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孕妇围手术期情况.方法 选取90例经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前置胎盘类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部分性前置胎盘组、边缘性前置胎盘组,每组均30例,比较孕妇在围手术期的出血、输血等出血情况,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孕周.结果 完全性前置胎盘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边缘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量明显最少(P<0.05),产后出血量介于两组之间,与部分性前置胎盘差异显著(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明显高于部分性前置胎盘(30.0%)、边缘性前置胎盘(20.0%),差异显著;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提前分娩(<36周)发生率为73.3%,明显高于部分性前置胎盘(33.3%)、边缘性前置胎盘(10.0%),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对母体均造成损害,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症状明显差于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且孕周显著短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2.
陆梅年 《右江医学》2007,35(6):653-655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类型、阴道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89例前置胎盘患者分为两组,43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为A组;46例部分性、完全性前置胎盘者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妊娠结局。结果B组初次出血及诊断时孕周均明显小于A组(P<0.05或0.01);而产前出血发生率、出血次数及大出血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产前出血者其诊断及分娩时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显著低于无出血者(P<0.01);急诊剖宫产率显著高于无出血者(P<0.01)。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有很大的差异,其类型及产前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不是恒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勉 《医学综述》2008,14(12):1911-191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病因、类型、临床表现与妊娠结局。方法将142例前置胎盘患者设为前置组,并分为完全组(72例)、部分组(29例)、边缘组(41例);同时随机选择正常妊娠孕妇1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经产、流产、剖宫产为发生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三组前置胎盘患者产前出血、产后出血、输血、诊断孕周、分娩孕周、阴道分娩、早产、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三组前置胎盘患者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急诊剖宫产、择期剖宫产、小于胎龄儿及围产儿死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妊娠结局与前置胎盘的类型有关,完全性及部分性前置胎盘临床症状较重,母儿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病特征,危险因素及妊娠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前置胎盘孕妇共56例为观察组,同期入院非前置胎盘孕妇56例为对照组,实施临床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对比时,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前出血、剖宫产、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对比具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三类型孕妇妊娠结局对比中,观察组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三组中各组早产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术后输血等发生率对比具显著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凶险性及普通性前置胎盘分娩时及分娩后情况对比中,两组分娩孕周、术中用时、分娩输血、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因素对比具显著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发病因素具广泛性,高龄孕妇、剖宫产史等均可诱发前置胎盘;前置胎盘不同类型及不同风险性均会导致各危险因素增长,对妊娠结局具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前置胎盘特点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前置胎盘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笔者医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155例,将其分为4组,即低置胎盘组(56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2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17例)和完全性前置胎盘组(60例)。选取同时期正常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前置胎盘组患者存在产前阴道出血,胎盘位置与宫颈内口越接近,出血时间越早、出血人数越多、出血量越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前置胎盘组剖宫产率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贫血及休克的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P均<0.05)。而5组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前置胎盘组早产发生率高,新生儿出生体重低(P<0.05);而5组间1min、5min阿氏评分以及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置胎盘尤其是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可致剖宫产率高,产时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影响新生儿质量,临床上应给与充分重视、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苏嘉文  李雁 《广西医学》2002,24(6):902-903
前置胎盘的主要特征是无痛性阴道出血。本文用回顾性取样分析方法 ,探讨前置胎盘产前出血(APH)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1998年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分娩总数 35 40例 ,其中 ,前置胎盘 6 4例 (占 1 81% ) ,包括5 1例产前出血和 13例非产前出血。1 2 方法 :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前置胎盘类型、产前出血情况及诊断和分娩的孕周数。产前出血组指产前至少有一次出血者 ,无产前出血者指无产前出血史或只有在临产时才发生出血者。根据胎盘与子宫颈内口关系 ,将前置胎盘分为如下三种〔1〕:①完全性前置胎盘 ;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类型对妊娠过程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6例前置胎盘(轻度45例,重度5 1例) ,按其类型对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重度组初次出血及诊断时孕周均明显小于轻度组(P <0 .0 5 ) ,重度组大出血例数显著多于轻度组;有产前出血者分娩时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显著低于无出血者(P <0 .0 1 ) ;产前出血发生率、出血次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有很大差异,类型及产前出血情况不能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8.
