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对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指导孕妇在孕期补充铁剂,小儿出生后辅以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铁剂、锌等元素,去除病因,以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营养性贫血,缺铁可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主要是补充铁剂。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口服铁剂1~2次/周,代替3次/d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天如 《临床荟萃》2010,25(10):876-877
缺铁性贫血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小儿疾病之一。既往缺铁性贫血常考虑与饮食单一有关,常规给予铁剂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儿童Hp感染者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我们拟从抗Hp加铁剂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儿检查贫血指标结果的变化,探讨抗Hp感染在治疗缺铁性贫血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的常见类型,其治疗主要以补充铁剂为主,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部分病人铁剂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表现为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变化,文献报道此类患者可能与HP感染有关,为此我们对这些患者在补充铁剂治疗的同时应用根除HP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缺铁性贫血与单纯缺铁患儿铁剂治疗前后智商行为变化的研究李运莲张金春我们用配对观察法探讨缺铁性贫血(IDA)和单纯缺铁对儿童智力、行为的影响及患儿使用铁剂治疗的结果,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对3所幼儿园728名小儿进行全面体检及血液学监测,按198...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的发生情况及补充铁剂的时机。方法选取门诊产检单胎孕妇375例,依据孕妇孕16周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两组:铁耗尽早期组66例(20μg/L≤SF<30μg/L且Hb≥110g/L)和正常组309例(SF≥30μg/L且Hb≥110g/L),观察两组孕28周及孕36周贫血、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发生率。结果两组孕28周及孕36周贫血、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期当20μg/L≤SF<30μg/L时,暂不补充铁剂,并不建议常规补充铁剂,但需监测SF。  相似文献   

7.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根据病因,医学上将其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而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以口服或注射铁剂为最常用、也最有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类病人,询问如下问题:我口服铁剂已几年了,但化验结果仍是贫血,后来加大了剂量,但仍无效果,到底为什么?殊不知,应用铁剂有许多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正>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良好等特点。缺铁性贫血常表现为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活动减少,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降低,还会影响智能发育,因此,发现缺铁性贫血要及时纠正。我们采用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缺铁性贫血患儿腺苷脱氨酶活性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铁性贫血患儿腺苷脱氨酶活性改变吴斌杨滨陈素清陈智辉缺铁性贫血(IDA)不仅影响小儿体格、智力发育,还影响小儿机体的免疫功能。我们检测了IDA及铁缺乏症(ID)患儿铁剂治疗前后血浆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腺苷酸脱氨酶(ADA)活性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  相似文献   

10.
陆基宗 《家庭护士》2007,(11):42-42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根据病因,医学上将其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而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以“口服或注射铁剂为最常用、也最的效。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类病人,询问如下问题:我口服铁剂已几年了,但化验结果仍是贫血,后来加大了剂量,但仍无效果,到底为什么? 殊不知,应用铁剂有许多注意事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疾病(1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需要增加或丢失过多造成体内储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本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群体儿童普查的检出率为30%~50%,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2岁.在我国,缺铁性贫血是卫生部重点防治的儿童疾病之一,尽管近年来对其的防治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某些地区,其患病率仍较高,因此,本文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概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对我市1136例6个月~3岁儿童接受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检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与铁剂干预组.健康教育组以卫生宣教与喂养指导为主,铁剂干预组给予每个儿童元素铁2mg·kg-1·d-1,)口服,疗程3个月.两组小儿均于3个月后再次行体格检查及Hb与FEP检测.结果 发现贫血儿童337例,患病率29.67%,男女患病无差异,其中95.48%为缺铁性贫血,发生缺铁479例,患病率的42.17%,干预3个月后复诊随访,健康教育组与铁剂干预组贫血患病率分别下降至12.63%和18.81%,缺铁患病率分别下降至18.15%和24.18%,健康教育组效果优于铁剂干预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优于口服铁剂,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经济方便,简单易行,是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对我市1136例6个月-3岁儿童接受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检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与铁剂干预组。健康教育组以卫生宣教与喂养指导为主,铁剂干预组给予每个儿童元素铁2mg·kg^-1·d^-1)口服,疗程3个月。两组小儿均于3个月后再次行体格检查及Hb与FEP检测。结果发现贫血儿童337例,患病率29.67%,男女患病无差异,其中95.48%为缺铁性贫血,发生缺铁479例,患病率的42.17%,干预3个月后复诊随访,健康教育组与铁剂干预组贫血患病率分别下降至12.63%和18.81%,缺铁患病率分别下降至18.15%和24.18%,健康教育组效果优于铁剂干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优于口服铁剂,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经济方便,简单易行,是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农村尤为多见,口服铁剂是治疗这种贫血最有效的药物。作者对基层中应用铁剂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1)口服铁剂不宜用茶叶水送服。铁剂也不宜与含鞣质的中成药如四季青片、感冒宁、舒痔丸等同服。(2)不宜与钙类食品(如豆腐、牛奶)或钙制剂(如乳酸钙)  相似文献   

15.
嗜异症——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一个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嗜食异物过去认为与钩虫感染等有关,近年来虽亦注意到其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但对其因果关系尚元定论。本文通过对108例嗜异症幼儿的临床观察与治疗,认为此症状系缺铁性贫血所致,只要投以铁剂纠正贫血,嗜异症状即会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16.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出生2w开始补充铁剂,对照组不补充铁剂,在4个月和6个月抽取新生儿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检测血清中铁元素含量。结果在4个月时,观察组7例贫血,发生率为28.0%,对照组12例贫血,发生率为48.0%,在6个月时,观察组5例贫血,发生率为20.0%,对照组10例贫血,发生率为40.0%,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间断补充铁元素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该种方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妇补铁现状及其对孕妇贫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武东医院产科分娩的16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和血常规检测,了解孕妇补铁现状及其对孕妇贫血的影响.结果 在本研究调查的163例孕妇中,49例(30.06%)孕妇补充过铁剂,以孕期补铁为主,而在孕前补铁的孕妇较少,补充铁剂孕妇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补充铁剂孕妇(12.24% vs33.33%,P<0.05);孕前与孕期同时补充铁剂孕妇贫血发生率稍低于只在孕前或孕期补充铁剂孕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9% vs 16.67%,P>0.05).结论 补铁与否和补铁时机不同均影响贫血的发生,补充铁剂能够有效预防孕妇贫血,尤其要注意补铁的时机为孕前和孕期均补铁.  相似文献   

18.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贫血之一.传统上,临床通常应用评价成熟红细胞的参数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ean cot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等作为IDA患者诊断及铁剂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评价指标,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为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反映人体内红细胞的更新速度、增生情况以及骨髓造血功能的细胞动力学变化[1-3],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测定胞浆中的RNA物质,一些检测Ret的新血液学参数指标不断出现,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参考,本文主要探讨网织红细胞分群及红细胞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及铁剂疗效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在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可提高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认识,有助于拓宽临床思路,选好中西医各自的切入点,达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随机双盲法,按照Bayley标准对12~18个月之间的婴儿作智力和体力检测。发现缺铁性贫血(IDA)婴儿智力和体力比无缺铁婴儿明显低下,并观察了补充铁剂后对其智力和体力的影响。作者把50例IDA婴儿,29例不贫血缺铁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