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旋转手法对兔粥样斑块期颈动脉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的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对兔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模及颈椎旋转手法干预,模型对照组仅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模,而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测3组兔在不同干预后颈动脉各项拉伸力学性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比较,最大应变、最大载荷和生理性弹性模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最大应变比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小24.87%、52.09%;实验组最大载荷分别是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2.21、3.47倍;实验组生理性弹性模量分别是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1.60、1.89倍。结论相对正常颈动脉而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会降低颈动脉的拉伸力学性能,而对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兔进行颈椎旋转手法操作,会进一步降低颈动脉的拉伸力学性能。因此,临床上对于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最好避免进行颈椎旋转手法操作。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普遍认可颈椎旋转手法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脱落的风险,然而该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稳定型斑块的影响研究甚少。 目的:探索颈椎旋转手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脂质含量的影响。 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兔经普通饲料喂养15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继续以普通饲料喂养至18周。剩余20只改用含2%胆固醇、10%猪油和88%普通颗粒饲料的高脂饲料喂养至18周,建立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物模型。高脂饲料喂养14周时,将高脂饲料喂养实验兔随机分为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各10只。颈椎旋转手法组兔施行颈椎旋转手法,左右各旋转1次(手法以兔子颈椎旋转至极限即止),1次/3 d,共5次。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兔拉曼光谱图上未见明显的1 450 cm-1及1 660 cm-1脂质特征峰,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明显的1 450 cm-1及1 660 cm-1脂质特征峰,但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短期内施用颈椎旋转手法并不会增加模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含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部推拿手法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重度狭窄的血管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颈椎旋转组(n=12)、推桥弓组(n=12)、模型对照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9),在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和模型对照组建立左侧CAS模型,并分别接受颈椎旋转手法、推桥弓手法干预3周,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作手法干预。取左侧颈动脉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和病理观察,比较四组兔颈动脉的拉伸力学特性。 结果 (1)26只兔造模成功,其中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模型对照组兔颈动脉的最大载荷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同时最大应变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2)颈椎旋转组兔颈动脉的弹性模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推桥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推桥弓组兔颈动脉的弹性模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致兔颈动脉血管拉伸力学特性下降,而颈部旋转推拿治疗可导致严重粥样硬化病变并重度狭窄的兔颈动脉弹性下降,为临床安全应用颈部推拿手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颈椎旋转手法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为颈椎旋转手法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2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均饲高脂饮食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12周后对实验组兔行颈椎旋转手法,每日左、右各旋转1次,共4周;对照组不作手法处理。手法结束后处死兔,取双侧颈动脉,利用生物组织材料力学试验机测定颈动脉拉伸最大载荷、最大形变、平均载荷、弹性模量和断裂延伸率等指标以及输出应力—应变曲线。结果 实验组颈动脉拉伸最大载荷(1.36±0.35) N,最大形变(6.84±2.08) mm,平均载荷(0.44±0.30) N,弹性模量(4.30±2.66) MPa,断裂延伸率(83.08±51.32)%;对照组颈动脉拉伸最大载荷(2.92±0.65) N,最大形变(9.23±2.62) mm,平均载荷(1.17±0.63) N,弹性模量(3.71±0.60) MPa,断裂延伸率(154.19±34.32)%。其中,实验组颈动脉拉伸的最大载荷、平均载荷和断裂延伸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最大形变以及弹性模量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颈椎旋转手法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拉伸力学特性下降,应注意颈椎旋转手法操作的力度和幅度,以免伤及颈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部推拿手法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重度狭窄的血管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颈椎旋转组(n=12)、推桥弓组(n=12)、模型对照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9),在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和模型对照组建立左侧CAS模型,并分别接受颈椎旋转手法、推桥弓手法干预3周,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作手法干预。