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梅凤 《广西医学》2002,24(12):2047-2047
低血钾对心电图 ST、T、U波动影响已众所周知 ,而其对 QRS波振幅的影响则鲜为人知 ,国内曾有低血钾致 QRS波振幅变化的报道( 1、2 ) 。为此 ,笔者特地观察了 1 6例低血钾者致 QRS波振幅增高的变化情况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1 1例 ,年龄 6月~ 76岁 ,临床诊断 :消化道疾患 9例、慢性呼吸道疾病3例、心脏疾患 2例、药物中毒 1例、糖尿病 1例 ,描记低血钾心电图对血钾测定为 2 .0~ 3.0 mmol/L,平均 2 .8mmol/L。1 .2 对象 :选择在我科存档的经临床、实验室、心电图检查确诊为低血钾 ,描记的心电图 (…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廖某某,男,46岁,壮族.因头晕、胸闷来院门诊检查.既往有多次头晕、胸闷史.有一次晕厥史,无心绞痛病史.本次检查B超未见心脏疾病,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见:窦性心律,窦性静止,ST段改变.后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V1导联QRS波群呈QS型,ST段无明显移位,T波倒置; V2导联QRS波群呈rsR'型,ST呈下斜型抬高,T波倒置,余以R波为主导联QRS波群终末部分粗顿,全程见Ⅱ°Ⅰ型AVB图形出现.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Brugada综合症伴Ⅱ°Ⅰ型AVB.见图1.  相似文献   

3.
朱海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53-155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特点,探讨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武威市人民医院5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6名受试者(对照组)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人群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观察胸前导联最大QRS波群振幅、各导联ST段水平、T波形态和振幅。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的T波倒置并伴ST段下移以及左室高电压现象:心前导联QRS波群时间延长,且QRS波群振幅在不同导联上变化明显,都超过正常值;在ST段上,分别表现在V3~V6和Ⅱ、Ⅲ、aVF下移;且有42例V3~V6T波倒置,其中,36例倒置T波深达10~16mm。结论心电图对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有心肌病的患者及早行心电图检查可提高本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9岁,因呼吸困难近1月来加重入院.查体:胸骨右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减弱.临床诊断:房间隔缺损(冠状静脉窦型).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QRS波群Ⅰ、AVL呈rS型,Ⅱ、Ⅲ、AVF呈Rs型,V1~V4呈RS型,V5~V6呈qRs型,AVR呈Qr型,心率65次/min,电轴120°心电图诊断:(1)交接区性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图1)(2)右心室肥厚.于10d后行房间隔修补术后,复查心电图示P波较低,与QRS波群无明显关系,R-R间期呈短-更短-长等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检测意义。方法通过将江门市新会中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心内科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心电图当中的全部导联QRS波群所形成的波幅和时限。结果两组Ⅰ、Ⅱ导联振幅的总和、肢导联振幅的总和、胸导联振幅的总和以及全部导联振幅的总和变化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QRS波时限≥120ms与QRS波时限<120ms相比,QRS波振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时限越长QRS波振幅越低。结论心电图QRS波振幅有助于判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对QRS波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电图室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共110例,每位受检者记录一份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心电图,经统计学处理后对QRS波群进行分析。结果:标准Ⅰ导联和aVL导联波形变化明显,Ⅱ、Ⅲ、aVF导联波形相同,aVL导联和aVR导联波形相近,具体表现为:(1)Ⅰ导联呈波形极小的"rs"型,且多数情况下r/s1,少数情况r/s=1,即呈等电位线;(2)Ⅱ导联QRS波群时限、形态、振幅、方向不变同标准连接图;(3)Ⅲ和aVF导联波形同Ⅱ导联,只是振幅较标准图形增高1.5~6.2mm;(4)aVL导联和aVR导联波形接近,且aVL导联负向波振幅较aVR导联深;(5)胸前V1~6导联QRS波群时限、形态、方向与标准图形相同,只是振幅高低有微小差异,可以忽略不计;(6)额面平均心电轴男性(90.69±6.58)°,女性(89.98±7.51)°;(7)以上各导联的变化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与标准十二导联图形相比,对QRS波群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心电图总体的诊断结果影响不大,可以作为左侧上肢无法安置电极时记录心电图的一种临时补救方法,同样可以为临床提供心电图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拟探索心电图碎裂QRS波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资料。碎裂QRS波群定义为至少两个相关导联QRS波群(<120 ms)呈RSR'型(≥1个R'波、或S波、R波存在切迹),并无典型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图形。所有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左心室舒张功能。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两型:非严重型(1级舒张功能不全)和严重型(≥2级舒张功能不全)。结果:52例患者出现碎裂QRS波,为碎裂QRS波阳性组,50例无碎裂QRS波,为碎裂QRS波阴性组。两组基线情况基本相同。碎裂QRS波阳性组出现严重舒张功能不全比例明显高于碎裂QRS波阴性组(P<0.05)。碎裂QRS波阳性组高血压病程明显长于碎裂QRS波阴性组(P<0.05)。心电图中碎裂QRS波是左心室重度舒张期功能障碍的指标(OR=9.2;95%CI=3.4~31.4;P=0.009)。结论: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存在可提示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严重不全。  相似文献   

