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疾病生化、免疫和影像诊断有了很大的发展,为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但是多数疾病的确诊尚需依靠病理,尤其对肿瘤的诊断最后仍然依靠病理学诊断,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病理学诊断还是金标准。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目前提高疗效的关键,而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中,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均以病理学诊断最为有效和可靠,病理学诊断也是肿瘤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学和癌前病变防治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我国诊断病理学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
41例头颈部良性间叶瘤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部良性间叶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由分化良好的各种间叶组织成分构成,以脂肪、血管及平滑肌组织为常见。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为癌或其它肿瘤及疾病。本文收集到经病理诊断的头颈部良性间叶瘤41例,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病理解剖学是病理学的一门分科,采用解剖学、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方法,研究人体患病时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改变,从而阐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是介于基础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外科病理学或称诊断病理学,是病理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医院病理科的核心工作,因此,医院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对疾病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从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疗效的判断和预后的推测提供科学的依据。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这是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的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附睾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1例附睾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诊断等。结果 :111例病人中附睾肿瘤 11例、精子肉芽肿 2 8例、囊肿 2 4例、结核 2 1例、慢性炎症 2 7例。结论 :对附睾结节性疾病的诊断应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病理类型、病史、体征 ,同时应与辅助检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疾病的近红外扫描成像特点、规律及病理组织学基础,为近红外扫描检诊乳腺疾病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对100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近红外扫描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并分别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1000例乳腺肿物中,经近红外扫描检查诊断为恶性者562例,诊断为良性者287例。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者646例,良性肿物者354例。近红外扫描对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1%、87.0%。良、恶性肿块的影像图有明显差异,且良性肿块中各病理类型的近红外扫描表现亦不尽相同。结论:乳腺癌与许多良性疾病均存在其各自的近约外扫描成像特点。这些特点将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阐述前列腺偶发癌的病理诊断特点 ,分析前列腺偶发癌主要误诊原因。方法 对 47例前列腺偶发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同时对照患者术前临床诊断依据进行分析。结果 对 765例术前临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分析 ,其中有 47例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偶发癌 ,前列腺偶发癌在本组的检出率为 6 14 %。结论 术前各种临床检查难以对前列腺偶发癌进行明确诊断 ,病理检查是一种较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提高病理检查的质量可以发现和提高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附睾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附睾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诊断等。结果:111例病人中附睾肿瘤11例、精子肉芽肿28例、囊肿24例、结核21例、慢性炎症27例。结论:对附睾结节性疾病的诊断应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病理类型、病史、体征,同时应与辅助检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报告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影像诊断,其中US32例,HDG14例,CT10例,ERCP8例。阐明了胰腺癌的各种影像表现特征和病理关系,并讨论了各种影像诊断的价值。各种方法均有其特长和限制,应取长补短,先易后难。先作HDG,US,后作CT、ERCP等,强调全面分析和综合诊断才能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光扫描诊断乳腺疾病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各种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近红外线成像特点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截石位经直肠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系统9+χ针穿刺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评价其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穿刺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平均穿刺时间为20分钟,穿刺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96%。结论截石位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9+χ针穿刺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目前提高疗效的关键,而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中,过去和现在均以病理诊断最为有效和可靠。病理诊断也是肿瘤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学和癌前病变防治的重要基础。因此,提高肿瘤病理诊断水平,对肿瘤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肿瘤防治科研工作的发展,肿瘤病理诊断已成为外科病理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以外科病理为例,建国初期上海仅有少数几家医学院校和大医院能开展病理组织学检查,从事病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仅10余人。至1959年底统计,全市已有19个医院的病理科(室)开展外检工作,标本总数达76,367例,其中恶性肿瘤11,767例,占15.4%。病理专业人员增加到100多人。但当时建立病理科的多数是  相似文献   

12.
阑尾腺癌是一少见疾病,常常在术后病理检查时才被发现。现报告1例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了15 6例甲状腺疾病的二维超声及CDFI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86 % ,甲状腺腺瘤的诊断符合率 92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 93% ,毒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10 0 % ,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 10 0 %。结论 :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类型、后方回声特征及血流特点对甲状腺病变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胃黏膜活检对胃疾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上更为重要,虽然胃溃疡、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多种,但较为常用的可靠的方法仍然是胃镜活检,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胃黏膜活检共278例,现对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阐述前列腺偶发癌的病理诊断特点,分析前列腺偶发癌主要误诊原因。方法 对47例前列腺偶发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对照患者术前临床诊断依据进行分析。结果 对765例术前临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其中有47例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偶发癌,前列腺偶发癌在本组的检出率为6.14%。结论 术前各种临床检查难以对前列腺偶发癌进行明确诊断,病理检查是一种较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提高病理检查的质量可以发现和提高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刘勇 《抗癌之窗》2014,(8):14-14
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系统疾病最为直观的检查方法,在上消化道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胃镜检查可以从食管一直观察到胃及部分十二指肠,如果检查者配合良好,还可以对口咽、下咽及喉部进行检查。通过胃镜检查,我们可以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胃镜检查配合疑似病变组织活检,经过病理诊断是上消化道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LEEP刀在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88例宫颈疾病采用LEEP刀手术治疗,术后标本做病理检查。结果 88例宫颈病变均一次手术成功,病理检查符合率94.3%,3例病理级别上升,1例病理级别下降。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治愈率高、效果好,且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食管良性疾病误诊为食管癌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 17例良性疾病误诊为食管癌而行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上消化道造影、食管镜、组织学的误诊率分别为 88 2 %、5 2 9%及 0 ;前两者各种表现均缺乏特异性。结论 :坚持以病理为依据是减少误诊食管癌的重要准则 ;多种检查相结合及必要时复查可减少误诊 ;提高临床医生自身对辅助检查的诊断及评价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微癌属于前临床期癌 ,因体积小 ,多无临床症状 ,各种辅助检查不易诊断 ,往往因甲状腺其它疾病手术切除后作病理检查或尸检时意外发现 ,故又称甲状腺隐性癌。我院1991年 1月~ 1999年 6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的各种甲状腺疾病842例作了统计分析 ,对其中 12例甲状腺微癌的病理切片进行了回顾性病理学观察及随访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1年 1月~ 1999年 6月我院病理科共收集甲状腺切除标本 842例 ,其中各种类型甲状腺癌 41例 ,女 34例 ,男 7例 ,年龄在 19~ 6 8岁 ,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 2 2例 ,嗜酸细胞癌、髓样癌各 2例 ,滤泡性癌、低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弥漫性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SBC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SDRPS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SDRPSBCL患者,以脾肿大、发热及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为主要表现,经脾脏组织病理学及其它相关检查确诊为SDRPSBCL。结论 SDRPSBCL是1种新被认识的独立疾病实体,临床少见,以中小淋巴瘤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红髓为重要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