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物与药物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物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医生、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食物与药物作用的影响,应引起高度注意。1抗微生物药物1.1头孢菌素类进食会影响头孢氨苄的吸收,该药空腹服药吸收率可达90%;头孢拉定进食延迟吸收;头孢克洛与食物同用时,血药浓度为空腹用药的50%~75%;头孢克肟、头孢泊肟也是空腹服药为好[1]。1.2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肠衣片最好空腹服药,以减少在胃内停留时间;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吸收易受食物的影响,罗红霉素进食后服药吸收减少,均宜空腹服药[1]。1.3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空腹服药吸收较好;洛美沙星空腹服药吸收率为95%~98%;托氟沙星饭后服药为好,因食物能促进其吸收[1]。1.4四环素类进食牛奶、乳制品、海带、钙质饼干等高钙食物,或进食花生米、葵花子、核桃仁、水产类等高磷食物,以及进食石膏(含钙)、盐卤(含镁)等制成的豆腐,可与四环素类形成络合物而影响药物吸收[2]。1.5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在饭后服用吸收较好;灰黄霉素宜饭后服用,油类食物可有利于吸收[1]。2心血管系统药物服用此类药物期间,应少食高脂、高糖和高盐食物。因高脂饮食可使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糖饮食加重胰岛负担...  相似文献   

2.
对昏迷或不能由口进食者,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需要,鼻饲完毕后,一般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夹紧用别针固定于合适处。在工作中,因鼻饲频率高反复反折胃管,易引起胃管断裂;同时管理不当,易引起食物或药物从胃管反折处溢出,影响食物的吸收及用药疗效、污染被单。笔者将三通管用于鼻饲患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期应用口服药物对患者带来的危害中除了肝肾功能损害以外,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也较常见。近年来,有关口服药物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口服降糖药物、激素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质量下降,同时,二甲双胍还会造成维生素B_(12)吸收不良,引起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和肠道功能紊乱等。甲状腺激素治疗会引起患者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和营养不良。非甾体抗炎药物会引起机体的胃肠道反应、肝脏损伤,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32例精神障碍患者噎食引起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噎食指食物阻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人气管,引起呼吸窒息。精神障碍患者因暴饮暴食,身体虚弱,或某些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吞咽反射迟钝,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可引起咽部肌群共济失调,因而发生吞咽困难。轻者患者进食或饮水发生呛咳,重者影响进食,甚至出现噎食  相似文献   

5.
一般技术     
的患者,其体内代谢率比摄取低蛋白高糖类饮食者快,经常饮酒者其体内药物代谢比不饮酒者快,烧烤过的食物也可加速肝脏代谢药物的功能。3、由食物引起的不良药物反应有:酪胺反应、双硫醒反应、低血糖反应。4、药物对食欲、食物摄取及体重的影响。分为两类:4 .1增加食欲的药物,如抗组织胶药物、类固醇类药物等,均可引起食欲增加,体重上升。4.2苯丙胺类、癌症化疗药物可减低食欲。6、药物对营养吸收的影响。5.1甲睛咪呱可促进蛋白质及糖类的吸收。5.2液体石腊等可造成维生素吸收障碍;强的松等造成继发性吸收不良,利尿剂、缓泻剂等可导致钠、钙、…  相似文献   

6.
药物的营养方面副作用从四个领域考虑药物的营养方面副作用是实用的:抑制或促进食欲;改变营养素的吸收;妨碍营养素代谢和利用;改变营养素的排泄。表1例举了某些常用药物及其对营养的影响。关于食欲抑制:已知苯丙胺及治癌化疗药物有此种作用。促进食欲的药物包括类固醇和某些抗组织胺药。  相似文献   

7.
甘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849-185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方法之一。化学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增长、杀死肿瘤细胞,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毒性反应,使患者的味觉、嗅觉发生改变,患者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某些化疗药物还可引起口腔炎、食管炎、黏膜炎,使患者疼痛,尤其在进食时加重患者痛苦,严重影响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摄入。  相似文献   

8.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饮食、药物及水的方法。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某些术后或肿瘤、食管狭窄、拒绝进食者或早产婴儿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等,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证  相似文献   

