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壮族是广西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一个民族,百色地区是壮族聚居较多的地区,壮族占全地区总人口的79.50%。我们于1991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时对百色地区7~18岁壮族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对象选自广西百色地区壮族比较聚居的百色、平果、田阳3个县(市)7~18岁在校壮族学生,调查的项目与方法均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1]的规定进行。分城乡、男女4组,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共抽出5882名学生进行检测,最后选4800张有效卡片进行资料统计。2结果2.1壮族学生的体质综合评价本文采用“中…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期的健康状况 ,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 ,而且对成年以后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为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 ,百色地区于 2 0 0 0年 9月至 11月开展了第 4次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工作 ,并与 1991年调研资料进行比较 ,以了解壮族学生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1 对象与方法选取广西百色地区壮族聚居的平果县 6~ 18岁在校学生 ,父母亲均系壮族。检查项目及方法按《2 0 0 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检测细则进行 ,共得到有效卡片 5 10 5张。2 结果2 .1 壮族学生的视力状况 百色地区壮族学生在 1991年至2 0 0 …  相似文献   

3.
1991年4~6月,我们对西安市大、中、小学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及健康状况的检测.1调查对象与方法按《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测试细则》的要求,采用统一的测试仪器、方法和指标,对西安市城乡10所学校的8993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直,取得有效卡片8222张.2结果与分析2.11985~1991年学生身高、体重的比较:1985~1991年间7~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指标增长幅度大,19~22岁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2.2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最大增长值年龄、最大增长值和平均增长值(见表1).2.3突增高峰年龄的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壮族学生形态发育长期变化趋势,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百色市7~18岁壮族学生,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检测细则,对身高、体重、胸围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985—2005年百色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平均增长了3.93cm,2.82kg,1.20cm。身高、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后10a平均增幅高于前10a,乡村高于城市;胸围则为前10a高于后10a。结论百色市壮族学生生长发育长期变化仍在继续;乡村壮族学生呈现“赶上生长”现象,城乡体格发育差距在缩小;“豆芽”体型明显减少,乡村优于城市.  相似文献   

5.
郑州地区城乡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郑州地区城乡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我们于1991年8~10月份分别对郑州市区和郊县的2568名城乡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城市选择创新街小学7~12岁健康男女学生1313人,农村选择荥阳县实验小学7~12岁健康男女学生1255人,共2568人。两校在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均属我市市区和农村中等水平。生长发育按1985年学生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营养状况按河南省学生营养状况评价标准《身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鄂尔多斯7~18岁汉族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为今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鄂尔多斯检测点校7~18岁汉族学生形态指标检测资料及本地区1963年调查的同类资料比较分析.结果 1985-2005年鄂尔多斯汉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 a间...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四部委的部署,于1991年4~6月,对本市7~18岁的城乡男女汉族学生5000余人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等20项指标的测试及健康检查,本文选择介绍上述人群各年龄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及肺活量等指标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城乡间的差异,以期读者对安阳市学生的体格发育状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l调查对象及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能够代表本地区中小学生身体发育水平的全日制中小学校7~18岁的汉族男女学生为检查对象.患有严重必脏病、拘楼病、明显消瘦、肥胖、贫血、慢性病的学生不作统计。检查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7~18岁学生1985~2005年身高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描述安徽省7~18岁城乡男女学生1985~2005年身高变化的长期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分析安徽省7~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发育水平和生长速度的变化趋势。结果1985~2005年安徽省城乡男女各年龄组学生身高持续增长,乡男增长幅度最大。近20 a城男、城女和乡女14岁前平均身高生长速度逐渐下降,而乡男生长速度逐渐上升并超过城男。各类学生14岁后平均身高生长速度均逐年下降,男生下降趋势强于女生。结论安徽省7~18岁学生身高呈减速持续增长,但18岁时身高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9.
儿少卫生     
022503鞍山市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生长发育趋势/孙秀华…//中国学校卫生.一200t,22(3)..一258~259 为了解鞍山市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发育趋势。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学方法,分别于1985年和1998年调查鞍山市城乡学生2 400人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结果,鞍山市7~18岁学生不同年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学生体格发育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0年和1985年江西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体格发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5年来江西省7~18岁城乡男女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城乡学生身高15年平均增长3.43~4.3cm,体重增长1.33~5.17kg,胸围增长0.28~2.85cm。各体格指标发育交叉年龄与发育高峰年龄有提前趋势。结论 江西省7~18岁学生身体体格生长水平处在“生长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但胸围的增长呈减弱趋势,这与身高的增长幅度很不相适应。提示应加快教育模式的转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加体育锻炼,以保证学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1985和1995年学生体质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济南市学生形态指标变化和素质指标变化之间的统计,对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正确引导学校及社会对学生素质的重视,使学生在两方面协调发展。1资料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1985、1995年济南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测结果,各项指标测试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规定进行。调查样本城乡7-18岁男女学生各年龄组不少于50人。2结果2.1济南市学生10年来形态指标的增长值见表1。从表1可看出,城乡男女学生身高1995年与1985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乡男更为明显;体重的增长陈乡女17岁、18岁以外,都有较大增长…  相似文献   

