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助孕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经孕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缓解后,采用助孕治疗,观察助孕治疗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结果经孕激素或GnRHa治疗后,8例患者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全部缓解。共进行单纯促排卵治疗7个周期,促排卵联合人工授精2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7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2个周期。单纯促排卵周期均未妊娠,人工授精1个周期双胎妊娠;7个IVF—ET周期中,胚胎移植6个周期,3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冻融胚胎移植1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现足月分娩6活婴。1例未妊娠患者在促排卵后4个月发现子宫内膜癌变。结论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患者经孕激素或GnRHa治疗缓解后,及时助孕治疗能提高妊娠率,但需严密观察,注意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治疗不孕症及妇科病各有特色,中西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对许多应用西药难收良效的妇科病,中医治疗效果尤佳;中医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急性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慢性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具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手术、激素类药品等具有并发症或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子宫结构异常疾病中,子宫腺肌病在育龄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影像技术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可能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能力。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机制尚不明确,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子宫结合带的结构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可能是子宫腺肌病患者生育能力低下的原因。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主要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辅助生殖技术(ART)和手术切除子宫腺肌病灶。目前,ART可以改善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结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生殖有积极的影响,在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应用中有很重要的价值。综述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影响生育的可能机制、生殖结局及治疗策略以探讨子宫腺肌病与不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报道我院应用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50例,术后采用中药、妇康片、期待治疗,并根据其疗效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 1981年1月至1984年12月间,我院对原因不明不孕症34例,附件肿块性质不清合并不孕症70例,共104例患者施行腹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这50例在我院异化症专科门诊随访观察治疗1~4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子宫相关指标、生殖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妊娠成功率。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子宫相关指标水平与生殖激素各水平均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行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子宫变化与生殖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5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有:输卵管堵塞、盆腔粘连、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等。结果:所有53例患者均完成宫腔镜、腹腔镜治疗不孕症手术。手术后的妊娠率为47.16%。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以全面的评价、诊断以及治疗不孕不育症,是诊治女性不孕症的重要手段,再通率高、疗效肯定、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治疗中,采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取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期间随时注意观察患者卵泡变化,并在适当时机指导患者同房,观察妊娠效果、生殖激素水平及子宫变化。结果治疗后生殖激素水平各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子宫各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妊娠成功率为96.88%。结论 通过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症,可有效改善生殖激素水平和子宫变化,帮助其成功妊娠。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症密切相关,其治疗选择对治疗不孕症有重要意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有期待疗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本文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原因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以盆腔疼痛、不孕、月经不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就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多数EMT患者都以盆腔疼痛就诊,其内外科治疗方案也已近成熟,并不断的推陈出新。但对EMT相关不孕症的手术、药物及促孕治疗效果至今仍无定论,各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尚存在争议。EMT相关不孕症较不明原因不孕症的治疗更具有临床意义。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诊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生殖医学中阴道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下监测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形态的厚度变化,对预测不孕症患者治疗结果有重要价值。本文着重评估阴道超声下健康妇女、不孕症妇女自然和刺激周期以及体外受及胚胎移植自然和刺激周期中子宫内膜生长情况,尤其是排卵期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及其与胚胎植入和妊娠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子宫因素不仅影响胚胎着床,并且是助孕成功后妊娠丢失的常见原因。据统计,子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比例高达15%~20%。对子宫因素不孕症的准确诊断和处理,是治疗不孕症和维持正常妊娠的重点。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161例,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81例与传统组80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总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的性交痛、痛经、月经紊乱及盆腔痛等临床症状缓解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总妊娠率为64.20%,传统组为42.50%,研究组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较传统开腹手术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诱发排卵治疗女性不孕症成功妊娠13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我院诱发排卵为主治疗女性不孕症133例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4月至2000年3月采用诱发排卵为主治疗女性不孕症成功妊娠133例的不孕原因、治疗方法和妊娠结局.结果女性不孕症的不孕原因以排卵障碍为主,共93例,占70%.其次为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肿瘤.妊娠结局为足月产107例,早产3例,流产20例,异位妊娠3例;分别占80.4%,2.3%,15%及2.3%,多胎4例,占3%.诱发排卵疗程与妊娠相关,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C/hCG)方案诱发排卵,1~3周期治疗成功者56例,占83.6%.结论处理女性不孕症重在查清楚不孕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可收到立罕见影之效.诱发排卵治疗是不孕症的主要治疗措施,需注意防止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流产及多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不孕24例,继发不孕46例。这些患者不孕原因均排除男方因素引起的不孕症。结果 70例患者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28例(40%),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20%),卵巢囊肿5例(7.1%),多囊卵巢6例(8.5%),子宫畸形7例(10%),子宫内膜息肉4例(5.7%),正常盆腔2例(2.8%),盆腔结核2例(2.8%),宫腔粘连2例(2.8%),复通成功率为70%,妊娠率为67%。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能准确诊断不孕原因,并处理子宫及盆腔疾病,增加不孕症妇女的妊娠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最近,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增多的趋势。患者异常增殖的子宫内膜组织受卵巢甾体激素影响,月经来潮时病灶反复出血,其中多数人不能正常来月经。这是造成育龄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不孕症门诊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相当重要。丹那唑治疗对象为主诉痛经,临床诊断子宫后屈,直肠子宫陷四处有硬块,腹腔镜和组织学方法确诊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0例不孕症患者(原发不孕27例、继发不孕13例)。用法:丹那唑是一种促性腺激素抑制剂。病人日服剂量为200mg,分二次服,连用4个月,每4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性不孕症(uterine factor infertility,UFI)是因子宫疾病导致不孕症的一类疾病总称,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生率约为1/500[1]。子宫是接受胚胎及维持妊娠至足月的关键器官,当子宫发生疾病时就有可能导致不孕症,所以对于不孕症患者应及时准确评估子宫状况。UFI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子宫畸形和后天获得性子宫病变两大类,UFI既影响自然妊娠,又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结局,应根据病因评估生育风险及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发展,ART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措施。生殖相关微创手术在查找不孕症的病因、制定助孕方案、辅助治疗及寻找ART失败原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孕症治疗中,ART与生殖相关微创手术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虽然子宫性因素在不孕症病因中所占比例不高(6.9%),但子宫作为人类生殖的  相似文献   

18.
补肾中药对不孕症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临床医家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自拟中药方剂,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女性不孕症上取得了良好疗效。通过总结近几年来中药对不孕症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中药有类激素作用,可能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改善卵巢功能、子宫内膜状况,从而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的自然妊娠情况及其妊娠结局,为优化薄型子宫内膜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22~35岁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计划内自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明显下降,A型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32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依据双色球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指标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9.53±1.71)mm明显厚于对照组的(7.92±1.64)mm(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直肠滴入联合温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子宫动脉指标及子宫内膜厚度,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