取左侧颈动脉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和病理观察,比较四组兔颈动脉的拉伸力学特性。结果 (1)26只兔造模成功,其中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模型对照组兔颈动脉的最大载荷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同时最大应变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2)颈椎旋转组兔颈动脉的弹性模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推桥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推桥弓组兔颈动脉的弹性模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致兔颈动脉血管拉伸力学特性下降,而颈部旋转推拿治疗可导致严重粥样硬化病变并重度狭窄的兔颈动脉弹性下降,为临床安全应用颈部推拿手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风险。方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模型。采用FSI模型模拟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斑块和管腔的拉伸形变。记录斑块和管腔的血流最大剪切力(flow shear stress,FSS)、最大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最大斑块壁应力(plaque wall stress,PWS)、壁面拉应力(wall tensile stress,WTS)和壁面压强(wall pressure, WP)等力学参数。结果在颈动脉16%拉伸形变下,斑块最大WSS为40.54 Pa,此处斑块可能表皮损伤;最大PWS为66.16 kPa,远小于斑块破裂阈值;内部纤维帽最大WTS和最大应变分别为156.75 kPa和0.56,大于破裂应变范围,能达到断裂临界值;管腔最大WTS为1 040.30 kPa,已接近中膜破裂阈值,可能会引起血管损伤。结论 颈椎旋转至生理极限位后,颈动脉拉伸可能造成斑块表皮组织破坏导致脱落,斑块内部会形成损伤、溃疡和出血以及血管损伤,影响斑块稳定性。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颈部疾病患者中应谨慎进行颈椎旋转手法治疗,手法前对斑块进行FSI评估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性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椎拔伸旋转手法内在应力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颈椎CT片基础上逐步重建C3/4~C6/7颈椎模型并网格化。将颈椎拔伸旋转手法分解后的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模型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拔伸过程,模型应力集中的区域及大小呈由大减少再增大的趋势,应力主要在C3/4关节突关节;拇指向左推C4棘突过程中,C4棘突的左下部、根部、棘突左侧根部与椎弓根结合处先后出现应力集中,最大应力为9.627kPa;颈椎向右旋转40°的过程中,C3~6双侧关节突关节,C4~6的椎弓、棘突根部、二者结合处及椎体侧方等都先后出现应力集中,右侧C3/4关节突关节应力最大,为363.6kPa。颈椎快速返回中立位,模型应力集中的区域及大小均快速减少。结论颈椎拔伸旋转手法下的颈椎有其独特的应力变化规律。关节突关节在颈椎活动中承受主要应力。右旋40°时模型所受压力最大,但不会损伤正常颈椎骨性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颈椎推拿手法对食蟹猴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模型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将18只食蟹猴建立轻度CAS模型,并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用彩超证实其造模成功。再将18只食蟹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是: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对颈椎旋转组和推桥弓组的食蟹猴进行相应的手法干预,共干预30 d,模型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最后将动物麻醉后处死,取颈总动脉分别进行HE染色、拉曼实验和压力实验。 结果 HE染色可见颈总动脉血管内壁损伤严重,有斑块形成。拉曼试验中,3组均有明显的1450 及1660 脂质特征峰,但三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压力实验中,三组中食蟹猴颈动脉斑块破裂压力检测结果显示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 在食蟹猴轻度CAS病变中,短期内施用颈椎旋转手法和推桥弓手法并不会改变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狭窄程度及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对15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有无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150例中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斑块108例,斑块好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部(47.71%)、颈总动脉(39.45%)和颈内动脉(12.84%)。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塞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文建立了C2-C7颈椎模型,其中椎骨包括皮质骨与松质骨,软组织包括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韧带等。 推拿颈部拨伸旋转法:采用拨伸加旋转的推拿方法。 背景:推拿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椎间盘退化程度不同的颈椎进行推拿时,推拿力度因退化程度差异性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并且手法把控不当还可能对已经退化的颈椎造成损伤,目前相关研究还有所欠缺。 目的:探究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同的颈椎在正常承载与推拿下的力学变化机制,探究推拿旋转角度对不同退化程度椎间盘的影响,从而对不同退化程度颈椎提出操作手法指导。 方法:建立三维人体颈椎(C2-C7)有限元模型,通过网格优化,得到几何相似度高、精确度高、网格数为200万级的颈椎模型。通过改变椎间盘参数得到退化程度不同的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探究不同退化程度椎间盘在受到推拿作用下的力学机制。