8.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伴间歇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改变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丽娅 《重庆医学》2008,37(3):F0003-F000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患高血压10余年,因心前区疼痛24h加重12h就诊.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律86次/min.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其形态在V1呈qR型,q波时限正常,V2~4导联 呈qRs 型,多导联S波增宽伴切迹,电轴右偏 106°,STⅡ、Ⅲ、aVF、V5、V6水平压低0.05~0.1mV.  相似文献   

9.
经主动脉窦途径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志超  杨波 《疑难病杂志》2010,9(6):403-405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窦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及消融成功时靶点心电图等心电生理学特征。结果经主动脉窦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8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心电图特点:Ⅱ、Ⅲ和aVF导联为高大R波,胸导联R波移行较早,V_1导联R/S波振幅比≥30%,V_1导联中r/QRS波时限比≥50%,V_5、V_6导联为高振幅R波、无s波。有效消融靶点心内电图示心室波明显比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30 ms。消融成功10例,放弃消融1例。结论源于主动脉窦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具有相对独特的心内电生理学特征,常规心内膜途径消融困难时可考虑从主动脉窦途径标测消融,明确消融导管与冠状动脉口的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室性早搏 (VPB)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它可以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表现 ,也可见于正常人 ,但是正确鉴别对于其诊断和治疗的意义不同。本文对VPB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 ,旨在阐述VPB的QRS波群宽度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 1 2 4例VPB ,均来自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 64例 ,女 60例 ,年龄 1 8~ 82岁 ,平均 54± 2 0岁。根据心电图QRS波群宽度分成两组 ,A组为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度≥ 1 4 0ms,共 48例 ;B组为QRS波群宽度 <1 4 0ms ,共 76例。2 .测量方法 以上病人均是采用日本光电 91 30K型十二导联…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 ,2 5岁 ,因突感心悸、胸闷、气短就诊。体查 :神志清 ,精神较差 ,心界不大 ,心率 1 67次·min- 1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血压 1 6/1 0kPa。心电图 (图 1 )可见清晰呈锯齿状的F波 ,F V间期不等 ,F F间期匀齐为 0 2 0s( 30 0次·min- 1 ) ,FⅡ、Ⅲ、avF倒置 ,FV1 直立 ,为Ⅰ型心房扑动。食道调搏图中可见规则的F波 ,呈 4:1~ 6:1下传。QRS波群呈两种形态 ,频率快时连发二个略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0 1 2s,V2呈M型 ,酷似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频率慢时QRS波群呈室上性。QRS波群呈快速匀齐的三种形态 :(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后,早期T波改变与冠脉病变支数关系.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立即和(或)择期PCI治疗,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24 h内心电图动态变化分T波倒置组和未倒置组.结果: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犯罪血管再通,TIMI3级58例,2级2例,植入支架1~5枚不等,24 h内T波倒置33例,T波未倒置27例;早期T波倒置是否明显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59例患者门诊随访24~48个月不等,2例原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因再次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早期T波改变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20岁、农民、住院号114303。临床诊断:糖尿病。 如图1:静息状态常规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心率61~51次/分,PⅡ直立、振幅较低平,P—R间期:0.17秒,Ⅱ、V_5联QRS波群呈Rs型,时限:0.07秒,T液直立。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心悸2小时于2001年9月1日入院。患者于1993年被诊断“B型预激综合征”。本次入院查体:血压110/70mmHg,脉搏14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率150~170次/min,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体检未发现异常。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胸片、心脏彩超未发现异常。心电图示R-R不匀齐,呈现电交替,宽大畸形QRS波群与较窄QRS波群交替出现。V1导联窄QRS波群呈rsR’,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在肢体导联及V4、V5、V6导联,宽QRS波群主波方向与窄QRS波…  相似文献   

