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对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测定VES对乳腺癌MDA-MB-231和MDA-MB-45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Western blot法筛选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系,同时检测VES处理后GSK-3、NF-κBp65、caspase 9蛋白在乳腺癌MDA-MB-231和MDA-MB-45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与侵袭实验观察VES对乳腺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VES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VES处理后GSK-3、NF-κBp65、caspase 9蛋白在乳腺癌MDA-MB-453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VES作用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细胞使其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却能够抑制HER-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VES以直接杀伤方式作用MDA-MB-231细胞,而对MDA-MB-453则以诱导细胞凋亡方式杀伤,VES使HER-2高表达乳腺癌MDA-MB-453细胞发生G1/G0期阻滞。结论:VES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是通过影响多条信号传导途径完成的,VES作用于不同HER-2表达乳腺癌细胞其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不同,其机制与细胞表面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rahma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for association with Brahma,lncBRM)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453)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T-PCR实验检测lncBRM在不同乳腺癌细胞(MCF-7、 ZR-75-30、BT474、MDA-MB-231和MDA-MB-453)和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CF 10A中的表达;利用siRNA在MCF-7、MDA-MB-453细胞中敲低lncBRM,分别转染si-lncBRM质粒(si-lncBRM组)和空载质粒(si-Ctrl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迁移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水平,并采用miRDB数据库预测lncBRM靶点。结果 lncBRM在不同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CF 10A (P<0.01)。si-Ctrl组比较,敲低lncBRM可抑制MCF-7、MDA-MB-453细胞增殖能力(P<0.05),提高细胞凋亡率(P<0.01),细胞侵袭和迁移细胞数目较少(均P<0.01);同时E-cadherin表达明显上调,而N-cadherin表达下调(均P<0.01)。miRDB数据库预测发现lncBRM和68个miRNAs存在结合位点,敲低lncBRM导致评分最高的前5个miRNA中的4个(miR-4646-5p、miR-204-3p、miR-204-5p和miR-6832-3p)表达上调。结论 lncBRM可能通过调控miRNAs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探讨miR-6775-3p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4种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53、MDA-MB-468和BT-549中miR-6775-3p的表达水平,选取miR-6775-3p表达水平最低的乳腺癌细胞系过表达miR-6775-3p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采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6775-3p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系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4,CDK4)和CDK6,以及侵袭转移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7和MMP24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RTFQ-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53中miR-6775-3p的表达最低,在MDA-MB-453细胞中转染miR-6775-3p mimics后,miR-6775-3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MDA-MB-453细胞过表达miR-6775-3p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DA-MB-453细胞过表达miR-6775-3p后,细胞的迁移(P<0.001)和侵袭能力(P<0.01)明显降低。RTF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CDK4、CDK6及MMP17、MMP24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miR-6775-3p可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SDMD对肺癌细胞A549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肺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肺癌组织中GSDMD的蛋白表达;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分别下调和上调了A549细胞中GSDMD的表达,并通过一系列体外功能试验,探索了GSDMD下调和上调对肺癌细胞A549生物学表型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提示:GSDMD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其主要定位于肺癌的细胞质。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了稳定下调和上调GSDMD的细胞系A549-siGSDMD和A549-LV-GSDMD。BrdU细胞增殖及CCK8实验表明:下调GSDMD的表达抑制了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反之亦然;高内涵细胞运动试验证实:下调GSDMD的表达抑制了A549细胞的运动能力,反之亦然;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表明:下调GSDMD的表达,抑制了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上调GSDMD的表达,则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结论:GSDMD促进了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皮素3(endothelin 3,EDN3)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EDN3及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or B,EDNRB)m RNA在人乳腺癌细胞(BT549、MB231、MDA-MB468、MCF-7、SK-BR-3、T47D和BT474)中的表达以及EDN3 m RNA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DN3 m RNA在人乳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构建表达EDN3基因的慢病毒重组载体p CDH-CMV-MCS-EF1-Puro-EDN3,病毒包装后将其感染乳腺癌BT549和MB231细胞,应用CCK-8法及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EDN3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EDN3 m RNA在人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缺失,而在乳腺正常组织中可见表达。EDNRB mR NA在BT549、MB231、T47D和SK-BR-3细胞中表达。乳腺癌组织中EDN3 mR NA的表达水平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00 6)。成功构建表达EDN3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将其成功感染BT549和MB231细胞。EDN3表达对BT549和MB231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但能抑制其迁移和侵袭(P值均<0.01)。结论 :人乳腺癌中EDN3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EDN3基因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MCF-7中CD44分子的表达水平差异及沉默CD44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CD44基因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CD44的siRNA片段(CD44-si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利用q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CD44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变化。结果:CD44在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高于非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CF-7,CD44-siRNA下调了 MDA-MB-231细胞中CD44 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并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结论:CD44-siRNA能够下调CD44的表达,并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及其侵袭迁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上调乳腺癌细胞MDA-MB-231、SK-BR-3中NRP-1的表达,观察NRP-1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pcDNA3.1-NRP-1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NRP-1 表达质粒转染MDA-MB-231、SK-BR-3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株。