结果与结论:①退化后的椎间盘应力重新分布,髓核承载力减小,纤维环承载力显著增加,关节应力也增大;②在正常承载下,纤维环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在人体后侧边缘,随着退化程度增加,应力集中区域从边缘向内延伸且面积增大;③推拿旋转时,纤维环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在后侧和左右两侧,退化程度越高应力集中区域越大,应力值越大;④推拿旋转时,退化程度越高椎间盘的轴向位移小,变形能力越小;⑤C4-5椎间盘退化会对该节段椎体(C4,C5)最大应力和关节接触力产生影响,且应力值随退化程度增加而增大,但退化对其他节段无明显影响;⑥综合应力安全和变形能力,施加推拿手法时旋转角度应根据退化程度适当减小。 ORCID: 0000-0001-6331-2894(王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背景:颈椎手法前颈部血管疾病的评估和管理对于降低手法操作风险、保证患者利益、促进最佳临床决策意义重大,但目前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国际骨科手法物理治疗师联合会(IFOMPT)发布了《IFOMPT颈椎国际标准:骨科手法干预前颈部潜在血管疾病检查》,该标准对国内颈椎手法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目的:整合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并对其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颈椎手法临床实践提供建议。方法:作者在充分研读该标准的基础上,从临床推断、病史、计划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风险与效益等8个方面详细解读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7个数据库,筛选有关颈痛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通过纵向对比多个高质量指南和共识,结合国内的手法临床实际展开讨论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该标准从多维度对颈椎手法前颈部血管疾病评估的管理策略和实施路径进行阐述,提示国内应提高临床医生对手法操作前颈部血管疾病评估的重视程度,构建具有中国临床特色的评估标准和实施路径,同时运用多学科交叉技术深入开...  相似文献   

12.
两种动力性颈椎前路钢板对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Codman和Window两种动力性颈椎前路钢板对颈椎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模型稳定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例小牛颈椎标本随机分成两组。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正常颈椎C4.5节段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时的三维运动范围(ROM),然后切除C4/5椎间盘,制成损伤模型,测定植骨加钢板,植骨块缩短1mm加钢板固定后C4/5节段的ROM,植骨块的长度根据测量椎间隙的高度而定。结果:Codman和Window两种钢板加植骨时的ROM在屈/伸、侧屈、旋转时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屈/伸时的ROM与正常标本相比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侧屈时、旋转时与正常标本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植骨缩短后,两种钢板的ROM均不同程度的变大。其中Codman组在屈/伸、侧屈、旋转时与正常标本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Window组在屈/伸时与比正常标本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侧屈、旋转时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dman钢板在植骨与植骨块缩短后均能对颈椎提供有效的稳定性,Window钢板在植骨时能提供有效的稳定性,但在植骨缩短后不能对颈椎提供有效的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表明,颈椎一体化前路钢板融合器比现行钢板和融合器具有更多理论上的优势。但是目前有关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无文献报道。 目的:观察与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采集6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进行测试,即正常组、椎间盘摘除组、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组、CBK融合器固定组及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以C5~6椎间隙为观察对象,进行生物力学实验。 结果与结论:颈椎间盘摘除后,颈椎在各个方向运动加大,刚度及强度等生物力学数值减小,脊柱失稳。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后其强度增加24%,椎体应变减小31%,刚度增加14.3%,位移减小15%(P < 0.05),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对颈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说明它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CBK融合器固定后抗后伸及旋转作用相对较小,同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载荷强度和应变过大,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其强度增加27%,椎体应变减小38%,刚度增加17%,位移减小17% (P < 0.05),颈椎刚度增大且邻近椎节的运动有增大趋势,将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提示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结合了颈椎前路钢板和融合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点,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背景: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需要医生双手协同操作,进而输出旋扳力和拇指推力,通过对椎间盘产生位移和调节应力分布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对于拇指推力的力学作用及其加载方向对手法效应的生物力学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比较拇指不同推力方向下,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构建L3-5正常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然后参考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通过修改L4/5椎间隙高度、髓核体积以及纤维环、髓核、韧带材料参数来模拟椎间盘退变,最终构建L4/5椎间盘中度退变伴左旁中央型突出病理模型;然后以病理模型为研究对象,模拟手法向右侧旋扳,以改变拇指推力方向为条件,建立3种操作模式(M1:拇指向左推;M2:拇指向右推;M3:不施加推力),对比3种操作模式下突出物的位移和椎间盘应力,以及小关节软骨的应力、应变。