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目的:检测miR-372-3p 在膀胱癌组织和转染miR-372-3p mimics 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miR-372-3p 对膀胱癌5637 和T24 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采集2016 年3 月至2017 年1 月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6 例膀胱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 cm),qPCR检测膀胱癌及癌旁组织miR-372-3p 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372-3p mimics 或者miRNC转入膀胱癌5637 和T24 细胞。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转染miR-372-3p mimics 和miR-NC膀胱癌细胞miR-372-3p 和ATAD2 mRNA和蛋白E-cadherin、N-cadherin 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膀胱癌组织miR-372-3p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65±0.56 vs 1.76±0.34,P<0.01)。和转染miR-NC膀胱癌细胞相比,转染miR-372-3p mimics 膀胱癌细胞的miR-372-3p mRNA表达显著增加,ATA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 蛋白表达上调,N-cadherin 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周期明显阻滞,细胞集落形成和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减少。结论:miR-372-3p 的低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通过靶向调控ATAD2 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成为膀胱癌生物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62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通过靶向Fascin1对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膀胱癌组织、正常永生化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和膀胱癌细胞系(T24、UMUC3)中miR-623的表达量;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miR-623 mimics,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623过表达后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生物信息学预测miR-623的作用靶蛋白。miR-623过表达后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其靶点的表达及结合情况;使用Fascin1特异性siRNA观察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并同时转染miR-623 inhibitor进行恢复实验。结果:miR-62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5),在膀胱癌细胞系(T24、UMUC3)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细胞系(SV-HUC-1)(P<0.05);miR-623过表达显著抑制T24和UMU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Fascin1为miR-623的靶基因,在T24和UMUC3细胞中过表达miR-623,能够显著降低Fascin1的蛋白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证实miR-623作用于Fascin1的3'-UTR。下调Fascin1表达能够抑制膀胱癌T24和UMU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抑制miR-623的表达能够提高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miR-623在膀胱癌中表达水平降低,是一个抑癌因子;并可能通过靶向Fascin1调节膀胱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microRNA-100(miR-100)对膀胱肿瘤细胞株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miR-100模拟物转染T24细胞株,构建高表达miR-100细胞株;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小室迁移实验和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模拟物转染后,miR-100表达在T24细胞中提高23.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细胞增殖实验提示T24细胞实验组增殖能力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100后,T24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下降(P<0.05).结论:过表达miR-100能抑制膀胱肿瘤细胞株T24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微小RNA(miRNA)在人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5637和T24)和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中miRNA-30a的表达水平。通过对T24细胞转染miR-30a mimic和5637细胞转染miR-30a inhibitor上调或下调miR-30a的表达,并对其分别转染NC mimic和NC inhibitor作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技术、MTT法和Transwell法探究miR-30a的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两种膀胱癌细胞系(5637和T24)中miRNA-30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细胞系SV-HUC-1,并且在恶性度较高的T24膀胱癌细胞中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恶性度相对较低的5637细胞系。细胞转染72h后,miR-30a mimic组T24细胞OD值(0.83±0.09)明显低于NC mimic组(1.21±0.12)(P=0.003);miR-30a inhibitor组5637细胞OD值(1.28±0.14)高于NC inhibitor组(1.09±0.14)(P=0.019)。miR-30a mimic组T24细胞凋亡率(21.27±2.42)%明显高于NC mimic组(10.61±1.29)%;miR-30a inhibitor组5637细胞凋亡率(6.78±2.57)%明显低于NC mimic组(13.42±1.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P=0.0014)。miR-30a mimic组穿膜细胞数(183.57±16.61)低于NC mimic组(465.80±9.20)(P<0.0001);miR-30a inhibitor组(581.25±11.02)高于NC mimic组(397.13±7.57)(P<0.0001)。结论 miR-30a表达的上调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并降低膀胱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膀胱癌细胞中miR-30a的低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147a在膀胱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miR-147a靶向负性调控CCND1和CDK4的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检测miR-147a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及正常膀胱上皮细胞、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使用miR-147a mimics转染观察细胞特性变化;CCK-8检测方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变化;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147a的靶基因,并将靶基因进行GO分类和KEGG分析,找到与增殖和周期相关的基因;通过western blot方法验证miR-147a的靶基因,使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147a对CCND1和CDK4的转录活性影响;使用CCND1和CDK4特异性siRNA观察它们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使用miR-147a inhibitor进行回补实验。