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花梅  周文荣  蔡小华 《江西医药》2014,(10):1089-1090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静吸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局麻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斜视手术的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全麻,B组采用双管喉罩静吸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局麻。记录2组麻醉前(T0)、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20min(T4)的SBP、MAP、HR,记录2组苏醒时间、苏醒时烦躁和误吸的情况。结果2组T0的SBP、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T4的SBP、MAP、HR均低于A组(均P〈0.05);B组苏醒时间、苏醒时烦躁和误吸的发生率均少于A组(均P〈0.05)。结论双管喉罩静吸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局麻用于小儿斜视手术可以使病人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更快,且无苏醒期烦躁、误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与快通道静吸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LC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各30例,全凭静脉组(A组);快通道静吸复合组(B组)。术前和诱导用药相同,维持A组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B组吸入异氟醚,不追加维库溴铵。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气分析,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HR、PETCO2、血气分析、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丙酚(290±51与128±38)mg、维库溴铵(11.6±2.1与7.3±2.0)mg、芬太尼(0.44±0.04与0.31±0.2)mg用量、拔管时间(96±9与76±10)min,两组间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结论:快通道静吸复合全麻用于LC方便快捷、术中平稳、术后苏醒快、拔管早、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杨庆 《安徽医药》2009,13(6):670-67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持续微量泵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诱导、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60例,随机分为A组(全凭静脉麻醉)和B组(静吸复合麻醉)。两组诱导均以咪唑安定0.1 mg.kg-1、丙泊酚3 mg.kg-1、芬太尼0.4μg.kg-1、维库溴胺0.1 mg.kg-1静脉注射。麻醉维持:A组全凭静脉麻醉,以异丙酚8 mg.kg-1.h-1和瑞芬太尼0.2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维持麻醉。B组:吸入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术毕病人苏醒过程中各时段所需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各时段的意识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1)A组各时段血流力学比B组平稳;(2)在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睁眼、拨管时间A组均短于B组(P〈0.05)。(3)A组气管插管、气腹建立、胆囊分离等时间段MAP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B组与基础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麻醉诱导、维持和恢复各时段血流动力学稳定,MAP、HR分别与其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A组早于B组(P〈0.05)。(5)术后OAAS评分A组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全静脉麻醉能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常规的静吸复合全麻比较,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椎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与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组(B组),分别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后5 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1 h(T3)和术毕拔管后5 min(T4)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1 h(T3)和术毕拔管后5 min(T4)时的Glu值。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者MAP均显著下降(P〈0.01),B组患者HR减慢(P〈0.05),T3时B组患者MAP、HR显著增高(P〈0.01或P〈0.05),且B组于T3时MAP显著高于A组(P〈0.01)。手术开始后1 h(T3)及术毕拔管后5 min(T4)时B组Glu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T0)时(P〈0.05),且显著高于A组(P〈0.05)。术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苏醒期嗜睡、躁动及恶心、呕吐等发生率高。结论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能很好地抑制椎体骨折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且于术后也能维持一定深度的镇静,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
彭程  李政 《医药论坛杂志》2011,(12):144-145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和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用于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高龄LC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组.分别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切皮、CO2气腹后及气管拔管后即刻的SBP、DBP、H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拟行上肢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全麻,B组给予臂从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比较2组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及苏醒情况。结果 A组、B组麻醉后MA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保持相对稳定,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明显升高(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B组,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术中患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优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各40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即刻(T3)、CO2气腹后(T4)及气管拔管后即刻(T5)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记录术毕患者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即刻、10 min、20 min、30 min伤口疼痛程度。