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普通肝素(UFH)、达肝素及依诺肝素对血小板激活的差别.方法:5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UFH组、达肝素组和依诺肝素组.术前测体重,动脉穿刺成功后,按50 U/kg经动脉鞘管内注射UFH(UFH组)、达肝素(达肝素组)或依诺肝素(依诺肝素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0 min、20 min取血,测定血小板活化标记物GPⅡb/Ⅲa、sCD40L、P-选择素(CD62P)及血友病因子(vWF).结果:UFH组给药后10 minGPⅡb/Ⅲa、血浆sCD40L及CD62P水平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20 min GPⅡb/Ⅲa、sCD40L水平仍高于给药前(P<0.05),但CD62P水平与给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肝素组和依诺肝素组给药后10 min、20 minGPⅡb/Ⅲa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血浆sCD40L及CD62P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肝素组给药后20 min、依诺肝素组给药后10 min血浆vWF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中鞘内注射UFH、达肝素及依诺肝素均可激活血小板;与UFH相比,达肝素和依诺肝素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较小;而达肝素和依诺肝素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由血小板激活和白细胞-血小板聚集造成斑块的破裂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脉介入(PCI)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普通肝素(UFH)是一种用于ACS和PCI的标准抗栓治疗方法。据报道低分子量肝素(LMWH)法安明比UFH较少引起血小板激活。该研究将经PCI后的ACS患者随机分组,按体重调整UFH或  相似文献   

3.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是由肝素类药物引起的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HIT可分为两型:最常见的为Ⅰ型,主要发生在初次使用普通肝素(UFH)治疗后的1~3d内。通常认为是由大剂量肝素引起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导致的一种轻微的血小板减少症,属非免疫系统介导反应[1],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一过性轻微减少,随着继续应用肝素治疗,血小板计数将会逐渐上升,预后多较好。Ⅱ型HIT亦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选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和普通肝素组(UFH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炎、解痉、氧疗、防治并发症、抗凝等综合性治疗,LMWH组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次5000IU,每日2次,疗程7 d,UFH组皮下注射普通肝素,每次6250IU,每日2次,疗程7 d,治疗后比较两组氧合指标、APACHEⅡ评分、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及出血等发生率。结果 LMWH组治疗7 d后Pa O2、Sp O2数值明显高于UFH组,而Pa CO2、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U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总体有效率(50/54,92.6%)高于LMWH组(44/51,86.3%)(χ2=1.116 P=0.291);LMWH组治疗7 d内改有创通气比例(16/54,29.6%)低于UFH组(18/51,35.3%)(χ2=0.384 P=0.535);LMWH组出血发生率(6/54,11.1%)低于UFH组(13/51,25.5%)(χ2=3.659 P=0.056)。两组治疗7 d APTT、PT、PLT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XB2明显下降,6-keto-PGF1α明显上升,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治疗后CD62p水平明显低于UFH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在改善肺部氧合与降低APACHEⅡ评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抗凝效果与出血发生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依诺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仍常规应用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抗凝。但UFH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抗凝效果个体差异大、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高等缺点,同时由于其抗凝效果的不可预见性在PCI术中需要连续监测凝血时间(ACT)。近年来,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逐渐在PCI术中得到了应用,与普通肝素相比,在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方面存在很多优势,其血浆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促血小板聚集作用弱。  相似文献   

6.
<正> 病理生理研究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普遍存在着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临床上使用普通肝素(UFH)治疗UAP的初始疗效业已证实.然而,UFH具有非特异性的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影响了其生物利用度及剂量效应,所以,临床使用受到限制.新近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LMWHs)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剂量效应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在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治疗中具有强大的潜力.本文对5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LMWHs加阿斯匹林和UFH加阿斯匹林治疗,旨在比较LMWHs与UFH治疗急性期UAP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量肝素在PCI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已接受LMWH的患者需要接受心导管检查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另一方面,大量研究显示,LMWH用于PCI术中抗凝不但安全有效,在某些方面还优于普通肝素(UFH),因此,LMWH在PCI中的应用有日益增多的趋势。1LMWH的特点与药代动力学1.1LMWH的特点LMWH是UFH酶解或化学降解的产物,其分子量较小,无或仅具轻微血小板激活作用,不容易形成抗体,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不易被血小板因子4灭活,抗凝强度也较为稳定。LMWH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较小,极少…  相似文献   