结果与结论:(1)L4/5椎间盘突出物最大位移值:M1位移为2.672 3 mm,M2为1.1561 mm,M3为1.826 4 mm,M1>M3>M2;(2)L4/5椎间盘最大Von Mises应力:M1为1.846 7 MPa,M2为0.4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在颈椎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初学颈椎旋提手法的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通过一名具有合格证的主任医师采用"PPT讲解+视频播放+操作演示"教学,各部分均为5 min;试验组通过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教学,两组教学时间均为15 min。2次教学结束后,2组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下通过该系统训练5次后进行考核。比较2组在不同BMI下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的合格率。结果在正常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超重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及旋转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及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肥胖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及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及旋转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能够提高初学医师旋提手法操作的合格率,尤其能够有效地掌控预牵引力、提扳力及最大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表明,六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 目的:对六指六穴点压及旋转屈伸手法治疗膝关节炎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 方法:将216例膝关节炎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试验组(n=108)和对照组(n=108)。试验组采用六指六穴点压及旋转屈伸手法治疗,对照组施以杜宁手法。共治疗30 d,隔天1次,每次20 min,15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5 d进行随访。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组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及治疗后15 d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膝关节主动屈曲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时,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2.4%和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和38.0%(P < 0.05)。说明六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明显提高膝关节行走能力、显著改善膝关节屈曲功能,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关键词:六指六穴手法;膝关节炎;按摩疗法;旋转屈伸;随机对照实验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7.04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疆南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健康体检人群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 565例维吾尔族及汉族健康人群CCTA资料。3 565例中,男2 271例、女1 294例,年龄25~79(48.13±10.60)岁。其中维吾尔族2 041例,年龄25~79(48.42±10.58)岁,男1 299例、女742例;汉族1 524例,年龄28~75(47.91±10.62)岁,男972例、女552例。对冠状动脉进行曲面重建(CPR)、最大强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比较汉族及维吾尔族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及其所致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的差异。结果 3 565例健康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CTA检出率为33.44%(1192/3 565),其中汉族人群检出率为28.41%(433/1 524),维吾尔族人群检出率为37.19%(759/2 041)。共检出不同性质斑块2 657个:汉族人群检出不同性质斑块802个,占总数30.19%(802/2 657),其中钙化斑块551个、混合斑块140个、软斑块111个;维吾尔族人群检出不同性质斑块1 855个,占总数69.81%(1 855/2 657),其中钙化斑块1313个、混合斑块311人、软斑块231个。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斑块狭窄程度:汉族人群组轻度狭窄者占71.83%(311/433),中度占12.47%(54/433),重度占3.23%(14/433);维吾尔族人群组狭窄程度分别为轻度占58.24%(442/759),中度占20.42%(155/759),重度占3.69%(28/759)。两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狭窄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190, Z=-11.396, P值均<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0, P>0.05 )。