黄秀荣 《右江医学》2003,31(2):139-139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特征和分娩方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置胎盘发生率为 2 .1% ,平均年龄为2 8.6岁 ;有正常分娩、曾作人工流产和引产史占 80 .3 % ,未分娩但曾行中孕引产、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和自然流产史的占 19.6% ;孕龄在 2 7~ 3 0周占 8.2 % ,3 1~ 3 4周占 6.5 % ,3 5~ 3 6周占 3 2 .7% ,3 7~ 3 8周占 5 2 .2 %。中央性前置胎盘占 5 7.4% ,出血时间在2 8~ 3 5周 ;部分性前置胎盘占 2 2 .9% ,出血时间在 3 0~ 3 4周 ;低置性前置胎盘占 19.7% ,出血时间在 3 7~ 3 9周。产妇失血性休克发生率前置胎盘组 ( 2 4.5 9% ) ,非常显著高于正常组 ( 0 .3 9% )。行剖宫产术 5 4例 ( 88.5 % ) ,阴道分娩 7例 ( 11.5 % )。结论 :根据母子具体情况选择分娩方式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大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莉  应豪 《上海医学》2005,28(9):734-736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适宜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162例。分为两组,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1000 ml的81例作为大出血组,随机抽取同期手术中及术后出血<1000 ml的81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大出血组的孕次和产次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大出血组有刮宫史和剖宫产史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0.05)。胎盘附着于前壁的出血量为(1652.7±296.4)ml,明显多于附着于后壁的出血量(778.7±107.1)ml及附着于侧壁的出血量(660.0±235.9)ml(P<0.01)。大出血组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史、刮宫史(尤其>3次)及前壁胎盘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及预防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住院分娩的部分性前置胎盘及边缘性前置胎盘产妇40例,随机分2组,胎儿娩出后均肛塞卡前列甲酯栓1mg,5%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0U静脉点滴防产后出血,在胎盘娩出后20例为治疗组加用子宫动脉下行支及宫旁血管钳夹术治疗,与同期20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开始量为250μmg宫颈注射治疗为对照组,对照止血时间,2h出血量出血量,24h总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发生产后出血量≥500ml的发病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子宫动脉下行支及宫旁血管钳夹术治疗及预防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是简单快捷有效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类型及产前出血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以2008年2月~2012年1月妇产科接受治疗前置胎盘孕产妇13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置胎盘类型分为边缘性前置胎盘组(4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56例)和中央性前置胎盘组(34例).观察3组孕产妇产前出血量、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与边缘性前置胎盘组相比较,部分性前置胎盘组、中央性前置胎盘组两组产前出血量明显较大,终止妊娠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产妇均未发生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边缘性前置胎盘组相比较,部分性前置胎盘组、中央性前置胎盘组两组孕产妇子宫切除率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大,新生儿病死率较高;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对产前出血和妊娠结局影响较大.其中边缘性前置胎盘孕产妇预后较好.产前早期诊断、控制出血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形成与妊娠前宫腔操作、孕产次的关系,前置胎盘的类型与产前出血、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129例前置胎盘病例与130例对照组比较;129例前置胎盘病例按类型进行边缘性与部分性及中央型前置胎盘比较。结果:前置胎盘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妊娠前的宫腔操作、孕产次、产时出血、分娩孕周以及新生儿体重有差异(P〈0.05)。前置胎盘组中边缘性前置胎盘与另两组比较第1次出血孕周、产前出血次数、分娩孕周、产时出血量均有差异(P〈0.05),中央性前置胎盘危害最大,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后果。结论:前置胎盘的形成与宫腔操作、孕产次密切相关,前置胎盘的类型影响产前、产时出血,与妊娠结局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周洁琼 《重庆医学》2013,42(5):567-569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产科分娩的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历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发生胎盘植入率22.5%,平均产后出血(2 650±350)mL,子宫切除率22.5%,均明显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P<0.01);平均分娩孕周(32.85±3.82)周,早于非凶险型(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很大,降低首次分娩剖宫产率、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盘植入并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提高围术期处理能力,可有效改善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及治疗对策。方法调查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分娩的130例前置胎盘病例,其中观察组(n=65)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根据个体病情采取剖宫产术中保守性手术(包括局部缝扎、宫腔填塞纱条、子宫动脉结扎)、术中应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等综合处理,与对照组65例(n=65)普通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胎盘植入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剖宫产术中保守性手术率、子宫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时、产后出血风险增大,预防性应用欣母沛可降低产后出血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对它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2003年1月 ̄2004年12月期间剖宫产产后出血5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总人数2778例,产后出血74例,发生率2.66%,其中剖宫产(A组)771例,产后出血51例,发生率为6.61%,阴道分娩(B组)2007例,产后出血23例,发生率为1.14%,A组明显高于B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A组产后出血51例,平均出血量为(1173±985)mL,B组产后出血23例,平均出血量为(682±333)mL,A组明显高于B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剖宫产产后出血51例中主要手术指征,前6项依次为瘢痕子宫、巨大儿、前置胎盘、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社会因素。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占54.9%,胎盘因素占25.9%,子宫下段切口裂伤占19.6%。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出血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及尽量减少无指征剖宫产手术,以达到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6.
张学真  许安安 《广东医学》2000,21(8):676-676
产前出血是产科急症 ,而前置胎盘是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可造成产妇大出血死亡 ,同时因孕周小 ,胎儿病死率也较高。现对我院 1997~ 1999年间前置胎盘 ,特别是小于 35周的前置胎盘引起产前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7~ 1999年共有住院分娩数 11716例 ,前置胎盘 133例 ,发生率 1 14%。其中 <35周的前置胎盘合并产前出血 6 7例 ,占 133例的 5 0 4%。各年前置胎盘发生率及构成见表 1。表 1 我院 1 997~ 1 999年产妇前置胎盘发生情况例 (% )年份分娩数中央性部分性边缘性合计199736 0 0 14 ( 0 .3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87例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组(26例)和非凶险性前置胎盘组(61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前置胎盘类型、术中处理及妊娠结局。结果: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组比较,凶险性前置胎盘组患者孕次、产次更多、胎盘植入率、子宫动脉结扎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更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妊娠分娩或流产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产前、术中应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减少产后出血发生,以尽量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18.
143例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类型与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以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143例前置胎盘病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49例,部分性前置胎盘4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54例,分3组,对其临床表现、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2.33%,高于国内发病率0.24%~1.5%的报道。产前初次出血时间、出血次数、产后出血、终止妊娠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及窒息等比较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其类型及临床表现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产后出血是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应予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病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52例前置胎盘产妇及52例胎盘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流产次数越多、生育次数越多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就越高;而具有盆腔炎史和剖宫产史的产妇,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盆腔炎史和剖宫产史的产妇。观察组前置胎盘产妇出现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早产、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的发病可以引发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必须加强预防和控制,以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伴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6例中晚期妊娠伴前置胎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利凡诺引产,观察组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引产.比较两组分娩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分娩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联合利凡诺可有效促进中晚期妊娠伴前置胎盘患者引产,避免剖宫取胎所造成的创伤,实现安全、有效引产的效果,避免产后出血发生,同时有助于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