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答:握药疗法简称“握法”,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是通过手心握药而发挥药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历史悠久,早在晋·葛洪《肘后方》即有记载,又称敷掌心法。握药疗法在临床上可治多种疾病,其使用方便,副作用少,有推广应用价值,现择要介绍如下: 1.小儿外感高热:用桃仁、杏仁、栀仁、枣仁各3g,焙干,研细末,加面粉5g,鸡蛋清调匀,分成两饼,敷于两手心劳宫穴,布包固定,有退热定惊之效。 2.中风:桃仁、栀仁各7枚,麝香0.3g,共研细末,  相似文献   

2.
浅析申斗垣《外科启玄》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斗垣乃明代医家,所著《外科启玄》一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该书在把握标本、启玄握秘、辨证论治、推断吉凶,治末病等方面的医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对的组配形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永光  曹莉  陈颖  韩佩玉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19-1120
我国中医药界历来重视对药对的研究,自汉以前 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文字记载立论,始见于《内 经》半夏秫米汤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症;首创于张仲 景《伤寒杂病论》,据统计有147对。据考证论述药对 的专著有《雷公药对》、《徐之才雷公药对》、《得配本 草》、《新广药对》、《施今墨药对》,但流传下来的不多。 药对配伍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发展成  相似文献   

4.
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方技略载:《雷公药对》2卷。《隋书经籍志》卷三所载《桐君药录》书名下,著录“梁有《药对》二卷”,但未题名雷公著。其实雷公《药对》在《隋书经籍志》以前,已有文献记载了,那是就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中已提到。兹以敦煌出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1955年群联版,以下简称《集注》)来研究。《集注》2页云:“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乎桐、雷,乃著在篇简。”在此文中,所讲桐、雷,当指桐君、雷公而言。  相似文献   

5.
粥,俗称稀饭,是我国人民一种独特的传统饮食方法,而选用适当的中药和适量的米粟同煮为粥,称作药粥。 药粥的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作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存《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在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  相似文献   

6.
 作者就《中药大辞典》(下简称《辞典》)在收栽《本草纲目》《纲目》新增药品时所作的整理工作,分为如下五方面作了初步考察:(1)《辞典》对((纲目》新增药品的取舍;(2)《辞典》收《纲目》新增药92种的药名;<3)《辞典》对<(纲目》新增药正名的更改;(4)《辞典》对《纲目》新増药源出的更改;(5)《辞典》未收《纲目》新増药的概况(6)《辞典》对《纲目》新增附品的增选。  相似文献   

7.
笔者就《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记载,对叶氏使用动物药的方式方法做以简单分析。认为叶氏对于动物药的应用,继承了《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与方法,并有创新。叶天士临床广泛应用动物药,并形成具有独特理论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乌头与半夏相反之论,为同道在临床上所遵奉之圭皋,而附子与半夏相反之说,有认为可忌用者,亦有二药相伍为用者,各有所从。就目前发行的出版书籍亦不能统一,笔者就附子与半夏之论出于何处,做以考究。目前多认为,十八反应出自北齐徐之才撰《药对》。据李氏考证十八反具体化时代应出自晋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中的畏恶七情表。其认为陶氏虽然指出此表“兼以《药对》参之。”但陶氏所参的《药对》一书,并非徐之才所撰,因徐氏生于公元505年,而《集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串雅外编·熏法门》特色外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特色外治方法有熏法、蒸法、洗法、吸法、贴法、握药法、插耳法、灸法等,主要应用于内、外、儿、耳鼻喉、口腔、眼、神志、疫病等疾病,其用操作简单,取材便捷,对现代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聂晶  葛薇薇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086-1088
动物药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开始了对蜜蜂的利用。而珍珠、牡蛎的养殖最早也见于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在《诗经》一书中共收载了各类动物药160种,有许多动物药既可食用,也可供药用。此外,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收载药用动物67种;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载动物药65种;唐代的《新修本草》收载动物药128味;明代《本草纲目》收载动物药461味,并将其分为虫、鳞、介、禽、兽、人各部;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收载动物药128味;  相似文献   