结果:同正常组织/细胞相比,miR-147a在膀胱癌组织/膀胱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147a能够使膀胱癌细胞发生G1/S期阻滞,细胞增殖能力降低;通过一系列生信分析找到两个与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的miR-147a的靶基因CCND1和CDK4;通过间接和直接实验验证CCND1和CDK4是miR-147a的靶基因;下调CCND1和CDK4能够使膀胱癌细胞发生G1/S期阻滞,同时抑制miR-147a的表达能够解除G1/S期阻滞。结论:miR-147a作为一个抑癌因子,可作为诊断膀胱癌的生物标志物;miR-147a通过抑制CCND1和CDK4的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周期G1/S期进程并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94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标本库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胸外二科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5例,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940的表达水平。将miR-940 mimics和miR-940 inhibitors转染至A549细胞中,检测转染后各组A549细胞中miR-940的表达水平。根据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940的靶基因。结果:miR-94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miR-940 mimics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miR-940 inhibitors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940 mimics组的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miR-940 inhibitors组(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iR-940 mimics组的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miR-940 inhibitors组的侵袭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bl-b是miR-940的直接靶基因。结论:miR-94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低表达,miR-940可能通过靶向抑制Cbl-b基因,进而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iRNA-20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机制。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6例患者的组织标本,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miRNA-20a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NA-20a的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qRT-PCR、Western blot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分别检测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J82细胞转染miRNA-20a模拟物或阴性对照后对靶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CCK-8、Transwell侵袭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miRNA-20a后T24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  结果  miRNA-20a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以及复发密切相关(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NA-20a与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2(Homo sapiens longevity assurance homologue 2,LASS2)的3'-UTR直接靶向结合;转染miRNA-20a模拟物可显著下调膀胱癌细胞中LASS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增强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  结论  miRNA-20a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且miRNA-20a可通过靶向抑制LASS2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 CD24在复发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制 CD24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6例复发性膀胱癌组织中 CD24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 CD24特异性 siRNA 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人膀胱癌 BIU -87细胞中,实时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BIU -87细胞中 CD24的表达情况改变,MTT 法、Transwells 侵袭实验分别检测下调 CD24的表达后,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发生的变化。并分析细胞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9)的表达变化。结果:CD24在复发性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高级别膀胱癌组织中,阳性率达76.2%。细胞学实验中,经实时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证实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CD24 mRNA 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TT 检测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Tran-swells 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中 STAT3、CyclinD1、MMP -9表达有明显下降。结论:CD24在复发性膀胱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分级呈正相关。体外实验中,抑制 CD24基因表达能显著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间接提示 CD24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复发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lncRNA ZFPM2-AS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ncRNA ZFPM2-AS1的表达;将阴性对照siRNA和lncRNA ZFPM2-AS1 siRNA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中,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lncRNA ZFPM2-AS1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lncRNA ZFPM2-AS1的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相比,T24、J82、56373种膀胱癌细胞株中lncRNA ZFPM2-AS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沉默对照组相比,沉默ZFPM2-AS1组T24细胞中lncRNA ZFPM2-AS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c-Myc和Cyclin D1表达显著降低,p-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 ZFPM2-AS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ZFPM2-AS1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iR-194、EZH2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甲状腺癌细胞和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中miR-194和EZH2的mRNA表达;将miR-194(转染miR-194 mimics)、miR-NC(未转染细胞)、inhibitor-NC(转染空inhibitor)、miR-194 inhibitor(转染miR-194 inhibitor)、si-EZH2(转染si-EZH2)、miR-194+Vector(miR-194 mimics和pcDNA 3.1共转染)、miR-194+EZH2(miR-194 