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肿瘤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对30例肿瘤患者进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中、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对靶区外邻近器官、组织无明显影响。30例患者治疗前有疼痛者18例,治疗后疼痛缓解显效者4例,有效者8例,有效率65.6%(12/18)。尿频尿急4例,治疗后有效2例。肛门坠胀8例,治疗后有效3例。大便困难2例,有效者1例。所有患者B超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声增强,但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HIFU治疗后手术切除靶区内组织呈大块凝固性坏死。HIFU治疗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体外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初步筛选判断治疗效果的检查手段。方法:24例乳腺癌患者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1~2周行HIFU治疗,HIFU治疗中和治疗后,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和外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观察HIFU对靶区处组织和皮肤的损伤作用、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HIFU对靶区组织的破坏效应.其中3例患者在HIFU治疗前后行^99mTc-MIBI ECT检查.1例患者在HIFU治疗前后行MRI检查。结果:HIFU治疗对靶区外邻近组织和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HIFU靶区内组织呈完全凝固性坏死。^99mTc-MIBI ECT和MRI显示靶区内组织坏死。结论:在实时超声引导下,HIFU治疗安全、有效,^99mTc-MIBI ECT和MRI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检查方法,HIFU技术可望成为乳腺癌保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盆腔肿瘤的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病理变化。方法:对30例欲行手术的腹盆腔肿瘤患者先行HIFU治疗,同时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再观察治疗区组织的病理变化,寻找临床和病理的关系。结果:HIFU治疗后,显效率43.3%(13/30),有效率36.7%(11/30),无效率20.0%(6/30)。有效的24例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区内可见细胞变性、凝固性坏死,其边缘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无效的6例中,有4例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异常,2例表现为细胞处于失活状态。结论:HIFU治疗后其临床疗效与病理变化是一致的,用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病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8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31个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影像学检查(CT或MRI等)、并发症和肿瘤转归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平均随访16.1个月(6~38个月),失访2例,生存13例,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和66.7%,中位生存期16个月;随访25个病灶中,17个肿瘤块缩小超过50%,有5例出现新的转移灶,8例出现皮肤浅Ⅱ度烧伤.结论:HIFU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和非侵入性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病灶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单纯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恶性实体肿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0例恶性实体肿瘤用单纯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影像学检查(DSA、CT或MRI、SPECT等)、穿刺活检、并发症和肿瘤转归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心、肝、肾和肺功能正常,DSA示邻近的小动脉或小动脉以上的血管无损伤。平均随访23.1个月(10-38个月),存活26例(87%)。26例中,10例肿块完全消失;13例肿块缩小超过50%,其中8例行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坏死的肿瘤细胞和(或)纤维组织;3例(10%)局部复发,其中2例再次HIFU治疗,局部控制良好。26例中,有5例出现新的远外转移,2例神经损伤,1例皮肤损伤。结论 单纯HIFU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能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单发性小肝癌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A组行传统治疗方案及动脉栓塞,B组行肿瘤部位动脉栓塞的同时行HIFU。结果 A组治疗后1个月复查肿瘤缩小者16例,完全坏死液化0例,稳定无明显缩小3例,肿瘤增大或扩散转移16例;B组治疗30 min后所有肿瘤治疗部位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减少,临床治疗1个月后复查肿瘤缩小者24例,完全坏死液化3例,稳定无明显缩小2例,肿瘤增大或扩散转移6例。结论 HIFU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小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超声造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肿瘤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肿瘤患者42例(60个病灶)为观察对象。59个病灶HIFU治疗前后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评价疗效,其中18例患者(23个病灶)与增强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IFU治疗前,超声造影观察60个病灶,51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增强,8个病灶表现为静脉期增强,治疗后行超声造影检查,显示27个病灶各期均无异常增强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23个病灶治疗后边缘局部有增强,提示有肿瘤残存;9个病灶呈地图样充盈缺损,提示肿瘤大部分没有灭活。18例患者(23个病灶)超声造影结果与增强CT检查结果相近。[结论]超声造影是评价HIFU的一种有效方法,且能明确肿瘤残存部位引导补充治疗,有助于评价治疗后肿瘤灭活范围。  相似文献   

8.
