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情况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效果。方法对2015~2017年40 032例受动物致伤就诊的可疑狂犬病暴露者,分析暴露人群特点、暴露级别、暴露部位和暴露时间,并对暴露者进行一般处置和采集2 844例就诊者全程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者的血样,采用ELASA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 40 032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性20 180例,占50.41%;女性19852例,占49.59%;0~10岁儿童11 169例,占总暴露人群的27.90%;5~8月份受伤者18 101例,占总暴露人群的45.22%。伤口部位主要为上肢20 616例,占51.50%;II级暴露人群24 300例,占60.70%。所有暴露者经正确处理伤口,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2 844例就诊者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14~21 d血清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96.87%。所有接种者没有发生狂犬病。结论 5~8月份是狂犬病暴露者多发季节,暴露人群以0~10岁儿童为主,暴露部位主要为上肢。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置,能够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番禺区自 1990年以来 ,虽已无狂犬病发生 ,但每年因犬类等动物咬伤人的数量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从而增加了发生狂犬病的危险。自 1990年开始 ,开展了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监测中发现 ,老年人的免疫效果一直不理想。 2 0 0 1年引入法国进口纯化的Vero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维尔博疫苗 ,主要针对老年人进行暴露后接种。现将番禺区 2 0 0 0~ 2 0 0 1年 5 0岁以上人群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检测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分组 :①维尔博疫苗组 :随机抽取番禺区 2 0 0 1年被犬咬伤、抓伤的 5 0岁以上人群 2 6 7例 ,年龄…  相似文献   

3.
3398例动物咬伤人群狂犬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章云  王敏  朱付忠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872-872,874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人被疑似疯动物咬伤后 ,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接种狂犬疫苗。我县狂犬疫苗接种经过了地鼠肾组织疫苗 (1998年 ) ,浓缩疫苗 (1999年~ 2 0 0 1年 ) ,精制纯化疫苗 (2 0 0 2年 )等过程。作者对不同年代 ,3种不同剂型疫苗免疫后人群狂犬疫苗特异性抗体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年~ 2 0 0 2年我县动物咬伤者来门诊接种狂犬疫苗后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者 3 3 98例。1.2 接种疫苗  1998年为人用地鼠肾组织疫苗 (1.2 5IU/瓶 ) ;1999年~ 2 0 0 1年为人用地鼠肾组…  相似文献   

4.
1648份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狂犬病毒抗体的测定是评价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江苏省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疾控中心 )于 1 997~ 2 0 0 0年采用酶免疫法 (EIA)开展了对我市狂犬病疫苗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免疫后血清狂犬病毒抗体 (抗 RV)的调查工作。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①抽取静脉血 ,分离血清 :暴露者 ,按规定全程免疫 (5针 )狂犬病疫苗 ,免疫后 45天的 1 555份 ;未完成全程免疫 (3~ 4针 ) ,也于末次接种后 45天的 30份 ;第 1次全程免疫失败 ,加强 (1针接种 )免疫后 2 0天的 63份 ;疫苗免疫前的 40份 ,非暴露者的 4…  相似文献   