mimics和pcDNA 3.1-EZH2共转染)均以脂质体法转染到SW579、IHH-4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ZH2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甲状腺癌组EZH2的表达显著升高,miR-194的表达显著降低;与人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相比,甲状腺癌细胞中EZH2表达显著升高,miR-194的表达显著降低,且过表达miR-194和沉默EZH2均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EZH2为miR-194的靶标,且EZH2可逆转过表达miR-194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94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靶向EZH2有关,将可为miR-194靶向治疗甲状腺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胶质瘤患者胶质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miR-147表达水平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miR-147与胶质瘤细胞生物学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5例胶质瘤患者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miR-147的表达水平;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法转染胶质瘤细胞,分为miR-147 mimics组和NC组,检测两组转染效率;进一步通过CCK-8实验、流式细胞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比较两组细胞生物活性。结果:胶质瘤组织中miR-14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瘤旁组织;与NC组比较,miR-147 mimics组细胞不论是增殖能力还是侵袭能力都明显降低,但是,miR-147 mimics组的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胶质瘤组织中存在miR-147低表达的现象。miR-147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升高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其侵袭能力,并促使更多的细胞发生晚期凋亡。miR-147可能在胶质瘤中扮演着抑癌基因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和微小RNA 138-5p(miR-138-5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RT-qPCR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其细胞系中TUG1和miR-138-5p表达水平。通过小干扰RNA下调PANC-1细胞中TUG1水平或转染miR-138-5p mimics至PANC-1细胞,MTT、Transwell法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starBase v2.0在线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TUG1和miR-138-5p的靶向关系。共转染TUG1-siRNA和miR-138-5p mimics至PANC-1细胞,MTT、Transwell法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结果:在胰腺癌组织及其细胞系中,TUG1表达上调(P<0.05)而miR-138-5p表达下调(P<0.05)。在PANC-1细胞中敲减TUG1或过表达miR-138-5p,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05)。starBase v2.0在线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TUG1可靶向调控miR-138-5p表达。MTT、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降低miR-138-5p的表达可逆转TUG1-siRNA对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敲减TUG1能够通过上调miR-138-5p水平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R-182对结直肠癌细胞HT-29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结直肠癌细胞HT-29中miR-182、NUMB的表达;将anti-miR-con组(转染anti-miR-con)、anti-miR-182组(转染anti-miR-182)、pcDNA组(转染pcDNA)、pcDNA-NUMB组(转染pcDNA-NUMB)、anti-miR-182+si-con组(anti-miR-182和si-con共转染)、anti-miR-182+si-NUMB组(anti-miR-182和si-NUMB共转染)均用脂质体法转染HT-2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UMB的蛋白表达;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相比,结直肠癌细胞HT-29中miR-182表达显著升高,NUMB表达显著降低(P<0.05);抑制miR-182、过表达NUMB均可下调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NUMB是miR-182的靶标。敲减NUMB可逆转抑制miR-182对HT-2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下调作用。结论:miR-182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其机制可能与靶向NUMB有关,将可为miR-182靶向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SHZ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TSHZ3基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对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分析TSHZ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HPA数据库分析TSHZ3蛋白在正常膀胱和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收集膀胱癌标本验证TSHZ3蛋白的表达。在膀胱癌T24细胞中转染TSHZ3质粒,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过表达TSHZ3基因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TSHZ3基因对T24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TSHZ3对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显示TSHZ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降低。HPA数据库表明TSHZ3蛋白在正常膀胱尿路上皮组织中呈中等强度染色,而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呈弱-中等强度染色。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SHZ3在癌旁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在膀胱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过表达TSHZ3显著抑制T24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TSHZ3增加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论:TSHZ3基因在膀胱癌中低表达,可作为抑癌基因抑制膀胱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对食管癌细胞株EC-109生长、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和其相关作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对体外培养的EC-109细胞转染miR-1 mimics,分别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NA-1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可能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法验证其靶基因。结果:过表达miRNA-1后,CCK-8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DX5可能是miR-1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1与DDX5 mRNA 3' UTR相结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表达miR-1后,DDX5表达下降。结论:miRNA-1可能通过靶向负调控DDX5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