9.
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即进食前将胃管经口腔插入胃内,经胃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水与药物注入胃内,注入完毕随即拔管的营养供给法。它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1]。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机体营养代谢失调,还会因进食不当引发吸入性肺炎,重者危及生命。2006年1—12月我科对3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某些药物对成人和儿童是安全的,但对新生儿则不一定安全。那么,新生儿安全用药应注意什么呢? 一、新生儿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特点 1.药物的吸收新生儿口服药物的吸收率可随药物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新生儿对苯巴比妥、苯  相似文献   

11.
多种疾病引起的进食不足或疾病本身的消耗过程都能够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患者不良营养状态亦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与转归[1].  相似文献   

12.
直肠给药止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病人不能经口服药控制疼痛时,可选择直肠给药。它既经济又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病人有恶心呕吐、胃肠道梗阻、精神状态改变时宜采用直肠给药。它禁用于中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因为插入栓剂可引起直肠出血。 直肠吸收药物的部位在肛门以上6~8cm的区域,此处无消化酶,直肠对首次通过该区域的药物的吸收率大约为50%,故药物插入直肠可最大限度提高药物吸收的效果。直肠粘膜的状况、血运情况、润滑剂的使用和粪便的存在都影响直肠对药物的吸收,脱水可减慢药物溶化,便秘时可阻止药物与直肠粘…  相似文献   

13.
鼻饲疗法是将胃管经鼻腔置入胃内 ,用于注入饮食和药物的一种方法。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是一种有效的维持基本营养和消化道用药的重要疗法。1 适应证1 1 各种原因所致长时间昏迷不能进食者。1 2 中枢神经及神经肌肉疾病致吞咽功能障碍和吞咽即呛咳、易引起误吸的患者。1  相似文献   

14.
部分脑卒中患者由于皮质核束的受损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假性球麻痹症状,部分患者有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病人的营养摄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机体的康复。临床上,对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常通过鼻饲给予营养支持和药物,以保证营养摄入,以促进疾病的康复。但经鼻饲行肠内营养,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处理,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患者的营养,延缓患者的康复。笔者总结了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共50例脑卒中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并对如何选择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也是常见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尤其是肛肠病术后易发生便秘。主要是术后患者常因术区伤口疼痛,产生恐惧排便的心理,人为地控制排便而发生便秘。加之活动量减少、卧床、进食减少、心理焦虑等因素或使用某些药物如可待因、度冷丁、抗胆碱剂等使胃肠蠕动减慢而使便秘症状加重。并会引起术后继发出血,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诱发心脏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口腔溃疡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溃疡又称溃疡性口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由病毒或细菌所致,口腔溃疡一直是肿瘤及血液病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化疗药物在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更新较快的口腔黏膜组织也可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从而引起口腔黏膜的改变。癌症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常同时受到放射性损害,口腔溃疡既给患者带来疼痛又影响正常的进食,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是导致放化疗中断乃至失败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可引起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长时间会引起蛋白质能量代谢障碍,营养不良,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多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目前,肠内营养已成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合理有效的肠内营养,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2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口服给药是最方便,最易被患者接受的途径,近年来发现某些药物经口服给药可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据报道,因口服药物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占全部不良反应的20%~40%。不良反应可累及消化系统各部分,导致消化腺粘膜受损,消化管运动、腺体分泌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作为一名药师,我们有责任根据药物性质,指导病人服药,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药物对病人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00-1202
胃肠肿瘤主要包括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当前我国胃肠肿瘤的发生率较高,且患病人数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胃肠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的疾病,患者机体的应激状态和肿瘤组织的不断增殖会消耗自身的营养,且肿瘤组织会消耗比正常组织更多的葡萄糖。同时在手术及化疗后,众多因素会影响患者的进食,营养摄入不足,导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问题,需进行营养支持。基于此,本研究对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口腔溃疡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叶萍  张静  程云 《上海护理》2001,1(4):36-38
口腔溃疡一直是肿瘤及血液病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化疗药物在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更新较快的口腔粘膜组织也可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1]从而引起口腔粘膜的改变。癌症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口腔粘膜常同时受到放射性损伤。口腔溃疡既给患者带来疼痛又影响正常的进食,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是导致放化疗中断乃至失败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关于口腔溃疡的原因、预防、治疗及护理的文献报道很多,作者就患者口腔溃疡的原因、预防、治疗及护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