8.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应用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已有近50年历史,临床实践充分证明其有效性.20世纪80年代病理学研究发现小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与STEMI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提示UA/NSTEMI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大最临床研究证实UA/NSTEMI应用UFH抗凝治疗町进一步降低56%的早期(<5 d)心血管死亡风险~[1],奠定了UFH在UA/NSTEMI治疗中的地位.2002年美国心脏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学会(AHA)UA/NSTEMI治疗指南提出,UA/NSTEMI的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优于UFH.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剂及透析膜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止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10例MHD患者自身对照,先后给予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以及醋酸膜(CA)聚砜膜(PS)进行140及APTT、血清BUN水平。结果:透析前各组血浆D-二聚体、GMP-140水平及APTT间差异均不显著。透析后,各组血浆D-二聚体及GMP-140显著升高(P<0.05),其中GMP-140升高度UFH-CA组显著于其他三组(P<0.05),UFH抗凝组较LMWH抗凝组APTT明显延长(P<0.05)。透析器复用三次后,KT/V均明显下降(P<0.01),UFH抗凝组较LMWH抗凝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PS膜血小板的活化作用弱于CA膜/与UFH相比,LMWH抗凝对纤溶系统、血小板及APTT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和减少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肝素钠(UFH)与低分子肝素(LWMH)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有无差别。方法59例新入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UFH组和达肝素钠组,分别于基线状态下、给药(UFH或达肝素钠5000 IU)后30 min、1 h取血,测定CD62P、GPⅡb/Ⅲ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UFH组静脉给药后30 min GPⅡb/Ⅲa、血浆CD62P及vWF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1 h GPⅡb/Ⅲa及vWF的水平仍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血浆CD62P的水平虽仍较给药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予达肝素钠5000 IU30min后GPⅡb/Ⅲa及血浆CD62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在给药后1 h即与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WF的水平在给予达肝素钠后30 min、1 h均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UFH及达肝素钠均可激活血小板;但达肝素钠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未分级肝素(UF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已被广泛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抗凝治疗.UFH和LMWH通过激活生理性的凝血抑制剂抗凝血酶,抵消许多参与凝血的丝氨酸蛋白酶,尤其是活化的凝血因子X和凝血酶发挥其抗凝血作用.UFH和LWMH还有其他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肿瘤、抗血管生成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 和普通肝素(UFH)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中抗凝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安置IABP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UFH抗凝的常规组(34例)和应用LMWH抗凝的试药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费用差别。结果: 两组均只有少部分患者有伤口少量渗血、局部小血肿和伤口周围轻度青紫等表现,无其它并发症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试药组的费用比常规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IABP中应用LMWH可以达到应用UFH相同的抗凝、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同时并发症无增加,而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13.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指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有血栓形成.典型的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降至150×109/L(国内标准应为100×109/L)以下或者比用药前最高数值减少50%以上,后者更有意义.约有20%~50%患者出现血栓的并发症[1].  相似文献   

14.
自1916年普通肝素(UFH)问世以来,众多研究已证实其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价值。由于UFH是一分子量为3000~30000的混合物,生物活性不均一,仅1/3分子量较低的部分具有较强的抗凝活性,而且其生物利用度低(约40%),剂量不易掌  相似文献   

15.
接受抗凝剂治疗或预防栓塞的病人,最常使用肝素,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的并发症,此并发症与肝素预期的治疗效果相反。1什么是HIT?通常,肝素预防血栓栓塞,不影响血小板,由于肝素触发免疫系统,HIT导致血小板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症)。HIT可出现2种明显的类型:非免疫和免疫介导。非免役介导HIT:最常出现,血小板数轻微减少,对身体无害。免疫介导HIT:较少出现,但很危险。免疫介导HIT引起血小板数明显降低,但尽管血小板数很低,HIT病人仍有栓塞的危险。病人使用肝素后,在肝素和特殊的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术后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9月收治的冠脉介入术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结果患者在冠脉介入术后均出现了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术前血小板的含量为(184.3±1.2)×10~9/L,术后血小板的含量为(65.2±1.6)×10~9/L,并伴有出血症状。结论在冠脉介入术后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为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需注意肝素的使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规则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时,以血管内形成血栓为特征的。血栓的形成是由于激活了凝血系统和血小板的凝集,这提供了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治疗此类疾病的依据。 使用抗凝血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时间可追溯到近半个世纪前,当时常规肝素(UFH)已被证明可阻止不规则绞痛发展为心肌梗塞,并随之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的死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凝剂及透析膜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止凝血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剂及透析膜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止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10例MHD患者通过自身对照,先后给予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以及醋酸膜(CA)、聚砜膜(PS)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分为UFH-CA组、UFH-PS组、LMWH-CA组、LMWH-PS组等四组,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GMP-140及APTT、血清BUN水平。结果透析前各组血浆D-二聚体、GMP-140水平及APTT间差异均不显著。透析后,各组血浆D-二聚体及GMP-140显著升高(P<0.05),其中GMP-140升高幅度UFH-CA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UFH抗凝组较LMWH抗凝组APTT明显延长(P<0.05)。透析器复用三次后,KT/V均明显下降(P<0.01),UFH抗凝组较LMWH抗凝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PS膜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弱于CA膜;与UFH相比,LMWH抗凝对纤溶系统、血小板及APTT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和减少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9.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栓形成前疾病,它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在围术期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意义.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实验室抗体检测结合临床有助于早期诊断.而替代性药物抗凝治疗是治疗HIT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立迈青 (低分子量肝素钙 )是由普通肝素 (UFH)裂解而成的 ,目前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为提高对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作用的认识 ,我们观察了低分子量肝素钙对 5 7例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共 96例 ,男性 91例 ,女性 5例 ,年龄 6 5~ 87岁。其中治疗组 5 7例 ,对照组 39例 ,用药前 1周停用影响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抗凝药物。治疗组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 ,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 5 0 0 0U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续用 10d。对照组 :只给予对症治疗。检测指标 :高切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