结果B组与A组相比:B组在T3、T4、T5即刻的血流动力学较A组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苏醒期间患者发生烦躁反应A组(13例)远高于B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LC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苏醒期疼痛,降低术后烦躁反应发生率,是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腹股沟疝患儿5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25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氟哌啶、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全麻。观察2组围麻醉期HR、MAP(平均动脉压)、SpO2变化及患者苏醒时间。结果本组50例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气腹后MAP、HR都略有升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后10minMAP、HR都恢复至基础值,SpO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为(10.2±7.8)min,B组苏醒时间为(48.0±12.4)min,A组显著短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苏醒快、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关清  金菡  李华平 《上海医药》2023,(17):27-29+65
目的 :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n=45,行静吸复合麻醉)和B组(n=45,行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指标[白介素(IL)-2、IL-13、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A组切皮后30 min(T2)时HR、MAP水平低于B组,术后24 h时S100B蛋白、MBP、NSE、IL-13、IL-4水平低于B组,IL-2、IFN-γ水平高于B组(P <0.05)。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可更有效地维持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后免疫功能抑制与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杨小虎 《淮海医药》2002,20(1):36-36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及单纯全麻在胸及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SAⅡ-Ⅲ行胸及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复合组行T8-9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后,快速诱导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50-6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5ml局麻药;对照组快速诱导管插管后行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BP,HR,SPO2,并比较术后苏醒拨管情况。结果:复合组术中BP升高大于20mmHg6例(15A%),HR增快大于15次8例(2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30例(75%)和28例(70%)。复合组术后20min内均清醒拨管,对照组有10例需30min以上方可拨管。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胸及上腹部手术,具有保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及通过减少全麻药用量,。减少全麻药对呼吸的抑制,使患及早苏醒及拨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加硬脊膜外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3例,年龄35—6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硬外组)和B组(全麻组)和C组(硬膜外加全麻组),每组各21例,术中滥侧BP、ECG、HR、SPO2,以及比较手术探查的应激反应,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药物用量和术后疼痛。结果A组和B组应激反应大,血压、心率波动大,A组术中知晓,患者烦躁或不配合,B组全麻用药量大,苏醒慢,拔管延迟,术后有疼痛,C组应激反应小,血压、心率平稳,全麻用药量少,苏醒快,拔管时间早,术后无疼痛。结论全麻复合硬脊膜外阻滞有应激反应小,循环稳定,全麻用药量小,苏醒快,拔管时间早,术后无疼痛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丙泊酚复合曲马多预防气管拨管时的应激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复合曲马多预防气管拨管时应激反应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待患者有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吞咽反射、呼吸空气5min后SpO295%以上,A组静脉未加入镇痛镇静药,吸痰后拨出气管导管;B组静脉缓慢注入曲马多30mg,丙泊酚0.3~0.5mg/kg,5~10min后吸痰拨出气管导管;连续监测ECG、HR、MAP、SpO2,记录用药前、用药后5min,拨管前、拨管后5min、10min时HR、MAP、SpO2,苏醒时间、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与用药前相比,B组各时点HR、MAP下降(P〈0.05);SpO2略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拨管后10min反而有所上升,苏醒时间为5~10min。与拨管前比较,A组拨管时及拨管后5minHR、SBP均明显升高(P〈0.05);SpO2在拨管时、拨管后5min下降(P〈0.05),拨管后10min回升。镇静评分B组高于A组,而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曲马多能有效预防气管拨管时的应激反应,且减少了全麻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LC手术老年患者5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年龄60~81岁,心肺功能正常,随机等分为静吸麻醉组(I组)和静脉全麻组(T组)各28例。I组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诱导后做气管插管,术中吸入1%~2.5%异氟醚维持麻醉。T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术中根据血压、心率调整靶浓度。术中监测HR、SBP、DBP、MAP等指标及记录手术结束至自主呼吸、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结果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有显著差异。静吸麻醉组(I组)在气腹后5min的HR、SBP、MBP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或P〈0.01)。而T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I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LC手术可达满意的麻醉深度,具有苏醒快,围术期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且无吸入麻醉药的手术室空气污染等优点,优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LC手术老年患者5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等分为静吸麻醉组(I组)和静脉全麻组(T组),两组均以咪选唑仑、异丙酚、芬太尼、雏库溴铵诱导后做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静吸麻醉组(Ⅰ组,n=28例)采用3%异氟醚吸入诱导,1%-2.5%维持,间断辅以瑞芬太尼静注;全凭静脉组(T组,n=28例)将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混合液持续恒速输入,诱导时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4—8ns/ml,异丙酚为3~5μg/ml,术中根据血压、心率调整靶浓度.