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实体肿瘤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0例恶性实体肿瘤用单纯HIFU治疗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影像学检查 (DSA、CT或MRI、SPECT等 )、穿刺活检、并发症和肿瘤转归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心、肝、肾和肺功能正常 ,DSA示邻近的小动脉或小动脉以上的血管无损伤。平均随访 2 3.1个月 (10~ 38个月 ) ,存活2 6例 (87% )。 2 6例中 ,10例肿块完全消失 ;13例肿块缩小超过 5 0 % ,其中 8例行穿刺活检 ,病理证实为坏死的肿瘤细胞和 (或 )纤维组织 ;3例 (10 % )局部复发 ,其中 2例再次HIFU治疗 ,局部控制良好。2 6例中 ,有 5例出现新的远处转移 ,2例神经损伤 ,1例皮肤损伤。结论 单纯HIFU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Li CX  Xu GL  Li JJ  Luo GY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1):94-96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44例肝癌患者通过全身麻醉、超声肿瘤定位进行HIFU治疗,观察HIFU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AFP、MRI的变化。结果HIFU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7.5%(28/32),其中3例患者少量腹水自行消失。治疗前患者的ALT为(79.73±12.31)U/L,AST为(103.47±24.55)U/L;治疗后ALT、AST降至正常水平者分别占84.6%(22/26)和73.5%(25/34),AFP降低超过原数值50%者占64.3%(18/28),MRI显示肿瘤治疗区已凝固性坏死,肿瘤血供减少或消失。结论HIFU对肝癌患者的治疗是确切有效的,可成为肝癌无创局部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能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 ,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病理变化。方法 :对 3 0例欲行手术的腹盆腔肿瘤患者先行HIFU治疗 ,同时观察临床疗效 ,术后再观察治疗区组织的病理变化 ,寻找临床和病理的关系。结果 :HIFU治疗后 ,显效率 43 3 % ( 13 /3 0 ) ,有效率3 6 7% ( 11/3 0 ) ,无效率 2 0 0 % ( 6/3 0 )。有效的 2 4例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 ,治疗区内可见细胞变性、凝固性坏死 ,其边缘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无效的 6例中 ,有 4例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异常 ,2例表现为细胞处于失活状态。结论 :HIFU治疗后其临床疗效与病理变化是一致的 ,用HI FU治疗腹盆腔肿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4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20个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MRI检查结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所观察14例患者中生命体征均平稳,肝肾功能正常,Karnofsky评分升高5例,14例患者20个病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治疗区信号明显减低,血供消失,边缘见一薄层水肿强化带。6例患者皮肤出现条索状灼痕。结论 HIF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体外原位治疗乳腺癌后病理变化特点,判断HIFU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乳腺癌病人23例,术前1作HIFU治疗。术后作病理、电镜检查。结果 HIFU治疗靶区能完全覆盖乳腺癌包块,靶区内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范围达乳腺癌包块外边2cm,靶区外无癌组织残留。经HIFU治疗后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明显,窦组织细胞明显增生。结论 HIFU能体外原位杀死乳腺癌组织,为正直的无创伤性保乳治疗带来可能。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适形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在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方法1997年12月~2000年4月进行了HIFU体外治疗乳腺癌46例的临床研究工作,46例乳腺癌病人治疗前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分为手术组(乳腺癌原位癌灶HIFU治疗后1~2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HIFU组(乳腺癌原位癌灶单纯行HIFU治疗).其中,手术组24例病人(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17例、Ⅲ期5例),HIFU组22例病人(TNM分期Ⅰ期1例、Ⅱ期18例、Ⅲ期3例).HIFU治疗区范围为乳腺癌癌块和距肿瘤边缘1.5-2.0cm以内的乳腺组织.两组病人在治疗后常规接受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手术组24例病人切除的乳房标本(含肿瘤病灶)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检查,研究HIFU对乳腺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HIFU组22例病人在HIFU治疗后通过临床体检,临床影像学检查(SPECT、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和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等方法密切观察肿瘤病灶的转归、局部及全身情况,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2个月.结果①HIFU能从体外适形破坏体内乳腺癌病灶,HIFU预定靶区与肿瘤病灶完全重合,计划治疗范围与实际受损范围基本相等;②HIFU靶区内组织全部出现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和乳腺组织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征象,坏死区与正常组织边界清楚;③HIFU靶区内乳腺癌细胞PCNA、CD44v6、MMP-9和C-erbB-2mRNA表达消失,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④HIFU靶区内肿瘤滋养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受到破坏;⑤HIFU治疗后1~2周内MRI和SPECT检查能清楚显示乳腺癌原位癌灶出现凝固性坏死,血供消失及HIFU靶区范围;⑥HIFU治疗后乳腺癌原位癌灶逐渐吸收和纤维化,肿瘤体积缩小或消失;⑦HIFU组22例随访病人CR9例、PR12例(局部穿刺证实肿块为纤维组织)、1例治疗后18月局部复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HIFU治疗后乳房外观和弹性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HIFU在乳腺癌局部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可行性.HIFU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可以根据肿瘤外科原则,从体外完全破坏体内的乳腺癌病灶,因而可能在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治疗术后复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HIFU对恶性软组织肿瘤高温原位灭活 ,治疗 18例术后复发的恶性软组织肿瘤 ,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和肿瘤转归 ,评价 HIFU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心、肝和肾功能正常 ,DSA示邻近主要血管无损伤 ;CT表现“完全灭活”的肿瘤逐渐缩小 ,直至强化消失。 