12.
熊莉华  麦锦城 《中国校医》2007,21(4):371-374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和规律。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选取广州市城市和乡村共12所中小学作为监测点校,随机整群抽取7~18岁(12个年龄组)学生共5760名,测量身高、体质量、胸围三项形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市7~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质量和胸围随年龄增加不断增长。城乡比较:各年龄组城市学生的三项形态指标均高于同年龄同性别乡村学生。性别比较:总体上看,三项形态指标都是男生超过女生,在生长发育突增年龄,女生10岁时其身高高于男生0.76cm;乡村女生在10岁和11岁时身高分别比男生高0.53cm和2.06cm,体质量也在11岁时超过男生1.02kg。与2002年结果比较,两年间,城市男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36cm,体质量增加了0.09kg;乡村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74kg,体质量增加了0.36kg。但城市女生身高、体质量与2002年相比出现下滑。结论 广州市7~18岁学生生长发育的增长趋势在持续;乡村学生发育潜能在释放,城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差距在缩小;城乡男生生长发育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而城市女生生长发育则出现负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校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于1985年4月和1995年4月两次对十中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指标的生长发育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且对象与方法1985年和1995年两次调查均以全校13~18岁学生为对象。1985年调查了1572人,男生810人,女生762人;1995年调查了1656人,男生848人,女生808人。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准确测量身高、体重、胸围和肺活呈4项形态、机能指标。2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0年来13~18岁年龄组的男、女学生除肺活量外,身高、体重、胸围均有明显的增长。身高:男生增高2.98±0.53cm.平均1.38cm.t=8.13.P<0.001;女…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91年3~5月,按照国家教委、卫生部和国家体委的统一安排,第二次组队对红河、绿春两县的2364名哈尼族中小学生身体进行了全面检测,现将检测结果简述如下;1对象与方法以其父母亲均为哈尼族的7一18岁的中小学男女生为调查对象,7~18岁男生1224名,7~17岁女生1122名,男女生各年龄组均为102人。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的规定进行。并按规定进行质量控制。2结果2.正形态:男、女生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骨盆宽均值均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见表1)。1991年与1985年相比,除胸围呈负增长外,其余指标较19…  相似文献   

15.
董东风  刘红 《中国校医》2002,16(4):308-308
为了解贵阳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动态 ,给学校卫生工作提供预见性资料 ,本文作者对 2 0 0 0年 9月贵阳地区中小学生体质调研结果中的形态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与 1995、1991年调查资料进行比较。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地区中小学的2 0 0 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 10 0 0名 ,女 10 0 0名 ,年龄7~ 18岁。选取身高、体重、胸围作为观察指标。1.2 方法 依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中规定的要求进行。2 结果和分析2 .1 生长发育状况  1991~ 2 0 0 0年贵阳地区 7~ 18岁中小学…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7~18岁中小学生20年体格发育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程静  娄晓民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20-1122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近20a体格发育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制定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规划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南省1985—2005年学生体质调研数据为依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发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a中,河南省中小学生形态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乡村男女身高平均增幅略大于城市,身高的城乡差异逐渐缩小;城乡中小学生体重增长明显,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加,学生肥胖总检出率20a增长了3.04倍,城市男女学生2005年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42%和7.14%;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提前,城乡间同龄女生月经来潮率差异有减小趋势。结论河南省学生生长发育长期加速趋势仍在继续,但增长幅度相对减缓;性发育提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增加,应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昆明市中小学生35年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昆明市从1961年至1995年,共对中小学生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调查,现将多次调查得到的昆明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资料整理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61年为昆明市防疫站的调查资料,7-17岁11个年龄组共ffo人,每个年龄组城区男女各对人。1975年昆明市卫生防疫站与昆明医学院儿少教研组共同调查2596人,7-17岁门个年龄组、城市男女每个年龄组各118人。1979-1995年为全国体质调研资料,1979年7-18岁12个年龄组共7104人,城乡男女每年龄组148人。1985年7-18岁12个年龄组共4896人,城男7岁组119人,其余组为120人;城女各年龄组120…  相似文献   

18.
张怡  何云 《中国校医》2000,14(6):453-454
汉阴县地处秦巴山区 ,属陕西省安康地区 ,为国家级贫困县 ,人年均收入千余元。作为江苏省赴陕扶贫接力计划的医疗队 ,我们参与了 1999年汉阴县城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汉阴县城乡中小学各 3所 ,共 12所学校的 7~ 18岁学生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检测细则》要求进行调查。取得构成全国样本的合格卡片 2 2 10张。2 结果2 .1 身体形态指标发育状况 (表 1~ 2 )  1999年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三项形态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不同民族学生形态发育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掌握我省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及动态规律,对1991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青海省西宁市、惶中县、互助县、循化县的城乡各民族7~18岁6720名男女学生。对汉族、土族、撒拉族、回族学生的身高、坐高、胸围、肩宽、体重、骨盆宽6项形态指标进行比较。2结果2.回形态发育情况:各民族学生6项形态指标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发育曲线除骨盆宽外均出现“二次交叉”。城市汉族学生第一次交叉为9-11岁,第二次交叉为13-14岁;乡村汉族学生第一次交叉为10-12岁,第二次交叉为14-15岁,晚于汉族城市学生l-2年。少数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城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差距及变化趋势,笔对1991和2000年黑龙江省城乡7~18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数据了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