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血流的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流与脑氧供及脑功能密切相关。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脑血流的监测为脑氧供及脑功能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常用的脑血流监测方法,并对其优缺点逐一阐述,以便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
全身麻醉药与脑氧供需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脑氧供需平衡的生理调节、监测指标以及全身麻醉药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在监测指标中,主要阐述其特点及应用价值;在阐述全身麻醉药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时,重点比较各种吸入全麻药及静脉全麻药对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及脑血管自身调节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作为一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具有多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表明,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脑功能存在保护作用,文章拟从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脑血流、颅内压、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脑血管反应性及脑氧代谢等多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后期研究及临床麻醉期间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身麻醉药与脑氧供需平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述脑氧供需平衡的生理调节、监测指标以及全身麻醉药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在监测指标中,主要阐述其特点及应用价值;在阐述全身麻醉药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时,重点比较各种吸入全麻药及静脉全麻药对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及脑血管自身调节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期间脑血流、脑代谢研究已有多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新型、无创脑血流监测(如TCD)已应用于临床.大量的研究显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温度、麻醉药物、PaCO_2、体外循环等因素影响脑血流、脑代谢,但许多作用机制尚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6.
脑氧饱和度监测是一种新型无创反映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手段,我院2014年1~12月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指导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例,结果显示脑氧饱和度监测准确实时反映脑血流及脑供需平衡关系的变化,指导围术期用药调整,优化麻醉计划,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控制性降压对脑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控制性降压(简称降压)对脑血管、脑血流、脑氧耗、脑能量代谢、脑组织氧张力、脑细胞内环境、脑电活动,血脑屏障功能和颅内压的影响;同时根据这些基础研究,又阐述了降压实施中麻醉药的选择、通气管理、降压药物的选择和不同降压药物的优缺点、降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降压中脑监测等方面,以求降压中脑有足量的血、氧和能量供给,防止脑缺血,缺氧和脑损伤发生。旨为临床安全应用降压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期间脑氧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氧合的研究是通过测定动脉-脑静脉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差来判断脑血流和脑氧耗是否相适应。近年应用的新技术和新仪器,能够持续性监测分析CBF/CMRO_2比值,促进了体外循环下脑氧合的研究。对于进一步阐明CPB下脑损害的原因,有效地维持术中的脑氧供需平衡,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 近红外线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种新型的无创脑氧饱和度(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O2)监测方法,是评估脑部氧供需平衡状况和脑血流变化情况的有效指标.因其具有灵敏、实时、持续、操作简单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的 以近年来NIRS用于rSO2监测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内容 从NIRS用于rSO2监测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趋向 NIRS用于rSO2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脑区氧供需平衡状况和脑血流变化情况,可较早对脑组织缺血/缺氧做出判断,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由于脑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时易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导致脑功能受损。甲氧明是一种高选择性α1受体激动药,通过升高血压从而增加脑灌注压。有研究[1]表明,不同血管升压药对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影响不同,甚至会降低rScO2。本研究通过观察术中持续泵注甲氧明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rScO2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期间脑氧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氧合的研究是通过测定动脉-脑静脉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差来判断脑血流和脑氧耗是否相适应。近年应用的新技术和新仪器,能够持续性监测分析CBF/CMRO2比值,促进了体外循环下脑氧合的研究,对于进一步阐明CPB下脑损害的原因,有效地维持术中的脑氧供需平衡,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颅脑外伤病人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颅脑外伤后急性期可发生脑血流(CBF)和脑代谢的改变。脑血管的调节功能紊乱,CBF成为压力依赖性;脑血管对CO_2反应性减弱或消失;脑氧摄取率增加,Sjo_2下降及a-jDO_2增大,进一步可造成CMRO_2下降及脑细胞内乳酸性酸中毒,其结果是脑水肿和ICP增高;ICP增高又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脑外伤病人的抢救措施和麻醉管理的首要步骤是保持气道畅通,保证氧供,以减少因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其次是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和降低及避免增高IC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脑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2~1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手术治疗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48~60岁。全部采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技术进行脑保护,术中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脑血流变化指导灌注,术后观察神经系统功能,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术后2年随访主动脉情况。结果 6例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36~350 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0~65 min,术中脑血流监测最低值为基础脑供血的31%。本组患者出院时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采用MMSE评测为28~30分,无认知功能异常。术后2年随访主动脉病变假腔均已闭合,未见复发。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中,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脑血流变化可以直观迅速地评价术中选择性灌注脑保护的有效性,从而保证手术的近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林派冲*田可耘*何威*为了解脑组织的氧供和利用情况,我们在临床上监测了局部的脑氧饱和度(rSO2),兹对他的临床使用价值探讨如下。分组和监测本组共45例,应用INVOS3100脑氧饱和度仪监测rSO2,根据手术种类和在...  相似文献   

15.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 CA)是维持脑血流量相对稳定从而维持脑氧供需平衡的重要机制,明确患者CA能力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维持患者MAP在CA范围内有助于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但目前还没有理想的监测方式用于患者CA监测,无创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所致脑损伤的监测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科手术、麻醉、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快速发展,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大为提高。但脑损伤仍是CPB手术中重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术中监测脑氧饱和度、脑血流和脑损伤的血清标志蛋白可以预测脑损伤的发生。术中改进一般管理(温度、血糖等),应用特殊措施(过滤、超滤等)及可能起到脑保护作用的药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脑损伤。本文就脑损伤监测、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颅脑外伤病人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颅脑外作后急性期可发生脑血流(CBF)和脑代谢的改变。脑血管的调节功能系乱,CBF成为压力依赖性;脑血管对CO2反应性减弱或消失;脑氧摄取率增加,Sjo2下降及a-jDO2增大,进一步可造成CMRO2下降及脑细胞内乳酸性酸中毒,其结果是脑水肿和ICP增高;ICP增高又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脑外伤病人的抢救措施和麻醉管理的首要步骤是保持气道畅通,保证氧供,以减少因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  相似文献   

18.
背景 近红外线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是一种新型的局部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实时、持续、无创等特点.通过经皮测定rSO2,了解脑局部皮层的灌流和氧供需情况. 目的 综述NIPS技术监测rSO2及其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内容 从NIRS技术监测rSO2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3方面进行阐述. 趋向 NIRS技术多用于监测脑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围术期的脑氧供需平衡状态和脑灌注变化情况,预防围术期脑缺血及脑过度灌注的发生,在无创监测颅内压及评估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深低温停循环广泛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心血管畸形矫正术,但有神经损害的危险。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可监测脑血管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cO_2)。由于其为可携带的,非侵入性的监测仪,对组织氧代谢变化很敏感,因此临床上用来监测脑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及心脏手术中与脑氧供相关的神经损伤。本文探讨心脏手术中深低温停循环下ScO_2是否随病人年龄不同而  相似文献   

20.
脑灌注不足导致代谢障碍是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等神经急症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其预后取决于脑氧供需平衡的状态。目前已有许多监测脑血流和脑氧供需平衡的方法,本文对脑组织氧分压(brain tissu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bti02)、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和颈内静脉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