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健康成人CCT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及其所致狭窄度存在差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脑梗患者CD4+CD28null T细胞上CD158j的表达百分率和ERK磷酸化(p-ERK)水平的关系及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伴CA脑梗、33例颈动脉正常脑梗患者和50例健康人外周血CD4+CD28null T细胞数量,以及CD4+CD28null T细胞CD158j和穿孔素(perforin)的表达,36例斑块不稳定患者CD4+T细胞p-ERK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水平.B超检查以上人群颈动脉血管内壁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脑梗患者CD4+CD28nullT细胞数量、CD4+CD28null T细胞CD158j和perforin的表达,以及血清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CD4+CD28null T细胞数量、CD4+CD28null T细胞CD158j和perforin的表达,以及血清IFN-γ水平,在脑梗患者中由高到低依次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稳定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梗患者CD4+CD28null T细胞CD158j的表达与p-ERK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 伴CA脑梗患者CD4+CD28null T细胞数量明显增多.CD158j可能通过上调p-ERK水平,促进CD4+CD28null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细胞毒效应和分泌细胞因子,最终导致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D158j expression and phosphorylated ERK (p-ERK) in CD4+ CD28null T cell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CI)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its effects o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stability. Methods Percentage of peripheral CD4+ CD28null and the expression of CD158j and perform on CD4+ CD28null cells was analyzed with flow cytometry in 106 CI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33 CI patients with normal carotid arteries and in 50 normal controls, respectively; p-ERK expression was assayed with flow cytometry in 36 CI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laque, and serum IFN-γ was detected with ELISA. The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of bilateral carotid arteries in all subjects was confirmed by the colour Doppler ultrasonograph imagingResults Percentage of the CD4+ CD28null T cells, expression of CD158j and perform on CD4+ CD28null T cells and the serum IFN-γ levels was dramatically higher in CI patients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s, respectively (all P <0.01), which was decreased in an order of CI patients with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laque, stable plaque, carotid artery IMT and with normal carotid artery.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CD158j expression and degree of p-ERK in CI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laque (P < 0. 01). Conclusion CD4+ CD28null T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I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D158j might up-regulate p-ERK expression and induce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CD4+ CD28nullT cells; consequently, higher cytokine production such as IFN-γ produced by CD4+ CD28null T cells may cause the formation of unstable plaque.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通过对35例尸检(死后12小时内)的主动脉观察,以抗Cu2+-ox-LDL及4-HNE-MDA-LDL、抗apoB、CD68和actin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对人体动脉粥样硬化(As)不同时期细胞内外LDL和ox-LDL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显示:ox-LDL与LDL在病灶内共存分布;ox-LDL在As早期主要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在As晚期,主要位于平滑肌细胞内和细胞外基质中;LDL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期含量高于脂纹期,而纤维斑块期与粥样斑块期则无差别;ox-LDL含量在粥样斑块期高于纤维斑块期,而后者又高于脂纹期;脂纹期ox-LDL含量低于LDL,而在纤维斑块期及粥样斑块期ox-LDL含量大于LD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激活在人宫颈鳞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25例不同组织学分级的人类宫颈标本为实验对象,包括32例轻度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 LSILs/CIN-Ⅰ),33例重度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HSILs 或 CIN-Ⅱ/CIN-Ⅲ),38 例鳞状细胞癌(SCCs),22例正常宫颈(normal)。SCCs中包括分化良好宫颈鳞癌(WDSCC)9例,中等程度分化(MDSCC)20例,分化较差(PDSCC)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印迹方法检测NF-κB p65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中的表达水平。结果:①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正常宫颈组织及轻度宫颈上皮内非典型增生组织中,RelA主要定位于胞浆,而在重度宫颈上皮内非典型增生及宫颈鳞状细胞癌中,RelA主要位于胞核中。② 免疫印记方法显示在正常宫颈组织及轻度宫颈上皮内非典型增生组织中RelA主要在胞浆提取物中,而在重度宫颈上皮内非典型增生及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胞核提取物中表达增强,而在胞浆提取物中相对减少,差异显著(P<0.05) 。结论:NF-κB活化与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NF-κB p65可能成为人类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