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它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故慢性心房纤颤的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快速心室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长期服用地高辛,但部分病例对地高辛反应并不理想。我们从1990年起试用Ca~(++)通道阻滞剂—硫氮革酮治疗快速心室率心房纤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Af)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的常见的心律失常,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10%~15%[1].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05-08-2009-08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对比胺碘酮与毛花甙C对转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持续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30例和胺碘酮组22例.参松养心胶囊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疗程12w,观察治疗前后心房纤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静息及运动时心率等指标,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静息及运动时心室率控制等方面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持续性心房纤颤控制心室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应用心房纤颤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期间护理干预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应用心房纤颤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期间护理干预与管理方面所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 :在应用胺碘酮对心房纤颤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用药前、用药中、以及用药后阶段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方法,对强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结论 :在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时,配合实施护理干预管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护理效果,对促进患者康复转归有积极意义,可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比较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2010年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4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分别加用胺碘酮、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h后房颤转复率、心室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房颤疗效显效13例(61.9%),有效6例(28.5%),总有效率90.5%。西地兰组显效8例(38.1%),有效6例(28.6%),总有效率66.7%。而胺碘酮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5.7%,西地兰组总有效率为61.9%。两组比较胺碘酮组在转复房颤以及在心功能改善上均优于西地兰。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较静脉应用西地兰更迅速、有效,因此,胺碘酮可作为急诊处理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和治疗的关系.方法本文分析47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和动态心电图(DCG)及2~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者,44.7%同时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DCG表明此组患者出现心室率较慢的心房纤颤及合并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其长期预后(出现中~重度心衰、心衰死亡、猝死)比对照组更差(P<0.05),提示其心肌病变范围更广泛,程度更严重.结论对存在显著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且心房纤颤发作频繁、症状突出者,应积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探讨典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3例预激综合症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的心室率、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以及QRS波的表现.结果 13例心室率为16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全部导联见不到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为0.18~0.76s;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为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速的心室率,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增宽呈delta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和治疗的关系.方法本文分析47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和动态心电图(DCG)及2~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者,44.7%同时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DCG表明此组患者出现心室率较慢的心房纤颤及合并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其长期预后(出现中~重度心衰、心衰死亡、猝死)比对照组更差(P<0.05),提示其心肌病变范围更广泛,程度更严重.结论对存在显著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且心房纤颤发作频繁、症状突出者,应积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9.
杜红梅 《现代保健》2014,(29):33-35
目的:分析和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的心室率、RR间距的变化范围及QRs波的形态。结果:入选病例的心室率范围为16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各导联均看不到f波;RR问期的变化范围为210~760ms;QRS波群大多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呈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为:极其快速的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等、QRS波群宽大、形态多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顿服胺碘酮与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7例阵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顿服胺碘酮组34例,给予胺碘酮30mg/kg,最大剂量为1800mg,一次性口服。静脉注射胺碘酮组33例,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注后,继以1mg/min维持静点,依心室率情况调整胺碘酮剂量。转复率:顿服胺碘酮组88.2%(30/34),静脉注射胺碘酮90.9%(30/33),2组转复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顿服胺碘酮与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纤颤效果相似但比静脉注射胺碘酮更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和地尔硫卓对控制阵发心房纤颤发作和左心房扩张的疗效。方法:将阵发性心房纤颤分为地尔硫[艹卓]组(I组)和依那普利+地尔硫[艹卓]组(Ⅱ组),两组根据左房内径大小分为左房正常组(Ⅰa=33例、Ⅱa=33例),左房扩大组(Ⅰb=34例、Ⅱb=31例)。Ⅰ组给予地尔硫革30mg2次/d或3坎/d;Ⅱ组给予地尔硫革30mg2次/d+依那普利10mg1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3年。结果:①各组心房纤颤年发作次数治疗后均有显著减少(P〈0.05)。②Ⅰb、Ⅱa、Ⅱb组治疗后的心房纤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③心房纤颤的年发作次数治疗后1,2,3年间,Ⅰa、Ⅰa组显著高于Ⅰb、Ⅱb组(P〈0.05)。④随治疗时间的延长,Ⅱ组左房扩张的增幅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地尔硫[艹卓]和依那普利+地尔硫[艹卓]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均可减少心房纤颤的发作,但后者优于前者,依那普利+地尔硫[艹卓]治疗可明显减慢左房的扩张速度。  相似文献   

12.
刘煜 《工企医刊》2009,22(3):71-71
本症的多数患者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且心房纤颤多为阵发性,很少持续存在。心房纤颤的形成是由于室上性激动通过旁路快速逆传心房,而心房正处于易损期,诱发心房颤动。因其发作时可导致快速的心室率,严重者可致心室颤动和猝死,故也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心电图的正确识别,临床正确的诊断是实施及时有效地紧急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锡灵 《工企医刊》1995,8(2):101-102
心律失常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有些心律失常可以立即致命,如心室纤颤;有些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和致命性,如室性心动过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一些心律失常可以严重地影响心脏功能,如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要根据不同的特点,针对性的施以治疗及护理。一、心室纤颤:一旦病人发生心室纤颤,病人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西地兰与胺碘酮两种方案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 3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56例快速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研究组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地兰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24h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房颤转复率。结果:研究组房颤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起效较快,且疗效颇为理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探讨心房纤颤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后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心房纤颤患者共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心房纤颤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的临床表现.结果?50例患者绝大多数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均为突然发病;②患者症状多种多样,且主要以神经系统损害为具体表现;③通过CT检查可发现部分患者存在多发性脑梗死.结论?心房纤颤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而言是高危因素,且一旦心房纤颤患者发生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其预后情况普遍较差.临床上医生应对此类患者具有预见性,以防止器病情恶化,影响其生活乃至生命.  相似文献   

16.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老年人房颤中出现短阵快速心室率较普遍,其心室率的增快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明显相关性,夜间10时至上午6时睡眠状态心室率明显减慢,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多为非病理性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17.
宋艳 《现代保健》2011,(26):26-27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人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除常规服用胺碘酮外,同时服用普伐他汀40mg,每晚1次;对照组43例,常规服用胺碘酮,观察1年。治疗前后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房颤复发率和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1年后观察组房颤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与单用胺碘酮相比,普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显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为心脏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来关于应用同步电击、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的方法,纠正一些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心房震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心室纤颤等,多获得了转复心律的满意疗效,已成为一种比较简便,安全而又疗效较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心房纤颤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χ2=20.275 3,P=0.000 0),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房内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房内径,而且小剂量的胺碘酮长期联用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也相对安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炳旺 《中国保健》2007,15(8):38-39
目的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用1~3种常规抗心律失常药失效的顽固性心房纤颤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药物剂量150mg,继之以0.5~1 mg/min维持滴注1~3 d;同时口服胺碘酮200 mg/d,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静脉注射75~150 mg,24h总量平均为865mg.结果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未见严重毒副反应.结论静脉用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房颤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