利用RTq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RP-1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CCK-8法、AnnexinⅤ-APC/7-AAD法、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及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1- NRP-1表达载体,转染MDA-MB-231、SK-BR-3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系。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的NR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NRP-1过表达组的细胞较对照组增殖率增加、凋亡率降低、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 NRP-1在乳腺癌发展、浸润、转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TDH基因对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 下调乳腺癌MDA-MB-453细胞MTDH基因的表达.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MTDH下调效果.通过细胞增殖实验、黏附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检测MTDH基因表达下调后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变化。  结果  MTDH-siRNA的转染效率达到90%, 转染48 11后实验组细胞MTDH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5.8%和47.5%。MTDH表达下调后, 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48 h和72 h抑制率分别为41.5%和49.0%;细胞黏附力下降, 30min和60 imn黏附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2.0%和49.7%;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 迁移率下降33.3%。  结论  下调MTDH基因表达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453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 提示其在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泌乳素诱导蛋白(PIP)表达下调对乳腺癌MDA-MB-453细胞迁移、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转染PIP-siRNA至乳腺癌MDA-MB-453细胞作为实验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转染control-siRNA)和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逆转录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48h各组的PIP表达。通过细胞实验分别检测转染PIP-siRNA 48h乳腺癌细胞的迁移、粘附和侵袭能力。结果 乳腺癌MDA-MB-453细胞的转染效率为90%。转染PIP-siRNA 48h,实验组乳腺癌细胞PIP-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035±0.003和483.3±59.8,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转染PIP-siRNA 48h,实验组迁移细胞数量为21.0±5.3,低于阴性对照组(124.0±15.4)和空白对照组(118.0±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接种30min和60min的细胞粘附率较阴性对照组分别降低(42.6±2.7)%、(48.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过基质膜的细胞数为31.0±4.2,低于阴性对照组(119.0±12.5)和空白对照组(127.0±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PIP基因表达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453细胞的迁移、粘附和侵袭能力,提示PIP在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潜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表达siALK2的重组腺病毒Ad-siALK2,下调人乳腺癌MDA-MB-468细胞ALK2的表达,研究其对MDA-MB-468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重组腺病毒Ad-siALK2感染MDA-MB-468细胞为实验组,空载病毒(RFP)作为感染对照,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检测病毒在MDA-MB-468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通过MTT、平板集落形成、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Ad-siALK2感染MDA-MB-468细胞的荧光效率高;RT-PCR证实Ad-siALK2感染的MDA-MB-468细胞ALK2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MTT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证实MDA-MB-468细胞Ad-siALK2组相比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集落形成率及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5),穿膜细胞数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下调ALK2表达后可以在体外抑制人乳腺癌MDA-MB-468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靶向锌指蛋白326(ZNF326)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株HCC70、MDA-MB-231、BT549、MDA-MB-468与正常细胞株HBL-100中miR-21与ZNF326的表达。以miR-21表达量最高的乳腺癌HCC70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NC组、anti-miR-con组、anti-miR-21组、pcDNA-control组、pcDNA-ZNF326组;共转染分组为anti-miR-21+si-con组、anti-miR-21+si-ZNF326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21与ZNF326的靶向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CDK1、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细胞株HBL-100相比,乳腺癌细胞株HCC70、MDA-MB-231、BT549、MDA-MB-468中miR-21高表达,ZNF32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分别与anti-miR-con组、pcDNA-control组比较,anti-miR-21组与pcDNA-ZNF326组HCC70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CDK1、MMP-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miR-21能靶向结合ZNF326的3' UTR并调控其表达;与anti-miR-21+si-con组相比,anti-miR-21+si-ZNF326组HCC70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促进CDK1、MMP-2表达。结论:miR-21可靶向抑制ZNF326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4728-3p通过调控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DOT1L)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人正常乳腺细胞MCF-10A。转染MCF-7和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NC组(转染miR-4728-3p-NC)和敲低组(转染miR-4728-3p-inhibitor)。利用RT-qPCR技术检测不同的细胞中miR-4728-3p和DOT1L的表达量改变情况。集落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实验可以同时检测体内各个细胞异常增殖的情况;TUNEL荧光标记检测法和流式细胞术实验可以同时检测不同组癌细胞的凋亡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可以同时检测到在各个细胞内因不同处理而可能产生的细胞迁移率和侵袭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凋亡状态相关细胞蛋白以及与细胞通路凋亡相关细胞蛋白p-AKT和p-PI3K相对表达的含量。结果:在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以及SKBR3中发现miR-4728-3p和DOT1L的表达高于人正常乳腺细胞MCF-10A(P<0.05)。转染细胞miR-4728-3p后,与NC组细胞进行实验比较,发现敲低组细胞中miR-4728-3p和DOT1L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且敲低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细胞迁移能力大大降低。敲低组的细胞凋亡活性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发生变化。其中p-AKT与p-PI3K蛋白均被抑制激活。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DOT1L是miR-4728-3p的下游靶向基因。结论:敲低miR-4728-3p可以下调DOT1L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同时使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3.
