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采用RP-HPLC法测定碘佛醇注射液中缓冲剂氨丁三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资生堂CAPCELL PAK SCX色谱柱(250 cm×4.6 mm,5μm),0.05 mol·L-1磷酸二氢铵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柱温为室温.结果 3.632 ~108.96 μg氨丁三醇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 =0.6% (n =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碘佛醇注射液中缓冲剂氨丁三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严重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在我科住院分娩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严重产后出血47例病人,经徒手按摩子宫,追加缩宫素20 IU静脉注射或联合米索前列醇200~400μg嚼碎舌下含服后子宫收缩仍然不良时,肌内注射或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重复使用时,间隔时间大于15 min。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后子宫变硬,出血减少,注射1针(250μg)总体成功率为86%,96%的病人用量250~500μg。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0%,腹泻发生率为13%。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疗效迅速且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行剖宫产的106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产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止血,观察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止血治疗,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术后2h、24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5.02,21.43,18.19;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X2=5.26,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宫缩乏力剖宫产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宫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时机、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29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产妇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宫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9例产妇均宫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后,再行子宫背带缝合术。结果:本组29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产妇经常规治疗方法不能控制出血时采用宫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后均能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量800~2050ml,避免了子宫切除,术后无大出血。结论:宫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子宫背带缝合术是剖宫产术中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效的方法,有操作简单、耗时短、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提高了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95-39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安列克)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5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3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10μ静脉滴注,应用缩宫素;观察组182例在胎儿娩出后除立即给予缩宫素注射液10 U静脉滴注外,臀部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观察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指标,比较两组产妇的药物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药物后24 h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致注射部位大面积(26 cm×25 cm)红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案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患者出现的注射部位大面积红斑与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因果关系为“很可能相关”(Naranjo量表评分为8分)。文献显示,该ADR可能与药品因素(辅料苯甲醇及成分氨丁三醇)、给药方式(肌肉注射)及个体差异[高龄(> 30岁)、肥胖(体质量> 70 kg)、顺产]等有关。结论 该ADR属该药新的ADR,临床应加强用药安全监测及风险识别,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宫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黄河三门峡医院治疗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若宫缩不佳,有出血可能,15 min后再注射25...  相似文献   

8.
邓小艳  谢纲  刘丹 《中南药学》2012,10(2):149-151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21例有剖宫产指征且有高危因素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益母草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十益母草组,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 h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十益母草组的第三产程的时间比其他组的第三产程时间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十益母草组的2h和24 h产后出血量比其他组的出血量要少.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危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多胎妊娠和巨大儿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用药组,于剖宫产术中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联合益母草注射液2mL及缩宫素注射液20u.对照组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用药组,于剖宫产术中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mL联合缩宫素注射液20u.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阴道出血量、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用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阴道流血量均明显少于益母草联用药合组(P<0.05),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时间(2.97±0.56)min,显著缩短(P<0.05),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耐受.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具有强有力持久的全子宫收缩作用,预防和治疗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注射的药物成分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产妇在娩出胎儿后宫体注射20U缩宫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20U缩宫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宫体注射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妇的治疗时间,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我院1例25岁产妇因剖宫产后宫缩乏力,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宫内注射,致过敏性休克,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合理用药注意事项探讨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芳芳 《北方药学》2021,18(4):63-6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112例疤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缩宫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比两组疗效、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3% 与对照组83.93%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研究组水平FIB较对照组低,TT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57% 与对照组14.29%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效果确切,产后出血量少,可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危妊娠孕产妇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其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80例有产后出血倾向并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先后宫体注射和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若宫缩乏力致出血量增加且按摩子宫无效时再行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两组孕产妇均可视情况继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7%,显著低于对照组(28.7%),且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自行好转。结论: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2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接受剖宫产术,分娩后均接受静滴20U缩宫素.对照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mg,实验组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接受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36例确诊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病患进行治疗,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则加以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174.4±23.2)m L、(272.±21.3)m L,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显示,观察组为%,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给予缩宫素20U加5%葡萄糖溶液500m l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U及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组则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观察术后2、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9%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生理盐水稀释液在胎盘附着部位点状注射预防及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6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mL+生理盐水9mL稀释后,在胎盘附着部位出血点处点状注射,每次注射1mL;对照组1: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mL肌内注射;对照组2: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mL宫体注射,比较三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及子宫切除率等有无差异。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产后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生理盐水稀释液在胎盘附着部位局部点状注射系预防及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酮咯酸氨丁三醇鼻喷雾剂,建立其主药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解法制备酮咯酸氨丁三醇鼻喷雾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含量,主要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150mm ×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5∶44∶1);流速:1.0mL· min -1;检测波长:323nm;柱温:30℃;进样量:10μL。进行其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制备的酮咯酸氨丁三醇鼻喷雾剂为几乎无色的澄清液体,酮咯酸氨丁三醇检测浓度在20~100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1%(RSD=0.24%,n=9);初步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制剂对光不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主药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宜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所致不良反应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方法:有剖宫产指征且存在产后出血倾向的孕妇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施行干预性护理)与干预性护理研究组,胎儿娩出后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宫体注射。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恶心29.8%,呕吐43.9%,胸闷和颜面潮红等22.8%,生命体征异常14.0%;干预性护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恶心15.4%,呕吐9.2%,胸闷和颜面潮红等15.4%,生命体征异常3.1%,干预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预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所致的不良反应,对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运用缩宫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运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分析两组治疗后产后出血量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17.5%,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产后出血均有预防控制效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以有更优质的控制效果,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得到控制,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有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