15.
植入AAI起搏器时,常因P波振幅较低而需设置较高的感知灵敏度(通常为0.5~1.25mV),若此时心房不应期设置较短,则有可能出现交叉感知QRS—T波群导致起搏频率减慢[1]或引发窦性夺获。现对5例AAI起搏器交叉感知QRS—T波群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中国人不同年龄和性别正常心电图QRS波标准。方法 :4 3 2 2例自出生至 85岁不同年龄和性别健康人 14导联心电图QRS波 ,分 11个年龄组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QRS波振幅及心电轴均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QRS波振幅随年龄的增减女性出现早于男性。新生儿阶段 ,QRS波振幅女婴 >男婴 ,青春期及中年人男性 >女性 ,婴幼儿及老年人性别差异相对不明显。本资料与欧美人心电图比较 ,QRS波振幅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根据年龄和性别建立的中国人正常心电图QRS标准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2例快频率依赖型束支传导阻滞,并对其发生机理略加讨论。例1,刘某,男,60岁。因劳累后心慌气短5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房颤、心功能Ⅲ级。Ⅱ导联记录的心电图,示异位心律,P消失代之以f波。第1、2、3、4、6个QRS波群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形;第5个QRS波群形态正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8岁。因感冒后心前区不适、胸闷一个月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20/80mmHg,心脏超声、X线胸片、肝胆胰脾超声、生化全项检查均无异常。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7360次/24小时,QRS波群振幅3-4个一组,由高到低再至高规律变动,24小时内均可见。进一步行立位及平卧位常规心电图检查,图示:(平卧位)窦性心律72次/分,室性期前收缩,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220ms。TⅢ,aVF倒置(0.4/0.3mv),TⅡ低平。QRS波群振幅3个一组由高到低再到高规律变化。幅差大于0.1mv。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86岁。诊断:肺心病,心衰,心功能Ⅲ级。持续服用地高辛0.25mgl/日已二周。心电图分析:各导联未见p波,代之以“f”波QRS波群宽<0.12ses,呈两种形态;一种QRS波群主波向上,Ⅱ、Ⅲ、avF导联呈R型,其T波倒置,电轴为+112°;另一种QRS波群主波向下,在Ⅱ、皿、avF导联呈rs型,其T波直立。电轴为-90°,此两种QRS波群交替出现,R-R基本匀齐,频率为160次/分,V_1呈rsR或R型。诊断:①心房颤动,②完全性房室分离,③双向性心动过速,④不完全  相似文献   

20.
<正> 临床和心电图资料张××,男,22岁。1985年10月6日因胸骨后憋闷、气短、反复发作伴短暂昏厥半日而入院。9日上旬曾患感冒。检查:体温36.5℃,脉搏22次,呼吸24次,血压96/46。精神萎糜,嗜睡状态。唇轻度紫绀,颈静脉可见炮波。心界不扩大,心率20~22次、律不齐,闻及炮音,第一心音低,心尖部Ⅱ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6.100.中性粒细胞72%,血清钾3.8mEq/dl,血沉61mm/h,谷草转氨酶46单位。胸片心肺未见异常。拟诊为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10月6日入院即刻作心电图检查(附图1),示电轴右偏,各导联均见P波多于QRS波,房率齐125次,心室率不齐19~36次,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QRS宽达0.12秒;V_1导联呈rs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