11.
对《辅行诀》30味加减药的药证进行归纳和比较后发现,其中28味药的药证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符;地榆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见,其药证与《神农本草经》同;而山萸肉的药证在《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未见论及。因此,从药证的角度看,《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间的有着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2.
清代黄云鹄所著的《粥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粥专著。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但应用药物与米谷煮粥治疗疾病,最早见之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该传中载到:齐王有疾,医家淳于意诊断后让齐王服'火齐粥',服后齐王病愈。而后有关论述药粥的书籍甚多。如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就有许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是米药合用的典型;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就列有‘食治’专节,还有应用‘牛乳粥’,‘天花粉粥’治疗老年病的记载;《太平圣惠方》收集了宋以前方书中和流传民间的保健粥食129方,如用杏仁种治疗咳嗽,傲枣仁黹治疗失眠等;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选载了药粥62方,并列出专节作了论述。明代有关论述药粥的书籍也甚多,如《普济方》收有180方,《二如亭群芳谱》收有18方等等。由此不难看出,明朝应用药粥防病治病已十分普遍了。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医专病专药的研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专病专药是中医传统治疗的途径之一 所谓专药,是对某一病证针对性很强的药物,即今所谓的特效药。某味药对某病有特效,称之为专病专药”。早在《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如《内经·奇病论》兰草汤(一味兰草)治消渴;《内经·经筋篇》用马膏(马的脂肪)治足趾转筋;《内经·痈疽篇》用一味菱翘(即连翘)治乳痈,以及生铁落饮(即一味生铁落)治癫狂等。在《神农本草经》中,  相似文献   

14.
内科疾病采用外治法,早在东汉末年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就有论述。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可将仲景外治法归纳为药塞法、熏洗法、外敷法、针灸法四种方法,以便指导临床。一、药塞法仲景用药塞法有肛门、阴道、鼻中三补给药途径。如《伤寒论》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  相似文献   

15.
据《神农本草經》的《序录》:上品药120种,中品药120种,下品药125种,三品合計365种,而现存《証类本草》和諸家所輯的《本草經》,三品药的种数,都不足此数。例如晦明軒《重修政和經史証类备用本草》,经药上品是141种,中品是113种,下品是105种,共計是359种,就少了6种。李时珍《本草綱目》(卷二)有所謂《本草經目录》,药品种数,虽与《本經序录》相符,而此《目录》是李时珍所伪作(著者別有考証),实不足为据。孙星衍等根据《太平御览》等类书所引吳普《本草》增加了升麻、粟米和黍米三药,自具卓见,但《本草經》遺佚的药,还頗不少,茲略論于后。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均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二者在内容及方药运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就《金匮要略》所用某些方药及与《伤寒论》的比较来看,探析张仲景灵活用方遣药之规律。  相似文献   

17.
柯琴是清代著名的《伤寒论》注疏家 ,他所著《伤寒来苏集》,对后世《伤寒论》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就柯氏的“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这一论点 ,来探求柯氏对六经表证的认识。柯氏认为六经皆有表证 ,不唯三阳有表证 ,三阴亦有。其在《制方大法篇》中云 :“麻黄桂枝 ,太阳阳明之表药 ;瓜蒂栀豉 ,阳明里之表药 ;小柴胡 ,少阳半表半里之表药 ;太阴表药桂枝汤 ;少阴表药麻黄附子细辛汤 ;厥阴表药当归四逆汤。”这段条文明示了六经均有表证 ,而且具有相应方药。下面就六经之表分别加以讨论。1 太阳表证太阳主表 ,故六经虽有表证…  相似文献   

18.
<正> 傅青主(1907~1684)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傅氏治学严谨,敏悟《内经》之旨,服膺景岳诸贤,对妇科诸疾的研究,造诣很深。其重要学术经验,荟萃于《傅青主女科》中。是书立意新颖,见解独特,审证的确,制方精当,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贾献。傅氏选药投剂,调理脾胃之治疗方法更具特色,弥珍可贵,足资后学取法。益气补血握要以图脾胃同居中州,为土脏,乃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9.
对妊娠禁忌药的认识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甚至导致流产、堕胎的作用,于是将这些药物列为妊娠禁忌药。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5味妊娠禁忌药,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记载了69味妊娠禁忌药,《本草纲目》记载了84味妊娠禁忌药。通过比较,发现以上记载中相同的妊娠禁忌药有:乌头、附子、天雄、半夏、巴豆、大戟、黎芦、牛膝、桃仁、南星、  相似文献   

20.
《新修本草》中明确标明文献名的引用文献有30余种,其中引用的本草文献有《名医别录》、《李当之本草》、《药录》、《药对》、《徐仪药图》、《本草音义》和《食经》7种.《名医别录》的编定者为陶弘景;《李当之本草》在唐时仍有存留,属《神农本草经》传本之一;《药录》应非《李当之药录》;《新修本草》所引之《药对》非徐之才《雷公药对》,而可能是《旧唐书·经籍志》所录之古本《雷公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