因阳性表达在浅表性膀胱癌与浸润性膀胱癌具有差异 (P <0 .0 5 ) ,bcl 2基因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5 3阳性表达、bcl 2阴性表达的膀胱癌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的特点 ;癌旁组织恶变发生率 ,浸润性膀胱癌 5 6 .4 % ,浅表性膀胱癌 2 1.1% ,提示手术时尽可能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