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老年人心律失常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且有负性肌力作用及延长QT时间等不利因素[1].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72例室性心律失常住院老年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0%,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0%,对照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观察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显著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门冬氨酸钾镁制剂治疗心律失常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常规给予异搏定维持剂量治疗,为1次20-40mg,3次/d。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20~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1)。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国产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 10 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门冬氨酸钾镁 5 0ml+10 %G·S 5 0 0ml+普通胰岛素 8Uivgttqd ;对照组 :普通加镁极化液 5 0 0mlivgttqd。 结果 治疗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甄建廷  张宏欣 《齐鲁药事》2005,24(6):374-375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8例,随机分门冬氨酸钾镁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前者在5%葡萄糖液500ml中加入门冬氨酸钾镁2g静点,每日1次,14d为一疗程。全部患者均持续心电监护1周,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心肌梗塞急性期的病死率。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治疗中,门冬氨酸钾镁能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作为抗心律失常的辅助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纤颤复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心房纤颤病人在使用门冬氨酸钾镁2周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1)在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心房纤颤病人治疗中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后,房颤复律疗效出现早,复发率低;(2)本组160例心律失常病人在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并对照,后者Crodif法(值=2.679,P〈0.01)疗效显著。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在房颤复律治疗中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使房颤复律疗效出现早,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酸镁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镁的抗心律失常疗效。方法:108例心律失常病人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分为葡萄糖酸镁治疗组71例(男性31例,女性40例;年龄55±s15a)和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37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57±13a),在原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欠佳的情况下,分别加用葡萄糖酸镁和门冬氨酸钾镁各10mL,po,tid,4wk。结果:治疗组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及79%,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肌炎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峰 《淮海医药》2000,18(1):72-72
门冬氨酸钾镁(panangin)又称潘南金,商品名为脉安定.我们自1995年3月应用于治疗心肌炎所致的早搏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探讨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欣美佳)与国产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方面的比较。方法:将10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45例,2组均常规给予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门冬氨酸钾镁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d。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国产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国产门冬氨酸钾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7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本次试验研究,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其中室性早搏49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6例,心室颤动4例,其他13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5例,房性早搏2例,心房纤颤3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患者37例,病死率为2.70%(1/37),非ST段抬高患者35例,病死率14.29%(5/35),两者病死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相近,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采取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78例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6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临床病种和心律失常类型随意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片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门冬氨酸酸钾镁片2片,tid,普罗帕酮0.3~0.6g·d -1 .对照组78例,单独使用普罗帕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显著提高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减少单独用药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每天服用美托洛尔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服药的基础上,每日服用3次门冬氨酸钾镁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46例,有效率达92.0%;对照组治疗有效31例,有效率达62.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门冬氨酸钾镁和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都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常规的疗效法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钾、镁含量在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钾(4.57±0.32)mmol/L,血清镁(0.83±0.32)mmol/L,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差异明显。此外,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8.0%)优于对照组(60.0%),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有效改善血钾、血镁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性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钾、血清镁的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0%,常规组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钾、血清镁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的血清钾与血清镁的含量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孙毅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180-18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门冬氨酸钾镁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62例急性心肌梗死柱院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0例,对照32例。62例均行溶栓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门冬氨酸钾镁表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用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8例发生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其中观察组14例,占22.6%,对照组24例,占3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补门冬氨酸钾镁能隆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98例进行此次研究,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有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钾、血清镁的含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5.51%),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钾进而血清镁的水平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血清钾、血清镁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二者水平显著更优,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门冬氨酸钾镁的静脉滴注疗法,能显著提高患者体内的血清钾、血清镁的含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获得复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例心室扑动及1例心室颤动患者死亡.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8.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冬氨酸钾镁加利多卡因,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美多洛尔、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1.7%(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国产与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药效性价比。方法将151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国产门冬氨酸钾镁片(脉安定)组76例,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潘南金)组7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给予脉安定与潘南金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脉安定组的费用仅为潘南金组的50%。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国产门冬氨酸钾镁片与进口片疗效相近,且其价格低廉,经济实用,性价比高,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现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采用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溶栓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6例AM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能明显减少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