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98例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荣深 《重庆医学》2004,33(1):114-114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内镜室1995年12月~2001年12月所行胃镜检查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98例,其中131例为急诊胃镜检查.结果 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中,发现病因122例,诊断阳性率93.1%;发病后3~7d内检查400例,发现病因341例,诊断阳性率85.2%;7d后检查67例,发现病因30例,其诊断阳性率仅44.8%.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对及时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病情允许,越早检查诊断的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224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莉  宫树丽 《吉林医学》2010,(33):6084-608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治疗影响。方法:对2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4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10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急诊胃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指导临床治疗,因此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的常见急诊,有报道病死率达15%-25%[1].急诊胃镜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有效方法,应用越来越广,对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应更加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我院1997年3月-2000年12月共收治的60岁以上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急诊胃镜检查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118例临床资料。结果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率为92.4%,不同时间活动性出血检出率不同,<24 h与24~48 h检查相比检出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胃镜止血总有效率93.8%,不同时间治疗一次成功止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而且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镜检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6月于该院消化科(该科)行胃镜检查的1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时间段分为两组,将就诊24 h后完成胃镜检查的8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即延迟胃镜, 其余就诊24 h内与急诊科完成胃镜检查的9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即急诊胃镜,对比两组临床具体诊治情况. 结果 研究组止血总有效率95.79%显著高于对照组78.82%,并且输血量(456.21±104.58)mL、住院时间(6.30±1.96)d及再出血(12.10±3.12)mL均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病因不一,大出血的病死率和病因误诊率目前仍高达10%和20%,因此通过急诊胃镜检查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对临床开展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1997年3月至今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急诊胃镜的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随着急诊胃镜的逐步开展,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时胃镜检查发现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日渐增多。因此,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胃镜检查对出血病因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1993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结果予以...  相似文献   

8.
王建平  张斌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8):877-879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总结2003年6月-2008年5月我院7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并提出体会。结果76例得到了确诊,确诊率为96.2%,69例治疗后未发现有再出血现象,止血成功率为88.2%。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最好行急诊胃镜检查,其诊断率高;明确诊断的同时最好采取内镜下给予止血治疗,内镜下病灶直观,止血效果好。在行急诊胃镜同时要强化术前准备,做好外科手术及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9.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吉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669-2670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9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9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黏膜剥离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癌,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止血率92.86%,病死率3.57%.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急诊胃镜检查出血病变检出率100%,出血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贲门及胃恶性肿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憩室,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1%(32/34),总止血率98.38%(122/124),病死率0.80%(1/124)。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s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应激性溃疡的急诊胃镜检查。方法 对 2 5例老年人急性应激性溃疡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2 1例胃镜下广泛充血、水肿、糜烂伴多发、散在性溃疡 (84% ) ,以胃体大、小弯侧为主。胃镜直视下喷洒止血药 ,17例出血明显减少 (81% ) ,4例出血控制 (19% ) ,4例未发现活动性出血 (16 % )。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是老年人急性应激性溃疡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严密监护下操作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2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华彬 《中外医疗》2010,29(6):12-13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份至2008年12月214例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2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急诊胃镜检查,胃镜下的诊断率高达98.6%,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黏膜病变、胃癌、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复合性溃疡。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最好方法;消化道出血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胃酸及蛋白酶、胆酸、非甾体消炎药等破坏因素及胃粘膜保护因子平衡紊乱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急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入院治疗。48例患者均实施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男性患者的发病率相比女性患者要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青年组、中年组以及老年组的组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病因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胃镜检查显示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率比非急诊胃镜检查要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3.8%(45/48)。结论: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为高龄男性,且病因多为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急诊胃镜,诊断率更高,对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梁高林 《华夏医学》2006,19(4):665-66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术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及病灶内镜下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电子胃镜对7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及酌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经急诊胃镜检查,病变确诊率95.9%,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64.8%,急性胃粘膜病变18.3%。内镜下止血有效率95.4%。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病情允许前提下应尽早行内镜检查,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诊后或入院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生命体征不稳定及高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制配、止血、输血、多功能心电监护,血压恢复后即行胃镜检查,用Forrest分类法作为判断出血依据.结果 414例患者消化性溃疡269例(65%),急性胃黏膜病变65例(15.7%),胃癌48例(11.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4.1%),Dieulafoy病7例(1.7%),无一例病情加重或死亡.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Dieulafoy病增多,急诊胃镜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上消化道出血414例急诊胃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诊后或入院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生命体征不稳定及高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制配、止血、输血、多功能心电监护,血压恢复后即行胃镜检查,用Forrest分类法作为判断出血依据.结果 414例患者消化性溃疡269例(65%),急性胃黏膜病变65例(15.7%),胃癌48例(11.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4.1%),Dieulafoy病7例(1.7%),无一例病情加重或死亡.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Dieulafoy病增多,急诊胃镜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影响。方法对7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10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炎、贲门及胃恶性肿瘤、剥离性食管炎、Mallon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癌、Dieulafoy病。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17/18),止血率97.1%(68/70),死亡1.4%(1/70)。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内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急诊胃镜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有效方法,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上的应用更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62例6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急诊胃镜检查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国平 《中原医刊》2011,(23):104-10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诊后或入院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对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8.3%;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贲门及胃恶性肿瘤、出血性胃炎、食管黏膜剥离伤、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止血率95.83%(115/120)。结论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而且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尤忠   《中国医学工程》2010,(3):131-132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间救治的接受急诊胃镜检查的32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救治成功,其中胃溃疡3例(9.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34.3%),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例(3.1%),球部及球后多发溃疡1例(3.1%);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25%),糜烂性十二指肠球部炎症4例(12.5%),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3例(9.4%),合并贲门黏膜撕裂伤1例(3.1%),食道静脉曲张出血1例(3.1%)。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少量和中等量出血为主,除对症及全身止血治疗外,应积极通过急诊胃镜等手段查找和去除病因,评估再出血的危险性,必要时可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多较好,合并大出血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