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126例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通过健全骨科护理服务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资格及素质培训,尤其强化护理人员与病人沟通互动等探讨骨科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得到了改进,护理服务后的骨科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且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给予骨科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促进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使病人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创造一个人性化、个体化、整体化护理模式。方法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性化住院环境,实施人性化的术前宣教,提供人性化的出院指导。结果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力,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结论人性化护理实现了护理护士的自我价值,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外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总结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有较大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引进人性化服务理念,从细节上、小处着手处处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改善就医环境、改善医护人员态度,可以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不但医护人员有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患者得到了舒心、满意的服务,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双双受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内涵,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整体护理责任制,改善护士工作模式,采取弹性排班,开展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开展护理延伸服务,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开展前后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P0.05);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上,除外病区管理维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可有效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外科住院的498名患者为实施前组,选取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外科住院的500名患者为实施后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相关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前的投诉人数和护患纠纷数明显高于实施人性化护理后,且差异明显(P〈0.05);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患者在护理态度、护理技能和护理环境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明显(P〈0.05);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前和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工作精神压力、工作的积极性、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总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明显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人性化护理的实施经验,总结护理体会: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外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总结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有较大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引进人性化服务理念,从细节上、小处着手处处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改善就医环境、改善医护人员态度,可以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不但医护人员有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患者得到了舒心、满意的服务,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双双受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当前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和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内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的影响分析;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及满意率调查分析。结果:优质护理提高护理人员对职业认同感,工作满意度,同时提高家人对护理工作的支持率。开展优质护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率56.9%提高至89.3%。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加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护理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护理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过去一年内运用人性化护理112例老年患者护理的资料,并将之前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的1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住院时间,心理状态的改变,及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反应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有帮助。观察组经人性化护理后症状改善。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银 《中医药导报》2007,13(10):60-61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从改善手术室环境,术前注重言语沟通,注意倾听、观察与解释,加强保暖,注重心理护理及安全护理,坚持术后回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手术环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8%,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选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住院患者各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两个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患者满意度评分是88.42±5.27,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是112.11±11.46,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作用。方法:浙江省青田县人民医院自2013年对内科护士实施优质护理管理,选取优质护理管理前后各50例患者和20例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优质护理管理实施后,护士在行为规范、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优质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在技术水平、礼仪服务、住院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能够使护理更加贴近患者,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夯实基础护理,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着力改变服务态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落实护理措施,优化护理模式,实施全程管理,提供人性化护理,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结果: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进行放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生活质量、放疗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依从性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开展,增加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供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70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资料,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情况.结果: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行为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方法:选取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采用自拟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两组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评分上明显高于实施普通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门诊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以两组患者等候就医过程中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在发生不良护理事件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内科门诊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中,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在就医时的焦虑、急躁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之间矛盾,使患者更加信任医疗服务,并且对提高内科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产科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1年6月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的住院分娩产妇各600例,分析比较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在我院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显著下降。结论: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落实基础护理的有效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对笔者所在的心血管内科推行优质分级护理服务活动,转变护理人员轻基础护理的观念;科学分组弹性排班,简化护理文书书写;设护士基础护理执行登记表;对基础护理落实效果全程追踪管理.结果: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认识提高,基础护理落实到位,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执行分级基础护理的管理,可以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保证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C营销理论与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引入4C营销理论,实施人性化服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4C营销理论与人性化服务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4C营销理论与人性化服务后,门诊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4C营销理论与人性化服务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且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