18例平均随访 2 2 .3个月 ,生存 16例 ,无瘤生存 14例 ,2例因转移死亡 ;3例局部复发 ,其中 2例再次 HIFU治疗 ,局部控制良好 ;3例神经损伤 ,随访 12~ 30个月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结论  HIFU治疗复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安全、有效 ,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射频消融后肝癌残余病灶的治疗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1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射频治疗后有残余不规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部分肋骨切除术后进行HIFU治疗.对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6个形状不规则残留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治疗区7-14天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6例患者在HIFU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48h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动态增强MRI检查证实残余病灶均全部灭活,平均随访12.2个月(6~21个月),未出现局部复发和新生病灶.结论:HIFU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体外适形治疗肝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肉瘤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HIFU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HIFU对5例已失去保肢条件的骨肉瘤患者进行部分覆盖治疗,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骨显像、DSA、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ALP水平等指标,观察HIFU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心、肝、肾功能正常,疼痛减轻,ALP下降,治疗区肿瘤血供减少和肿瘤血管染色消失、异常放射性浓聚消失,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结论:HIFU治疗骨肉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射频消融后肝癌残余病灶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射频治疗后有残余不规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部分肋骨切除术后进行HIFU治疗,对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6个形状不规则残留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治疗区7~14天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6例患者在HIFU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48h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动态增强MRI检查证实残余病灶均全部灭活,平均随访12.2个月(6~21个月),未出现局部复发和新生病灶.结论:HIFU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体外适形治疗肝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36例恶性肿瘤病人HIFU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外周血CD3^ 、CD4^ 、CD8^ 、CD19^ 及CD(16^ 56^ )细胞数量的变化。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HIFU治疗后肿瘤病人外周血CD4^ 数(P=0.1309)和CD4/CD8(P=0.012)明显增加;治疗后外周血CD3^ 数轻度增加,CD8^ 、CD19^ 和CD(16^ 56^ )数轻度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FU治疗后恶性肿瘤病人免疫机能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例腹腔恶性肿瘤病例.HIFU治疗前后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瘤体大小、血流信号变化.结果:超声造影能清楚显示肿瘤大小及内部血流信号.治疗前动脉期呈不同程度增强.HIFU治疗后6例患者肿瘤内无增强,2例患者肿瘤内仍见造影剂增强.结论:超声造影能准确显示HIFU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的消融范围及程度,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可以有效治疗前列腺癌,但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是能够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同时进行局部肿瘤切除,还能够激活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HIFU治疗对去势治疗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行去势治疗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HIFU组为去势治疗后2周行HIFU治疗(n=20),对照组为单纯去势治疗(n=20),全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均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20 ng/mL。患者自愿接受HIFU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HIFU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72.56±12.38)岁、(75.23±9.35)岁(P=0.446 3);初始PSA为(105.22±20.55)ng/mL、(100.53±18.38)ng/mL(P=0.451 5)。分别取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6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外周血Th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结果:HIFU组患者治疗后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增高,而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平衡向Th1漂移。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与对照组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治疗可在近期内改善去势治疗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