术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等指标及手术结束至自主呼吸、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等。结果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有显著差异。静吸麻醉组(Ⅰ组)在气腹后10min的HR、SBP、DBP及术毕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或P〈0.01),而全凭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达满意的麻醉深度,具有苏醒快,围术期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患者安全系数高等优点,且无吸入麻醉药的手术室空气污染,优于异氟醚吸人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B组实施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B组MAP下降较为平稳,而A组于气腹后MAP上升明显;2组于麻醉气管插管中呼吸加快,A组较B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且疼痛程度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静复和静吸全麻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中对循环的影响.方法在102例ASA Ⅰ~Ⅱ级患者中使用静复或静吸全麻,在静脉诱导前,后10分钟,气腹2Kpa,反向屈氏卧位20分钟,放气10分钟,分别测录HR、MAP、Spo2结果气腹手术中,静吸组MAP明显低于静复组P<0.01.结论对于ASA Ⅰ~Ⅱ级的患者,静吸全麻对心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和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对腹腔镜下腹部手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术中全麻药用量及苏醒时间。方法 40例行腹腔镜患者,其中直肠癌10例,子宫全切30例,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20例)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B组,20例),持续监测MAP、HR,静脉全麻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ICU停留时间。结果气腹时MAP、HR,A组均明显增加(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静脉全麻药用量A组>B组;苏醒时间A组>B组,拔管时间A组>B组,PICU停留时间A组>B组。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可有效抑制腹腔镜下腹部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减少静脉全麻药用量,苏醒快,在PICU停留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颈浅丛阻滞复合全凭七氟烷吸入维持气管内全麻和单纯静脉复合气管内全麻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颈浅丛阻滞复合全凭七氟烷吸入维持气管内全麻,B组采用单纯静脉复合气管内全麻。A组在全麻前行颈浅丛阻滞,在常规麻醉诱导插管后,麻醉维持A组用2%~3%七氟烷吸入,B组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并复合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记录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和气管拔管时血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诱导前后MAP、HR无明显差异,A组切皮、麻醉维持时浅麻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A组较B组明显缩短(P<0.01);B组术后疼痛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颈浅丛阻滞复合全凭七氟烷吸入维持气管内全麻在甲状腺手术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静脉复合气管内全麻,苏醒快速,并可减轻术后疼痛,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LC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择期LC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成静吸复合麻醉组(静吸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全静脉组),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15mg/kg,异丙酚2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后作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静吸组用安氟醚吸入,全静脉组将异丙酚8mg/kg·h和芬太尼4μg/kg·h混合液用微量泵注入,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和术毕的SBP、DBP、HR 和SPO2,停止麻醉至拨管的时间,拨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间的拨管时间、清醒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静吸组在气腹后10min的HR、SBP、DBP及术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而全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此外,全静脉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 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等优点,且无吸入麻醉的手术室空气污染,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许宏亮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796-2798
目的 对在乳腺癌根治术使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这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n =45)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n =45),其中A组诱导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维持用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B组诱导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维持用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烷.观察并记录A、B两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前后PaO2、PaCO2变化;麻醉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两组的MAP、HR在麻醉后均有下降(t=2.107、3.021,均P<0.05);但B组比A组下降更为明显(t=2.235,P<0.05),且其MAP、HR上升也较快(t=2.401、3.107,均P<0.05);整个手术过程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在98%以上,两组SpO2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3,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麻醉前后PaO2、PaC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1、1.211,均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1、1.674、1.833、1.432,均P>0.05);A组在烦躁及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B组(x2=121.43、124.44,均P >0.05).结论 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便、术后血流动学稳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