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报告一起维修地下甲苯罐引起的急性甲笨中毒事故.方法 事故现场的劳动卫生学调查、检测及事故原因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此次事故为甲苯泄漏.在维修作业时没有采取任何职业病防护措施而引起的.结论 密室有毒作业,采取抽风排毒及个人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具厂工作场所油漆工职业卫生状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相关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8-06~2019-06期间300例家具厂工作场所油漆工为观察组,并选取混苯作业上岗前工人260例为对照组,对10家家具厂工作场所中30个工作点进行苯、甲苯、二甲苯含量检测,并采用健康调查表对油漆工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对10家家具生产不同大小企业30个工作场对苯、甲苯、二甲苯进行检测,苯、甲苯及二甲苯点合格率均为100%;300例家具厂油漆工人中检出白细胞计数偏低(4.0×109/L)11例,检出率4.49%,均为工龄≥1年者;检出其他病症44例,检出率17.96%;观察组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职业性伤害发生率17.33%高于对照组8.85%(P0.05)。结论:我市家具厂苯、甲苯、二甲苯检测点合格率较高,但仍存在职业性伤害,对油漆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相关部门及家具厂企业应加强安全防护,注重职业卫生状况,确保职业安全性,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椒江区某化工有限公司6名搬运工搬运化工原料后发生中毒事故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此次中毒为1起对氯苯胺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对氯苯胺可以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也可通过呼吸道吸入而发生中毒.结论 企业应加强对搬运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发放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工人正确使用,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宝山区某汽车4S店装修过程中发生一起乙酸丁酯、甲苯混合物中毒事故,主要原因为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导致在进行作业过程中稀释剂主要成份乙酸丁酯、甲苯等挥发到空气中,乙酸丁酯、甲苯刺激眼睛并经呼吸道吸入导致工人中毒。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某服装厂工人裁剪PVC滚束毛后出现头晕、胸闷、心悸、乏力、恶心等一些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气体采样分析结果确定中毒的性质。服装行业黏胶剂中可能使用苯或甲苯作溶剂,若不注意预防,会引起化学中毒。今后应注意通风防护,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17日下午5时,某工业区一童车生产厂酸洗池因工人违规操作,造成与该厂紧邻的家具厂40余人吸入酸雾中毒,笔者将中毒经过、现场调查及分析处理报告如下。 1 中毒经过 12月17日下午1时,某童车厂3名工人将6筐做“9308童车”用的钢管放入盐酸池浸泡除锈,约0.5 h后,工人发现除锈速度较慢,在未征得工厂领导及车间班组同意的情况下,工人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某市一起木质家具生产企业的急性有机溶剂中毒事故的调查,探讨作业场所预防职业性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的方法.结果 事故现场日班23名、夜班28名作业工人,14名工人符合急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环己烷、正己烷为主)挥发气体吸人反应诊断标准.结论 该厂应加强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完善工作场所通风、抽排等职业病防护设施,增强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有机溶剂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相似文献   

8.
对秦皇岛市存在一氧化碳、氨、锰、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汞、氰化物等化学品的企业进行了职业接触管理现状的调查,并调查企业32家,作业工人1351人。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市工业化学品的职业危害状况,增强了对中毒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告3起五金电镀厂使用含1,2-二氯乙烷(DCE)清洗剂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方法 调查事故经过及进行现场检测,并分析事故原因和特点.结果 现场调查发现3起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厂负责人及工人在不了解含1,2-DCE清洗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下,盲目使用而导致中毒事故发生;同时工作场所1,2-DCE质量浓度超标(事故1为51.4 mg,/m3,事故2、3为28.6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5.0 mg/m3)且没有按要求采取职业病防护措施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起事故有几个共同特点:①1,2-DCE中毒事故有从以往的玩具制造、制鞋业等向五金电镀厂转移的趋势;②该市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职能调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定的监管空白;③中毒病人被初诊医疗机构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结论 迫切需要理清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职能,同时应继续加强工厂职业卫生监督,避免中毒事故再次发生,还应开展对工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家具厂油漆车间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简称“三苯”)的浓度及对油漆工人健康的影响,以便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10年来,我们对家具厂油漆车间共进行了6次“三苯”浓度测定,,同时对油漆工人进行了6次职业性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某制鞋企业在 2 0 0 1年上半年发生 2 5位制帮车间工人亚急性正己烷中毒事故。为了进一步查清事故原因 ,更好地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改革计划 ,防止以后此类事故的发生 ;另对已中毒工人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 ,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情况 ,使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我们做了正己烷中毒的制鞋工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此次中毒病人 2 5例 ,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 2 5 7(2 0~ 35 )岁。高中 8例 ,初中 12例 ,小学 3例 ,文盲 2例。1 2 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用自行…  相似文献   

12.
某市氟化学有限公司电气车间于2007年2月发生一起有机氟中毒事故,共有4名工人发生中毒,现将该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一起与既往案例存在不同之处的隐匿性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探讨引起该事故的各种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以期对其他正己烷中毒事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职业健康检查、事故现场调查、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统计、职业病专家诊断等方法,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结果 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通过工人口述、内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肯定的神经损害,不同于之前的正己烷中毒.结论 神经肌电图应列为正己烷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14.
某家具厂喷漆作业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喷漆作业对工人的健康影响状况,为改善劳动条件提出科学依据。方法:日照市卫生防疫站检测了某家具厂喷漆作业车间中空气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并对132名喷漆作业工人和119名其他行业的工人进行了血液WBC和PCT的检验和临床表现调查。结果:喷漆车间空气甲苯、二甲苯超标率达100%;苯超标率达75%。接触组工人出现自觉症状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例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该厂喷漆车间的职业现状很差,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某企业密闭空间发生职业性氨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探讨密闭空间作业时预防职业性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的方法.[结果]事故现场z名作业工人,1名死亡,1人重度中毒.[结论]预防密闭空问职业性氨气中毒,需增强企业业主职业病防治意识,提高作业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  相似文献   

16.
1995年4月12日,宣化701厂发生了一起7名工人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本文重点调查了中毒事故的发生经过,以及对7名工人中毒后及时进行临床治疗和病例分析,并对中毒发生的病因及预防中毒的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通过职业病卫生学调查,对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该家具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结论该家具厂多个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超标现象,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0年3月22日本市某乡镇企业发生一起急性甲苯中毒事故,造成2人中毒,现将中毒事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某家具厂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现场检测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①该家具厂工作专场空气中粉尘浓度合格率85.2%;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合格率为96.30%;噪声合格率48.5%.②对该家具厂216名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暂没发现确诊的职业病,但发现有听力降低及白细胞异常.结论该家具厂环境中存在危害有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和苯、甲苯、二甲苯,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及卫生管理有助于降低职业病危险因素,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明确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探访事故现场,采集现场空气、中毒者呼出气等样品,根据样品检测结果和调查材料,分析中毒原因。结果现场空气、中毒者呼出气、现场地面漆渣中均定量检出苯和甲苯。结论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单位应急处理不当,应制定突发停电时的应急预案并加强个体防护和现场监控,以防今后发生类似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