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完全按时服药31例,占77.5%,部分按时7例,占17.5%,服药依从率为9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Z=-4.430,P0.01);两组护理前CCQQ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一般生活功能评分为(9.21±0.36)、社会心理功能评分为(20.14±3.08)、工作状况评分为(5.32±0.51)、医疗情况评分为(5.12±0.45)、体力评分为(15.80±2.17)、病情评分为(16.23±2.46);两组CCQQ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较大(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活动能力、依赖程度、社交能力、目前症状以及SD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出院后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回访,分别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服药依从性的提高,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病情复发,有效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助于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与生活事件、自知力水平、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能更好地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160例因复发而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86例首次住院且与观察组同期出院而未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加以对照.结果 ①观察组生活事件发生率、负性生活事件数及负性生活事件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ITAQ评分及SSAS总分、主观支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观察组服药完全依从者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服药部分依从及不依从者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频遭生活事件、自知力水平低、服药依从性差及社会支持缺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电话随访对出院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电话随访对首次住院治疗出院后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情况。方法将100例首次住院治疗出院后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出院1年内完成15次的电话随访,对照组仅在出院后1个月内完成1次电话随访。对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抑郁症知识得分、服药依从性、疾病复发率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出院后9个月和1年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评分在出院后3个月、9个月和1年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服药和抑郁症相关知识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9个月和1年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电话随访,有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干预对抑郁症出院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84例心身医学科抑郁症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微信平台对病人服药进行6个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服药依从性,出院后6个月社会支持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与社会支持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6,-3.655,P0.01)。[结论]微信干预可提高出院抑郁症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用药依从性、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6个月时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时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出院后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式社区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出院的78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居住地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一般电话随访,干预组接受主动式社区护理干预;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自尊量表(SES)、服药依从性问卷分别于出院第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自尊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后3、6个月,干预组WHOQOL-BREF评分、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主动式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出院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和服药依从性,改善其自尊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北京市怀柔区社区免费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疗效、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筛选出2018年1月—2019年1月北京市怀柔区社区居家精神分裂症免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120例,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等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社区精神分裂症免费服药患者中,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可调节自动计数锻炼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率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可调节自动计数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护理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呈升高趋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呈降低趋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0.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主动服务、关爱以及总体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可调节自动计数锻炼器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腰椎功能、护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抑郁程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个性信仰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缓解抑郁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带管出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再入院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可提升脑卒中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降低再入院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冠心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试验组于出院后的居家康复期内接受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不接受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CQ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处于康复期的冠心病患者群体施以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娟 《妇幼护理》2023,3(8):1929-1931
目的 探讨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我院收治的 120 例慢性胃炎 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实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依从度、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合理服药、健康饮食、健康锻炼、 按时检查、科学作息等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经过对比无显著性差 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改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专科个案管理护理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消融术患者11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专科个案模式进行1年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复诊率、护理满意度、降压药服药依从率、血压监测行为依从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专科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干预后3、6、12个月复诊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患者对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疾病宣教、检查治疗安排合理、延续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1、6个月降压药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血压监测各项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消融术患者的院外复诊率、降压药服用依从率、护理满意度,规范患者院外血压监测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途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伴焦虑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途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途径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育模式在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出院后予以互动式教育进行干预。在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并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HAMD-17和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接受特色心理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入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其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特色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性。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入院后降低(P均<0.05);相较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更低(P均<0.05)。出院时,2组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各维度评分均较入院后升高(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理机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维度评分均更高(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为95.12%,较对照组的79.07%更高(P<0.05)。结论采取特色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陈洪容  戴丽珠  魏艺芬 《全科护理》2021,19(26):3694-3696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服药依从性、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护理干预.出院3个月、出院9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比较两组病人患肢功能、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出院9个月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患肢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提升病人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社区激励性访谈护理干预对分裂情感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在社区就诊的92例分裂情感障碍患者在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激励性访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情况、认知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 在社区激励性访谈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程度、认知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程度、认知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均升高,但社区激励性访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裂情感障碍患者实施社区激励性访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水平,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沟通艺术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收治的128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沟通艺术;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入院第1天、出院前一天家长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情况,家长护理满意度、家长疾病认知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前一天,两组家长SAS、SDS评分低于入院第1天(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沟通艺术可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改善家长情绪,提升家长疾病认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