5.
暴露前接种维尔博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暴露狂犬病病毒后最理想的处置原则是:伤口处理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接种狂犬病疫苗。但面对如此严重的致死性疾病,暴露后接种比暴露前免疫显得被动,因此,采取暴露前免疫既主动,也非常必要。暴露前接种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效果国外已有相关报道,我们通过对接触狂犬病病毒有高度风险的人群实施暴露前接种狂犬病疫苗,用小鼠中和试验(MNT)方法测定其血清抗体滴度和观察接种后反应,评估维尔博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探讨预防策略。[方法]观察疫苗使用者的反应情况,随机抽取624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5针(0、3、7、14、28d)后10~20d采集静脉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狂犬病毒(RV)IgG抗体。[结果]报告接种反应发生率为9.35/万,无严重不良反应;624例暴露者接种疫苗后RV-IgG抗体阳性594人,平均阳性率95.19%;男、女暴露者RV-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P﹥0.05);﹤15岁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100%,﹥65岁率最低为90.48%,随年龄增大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46,P﹤0.01);大连金港安迪、辽宁依生、辽宁成大、宁波荣安、武汉5家生物所的疫苗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38,P﹥0.01),但均高于长春生物所χ2=95.446,P﹤0.01);大连金港安迪、辽宁成大、宁波荣安3所各批号疫苗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1.26、0.22,P均﹥0.05)。[结论]国产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好;年龄小者免疫效果优于年长者;除个别外多数厂家疫苗免疫效果差异不大;暴露后使用国产疫苗能够起到预防狂犬病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惠州市人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免疫的抗体水平,及时了解和观察本市犬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IgG)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评价目前本市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质量,为今后的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及制订科学完善的防患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惠州市人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咬伤后),抽取全程接种五针疫苗1个月后自愿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人员静脉血,按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惠州市1186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检测阳性率为96.1%。其中男性97.2%,女性94.5%。不同年龄组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不同厂家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0、3、7、14和28d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96.1%以上的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还有3.9%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进一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8.
曹亮  朱劼  刘红  唐海波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493-1494
目的 了解嘉禾县2009-2011年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 方法 3036例暴露者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15 d后,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狂犬病抗体. 结果 经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3036例暴露者中,抗体阳性2908例,阳性率为95.78%.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55,P=0.000),与接种的年份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要检测抗体,才能保证免疫效果,以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被哺乳类动物咬伤者接种不同种类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将被动物咬伤者随机分为两组 ,均采用五针法 (0、3、7、1 4、30d) ,一组接种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 (G1组 ) ,一组接种狂犬病冻干疫苗 (G2组 ) ,接种后 7~ 1 0d静脉采血 2 0ml,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对第一次检测抗体阴性者 ,再采用三针法 (0、3、7d)接种后检测抗体。结果 第一次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显示G1、G2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4 % (345 / 4 6 9)、90 % (1 6 2 / 1 80 ) ,G2组高于G1组 (P <0 0 1 ) ;第一次检测抗体阴性者再接种三针后狂犬病毒抗体均转为阳性。结论 两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均良好 ,狂犬病冻干疫苗优于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近年来黄冈地区动物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抗体产生情况,探讨预防策略。方法对2011—2014年间964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5针后15~20天采集静脉血,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狂犬病毒IgG抗体。结果经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94.19%,男女性别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人群(P<0.05);不同季节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不能100%产生抗体,因此加强检测、及时处理伤口,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区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3-2007年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登记的3977例疫苗接种者中,男女之比为1.48:1,暴露的高危年龄段为0~19岁,高发月份为每年的7、8、9月;绝大多数接种者是被犬致伤:伤及部位以下肢最多;接种者中Ⅲ级暴露所占构成比最高,暴露后未处理伤口者的比例为11.55%,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者3858例。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教,提高暴露人群免疫预防接种率;加强犬的管理,搞好犬的免疫工作,从源头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疫苗的管理是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的效果,本站于1996年6月~2000年7月采用酶免疫法(EIA)开展了对我市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灭活苗)免疫后血清狂犬抗体(Anti-RV)的检测工作,检测血清1736份,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标本 ①暴露者狂犬病疫苗按规定全程(5针接种)免疫后45d抽取的静脉血1555份。②暴露者狂犬病疫苗未完成全程免疫(3~4针接种)也按全程免疫后45d抽取静脉血30份。③暴露者狂犬病疫苗免疫前血清40份。④正常健康者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血清48份。⑤第1次全程免疫失败,加强  相似文献   

13.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及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血清抗体阳转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 ,以便采取措施提高抗体阳转率 ,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2 0 0 1~ 2 0 0 2年 12月对到盐都县卫生防疫站接种狂犬病疫苗的 2 0 88例犬伤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1~ 2 0 0 2年 12月到盐都县卫生防疫站接种狂犬病疫苗的 2 0 88例犬伤者。 2 0 0 1年为人用浓缩狂犬病疫苗与精制狂犬病疫苗混合使用期 ,2 0 0 2年使用精制狂犬病疫苗 ,按免疫程序接种 ,于最后 1针后 10~ 15d ,采取外周静脉血 2ml,分离血清后进行抗体定性检测。1 2 方法 采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刘玥  张文生 《现代预防医学》2018,(17):3198-3200
目的 了解天津市狂犬病暴露后免疫者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为指导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6年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致伤门诊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并于免疫后14~30天采血进行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月份接种狂犬病疫苗,中和抗体水平趋于平稳,在10IU/ml上下波动;未成年组头面部暴露比例最高,青壮年组下肢暴露比例最高,老年组上肢暴露比例最高;91例暴露后免疫者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9714IU/ml,阳转率为100%;女性中和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男性(t=2482,P=0015);复种组中和抗体水平远高于初种组(疫苗组及疫苗+蛋白组)(F=5356,P=0006);不同年龄组、不同暴露部位、不同暴露等级及接种不同疫苗中和抗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皆>005)。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效果不受季节、年龄、暴露部位、暴露等级及接种疫苗种类影响,女性免疫效果优于男性,复种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初种组。  相似文献   