石国建  荣鸣  顾蓓  郭斌 《现代肿瘤医学》2020,(19):3347-3353
目的:探讨FRY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距离癌组织超过2.5 cm处的癌旁组织,另收集同期因良性乳腺肿瘤接受手术的34例患者的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检测FRY蛋白的表达情况。将FRY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相关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rAAV9-FRY过表达载体和对照rAAV9-FRY-NC,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实验分为正常组(细胞常规培养,不进行干预)、对照组(细胞转染rAAV9-FRY-NC后,常规培养)、实验组(细胞转染rAAV9-FRY后,常规培养);EdU标记实验、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双染法、Transwell小室、裸鼠肿瘤异种移植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CF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在裸鼠体内增殖与肺转移的情况、FRY和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表达的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RY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最高,FRY的阳性表达在良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恶性乳腺癌组织(P<0.05)。FRY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的不同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以及TNM分期的FRY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与FRY的阳性表达相关(P<0.05)。与正常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F7细胞的EdU阳性细胞比例、迁移能力、移植瘤的瘤体重量、瘤体肺脏转移的病灶比例及NRP1的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FRY的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Y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乳腺癌细胞中FRY特异性结合NRP1来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的表达,得到HO-1表达受干扰的细胞系MDA-MB-231-HO-1△。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常氧及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HO-1正常表达)和MDA-MB-231-HO-1△细胞(HO-1干扰表达)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乏氧条件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上皮和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检验细胞系是否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果:乏氧培养24小时后,MDA-MB-231-NC 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DA-MB-231-HO-1△细胞中HO-1表达受抑制。乏氧培养后MDA-MB-231-N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常氧培养的细胞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B-231-HO-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在乏氧和常氧培养下无显著差异。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而MDA-MB-231-HO-1△细胞的E-cadherin、Vimentin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乏氧条件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可被诱导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的侵袭迁移,其可能机制是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RNA)hsa_circ_0001785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qRT-PCR实验检测hsa_circ_0001785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SK-BP-3)中的相对表达水平;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或上调表达hsa_circ_0001785对MDA-MB-231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沉默或上调表达hsa_circ_0001785对MDA-MB-23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hsa_circ_000178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sa_circ_0001785在MDA-MB-231和SK-BP-3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在MDA-MB-231细胞沉默hsa_circ_0001785,MDA-MB-231细胞的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迁移距离显著减少,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而在MDA-MB-231细胞中上调表达hsa_circ_0001785,MDA-MB-231细胞的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升高,迁移距离明显升高,侵袭能力也明显升高。结论:hsa_circ_0001785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SK-BP-3)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沉默hsa_circ_0001785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上调表达hsa_circ_0001785明显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iRNA-34a(miR-34a)对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的生物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定量PCR检测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MDA-MB-231、MDA-MB-453、Hs578T中miR-34a的表达水平。通过miR-34a mimics分别上调MCF-7、MDA-MB-231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水平,MTT和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侵袭力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细胞MCF-7、T47D、MDA-MB-231、MDA-MB-453、Hs578T中miR-34a处于低表达水平。通过miR-34a mimics上调MCF-7、MDA-MB-231细胞中miR-34a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被miR-34a抑制(P<0.05),miR-34a对细胞侵袭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miR-34a在乳腺癌细胞MCF-7、T47D、MDA-MB-231、MDA-MB-453及Hs578T中低表达,miR-34a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