15.
暴露前接种狂犬病疫苗最初推荐给有职业性危险的成人,如兽医和处理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发达国家,狂犬病疫苗常规用于将去狂犬病流行地区旅游的人们,分别在0、7和28d时接种疫苗。在怀疑接触狂犬病的病例中,对已接种疫苗的个体的治疗较简单,在0、3d时使用疫苗。在狂犬病是地方性动物病的发展中国家,因为儿童的身材矮小、不害怕动物及无法保护自己,使得这些儿童成为高危人群。如果婴儿的暴露前疫苗接种可被安全、有效的并入白喉-破伤风-全细胞百日咳-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PIPV)中,那么暴露前狂犬病疫苗接种可被并入扩大免疫…  相似文献   

16.
接种狂犬病疫苗3174例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昆山市动物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抗体产生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检测经全程免疫后的动物咬伤人群的血清抗体.结果:经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94.55%,性别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P>0.05);城乡接种点抗体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00,P<0.05);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人群(X2=21.76,P<0.05).结论:全程接种纯化狂犬病疫苗对暴露人群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一般而言发病潜伏期很短,即使在暴露后马上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发病的概率仍很高.因此,WHO建议对于以犬为主要传染源的狂犬病疫区人群,应使用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暴露前免疫,并且在1987年推荐了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RV)用于暴露前和暴露后接种[1].为评价国产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前免疫效果,开展此项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8.
国产浓缩、精制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疫苗是目前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生物制剂 ,为评价目前不同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我们对 1999年 1~ 11月因犬伤来本站接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狂犬病疫苗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浓缩狂犬病疫苗、辽宁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精制狂犬病疫苗各 4个批号 )的本市患者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免疫前、后抗狂犬病抗体血清学观察。1 检测结果犬伤后全接程种狂犬病疫苗并进行免疫前后血清检测者共 6 4 4人 ,免疫后抗狂犬病抗体阳性 6 2 1人 ,阳性率 96 4 3% ,阴性者补种 2针后复检均转阳性 (附表 )。2 讨论本次观察结果 ,精制纯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08-2017年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人群分布,检测狂犬病疫苗接种效果,为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暴露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集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者血清,检测IgG抗体,评价免疫效果。结果 十年来平顶山市狂犬病暴露者共计69494例,由2008年的5034例上升到2017年的9981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8月份最高占2272%。年龄分布以0~15岁最多,占4521%;暴露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构成比为133∶1。致伤动物主要是犬类,占7326%;暴露分级以Ⅱ级暴露最多,占6127%;部位以上肢最常见占4327%。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达到10000%,但Ⅲ级暴露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接种率较低,仅为1973%;大部分病例暴露后在门诊部正规处置外伤,占8327%;免疫后抗体检测阳性率9809%。结论 狂犬病暴露呈逐年上升趋势,15岁以下年龄段为高危人群,应引起家长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暴露后及时到正规门诊处置,正确的外伤处置和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了解有关因素对国产狂犬病纯化精制疫苗的接种效果,保证每个暴露者得到有效的免疫。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全程接种狂犬病纯化疫苗的465例暴露者进行狂犬病抗体测定,对不同人群、免疫失败后加强注射及疫苗加量联合血清注射所产生抗体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纯化疫苗总阳性率为96.13%。男、女性别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25),不同年龄组阳转率以1~9岁最高,其次是10~19岁,60岁组最低;18例阴性中有16例加强免疫后均阳转。重伤者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结论暴露者接种疫苗后应按时进行血清抗体测定;阴性者应考虑重新全程注射或加强免疫1~3针,以达到产生抗体的目的;除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外,联合抗毒血清和加量注射疫苗是重伤者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