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港 澳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 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 系的安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 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医疗及牙医服务贸易 领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香港或澳门与内地合资合作举办的医疗 机构所聘用的医务人员大多数可为香港或澳门永 久性居民。  相似文献   

2.
随着香港回归,内地与香港护理界的往来日益增多,从1989年开始,香港护士会便为内地各界护理人士免费提供为期2周至3个月的学习、参观、进修等。内地现有近千名的护理人员到过香港,开拓了视野,增进了友谊。笔者参观回来后,颇感收获很大,感触很深。现将香港护理与内地护理进行对比分析,让更多的同行认识香港,了解香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1 现行香港护理与内地护理外延的比较1.1 体制不同 香港医院分公立和私立医院两种。医院护理的职能结构类似于内地,但其称呼不同。护理部主任称护理总经理,护士长称病区经理,护士分注册护士、登记护士、助理护士。她们没有更多的职称,根据工作的年限,依次拿工资。  相似文献   

3.
回顾香港医疗融资的发展历程并简述香港公营医院的运营状况与开支构成比,重点分析香港公营医院的管理机构——香港医院管理局,研究其宗旨任务与目标策略相结合的管理医院管理战略,跟踪其主要经费来源的变化趋势,对其财务状况进行深入探究并进行预测。在对香港公营医院运行机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探讨香港公营医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内地的启示,为内地医院管理机构借鉴香港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医疗融资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香港医疗体制的特点是高福利、低收费、公益性强。与香港相比,内地虽然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医疗效率较高,但公立医院得到的政府财政补偿不足,导致公立医院运行困难、公益性淡化。借鉴香港的医疗体制,提出逐步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建立社会医疗保障补充机制;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强化整体医疗卫生概念;强化行业管理,建立和完善考核评审机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白普理宁养中心为期2周的学习期间,宁养中心医师、护士、社工的服务理念,先进的医疗设施,科学的管理经验等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学习时间虽短,但我们对香港的善终服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内地和香港在善终服务领域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香港医改     
香港医改的讨论对内地最大的启示是,在医疗改革时需要通盘考虑医疗,教育等其他福利支出。如果医疗由政府包办,教育仍由私人负担,那么,这个社会也不见得非常和谐。  相似文献   

7.
过埠新娘是指从中国内地或东南亚地区其它国家如印尼、泰国、越南等地嫁到香港的妇女,其中中国内地去的妇女占相当大的比例。 近年来香港男性向外求婚的情况越来越多,一些妇女在与丈夫并不足够了解之时便与之结婚,造成日后一些问题的产生。最近几年香港过埠新娘被丈夫虐待的情况不断增加,其中以中国内地妇女为多数。 ●阿清,30岁,经朋友介绍认识常到内地做生意的丈夫,1987年结婚。平日丈夫给很少  相似文献   

8.
香港通过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多种医疗服务.本文通过考察、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食物及卫生局、医院管理局、卫生署、香港医务委员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在医疗机构卫生监管中履行的职能,分析其卫生监管体制的特点,为内地医疗机构卫生监管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参考借鉴其他华人社会的成功经验并汲取其教训。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医疗卫生体系蜚声国际,高居"全球最有效率卫生体系"之冠。本文主要评析香港特区的医疗管理体制,遇到的挑战,以及近年来的重要医改举措,并总结其对内地医改的启示。香港的医疗卫生治理结构充分实现了"管办分开",解决了"九龙治水"问题,医管局管理体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专业性。但是香港特区医疗系统也面临诸多挑战,特区政府近年来推行了自愿医保、公私营协作计划、长者医疗券等若干医改政策,其中许多改革理念和政策工具可供内地医改借鉴。  相似文献   

10.
香港公共卫生体制和内地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从香港公共卫生的组织框架、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政策法规两个方面入手,简要地介绍了香港公共卫生体制的整体概况。通过分析香港公共卫生体制的特点,同内地公共卫生体制进行对比,提出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他山之石     
东方明珠 与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肖灼基谈香港稳定繁荣的八大因素 第一,是“内地因素”。今后15年,内地经济仍将以8%到10%的速度发展,随着内地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将大幅上升,内地也将为香港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第二,内地正在进行的改革将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提供难得的机遇。目前,内地国有企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权的流动与重组,一些国有企业将向包括港商在内的各方投资者转让,这就为港商扩大对内地的直接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大大缩短投资的过程,减少繁琐的手续,节约投资成本,加快和提高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改新方案的提出,有必要探讨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香港特区政府医院管理局和机电工程署卫生工程部通力合作,保持引进高新设备的同时,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为香港的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值得内地同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和国家政府重要部署的发展战略之一。发展融合创新的高质量健康管理是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大湾区居民对健康医疗的诉求日益上升, 健康管理的创新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但目前香港、澳门与内地在融合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通过介绍香港、澳门两地的健康管理现状, 比较和概括三地面临的融合发展的挑战,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 从政策、经贸、教育人才、学术科研、文化观念等方面对健全大湾区健康管理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国港澳地区的医疗券制度能够为内地推进医改体制创新、倒逼公立医院改革和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医疗券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然后详细阐述了港澳地区医疗券制度的实施背景、异同与政策效果,发现医疗券制度在引导需方更多使用私立医疗服务、提高居民预防保健意识、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对医疗券制度在内地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与内地医改导向相契合,并可作为内地医保制度的有益补充和推动社会办医的有效措施,在完善内地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和发展私立医疗机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香港贸易发展局目前发表关于中国实行“九五”规划及对香港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贸发局首席经济师梁海国表示,“九五”规划继续维持市场开放政策,将会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也有利于加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他还表示.在“九五”规划中,中国政府再一次重申对香港的基本政策。应当看到,不论从维持香港经济发展还是从内地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中国都会尽力维持香港的现行经济及贸易制度。他说,“九五”规划强调扩大对外开放,有助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内地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有助于香港外贸的稳定增长。而内地承诺降低…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月7日.一代影人邵逸夫走了.享年107岁。他为我们留下近3万座”逸夫楼”.屹立在各大院校校园中.无声地哺育莘莘学子。截止至2012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元,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他曾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建设教育、医疗设施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今年去香港医管局团拜,正值香港年度预算案社会大讨论,且不说民主议财,单就从食卫局周一岳局长的讲话中便多少了解了香港对政府财政使用的透明度和香港财政使用的主要方向与内地的“习惯”有多少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 ,上海文化人曾两次比较集中地向香港迁徙 ,他们在香港的文化活动 ,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以及进步文化在香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卫生部和商务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独资形式,或与内地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合资或合作形式设置医疗机构。通知明确,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置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以及独资医疗机构的(独资医院、独资疗养院除外),其标准和要求按照内地单位或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办理。根据两部门要求,港澳独资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相似文献   

20.
香港大学深 医院位于深 湾畔,与香港隔海相望,是由深 市政府全额投资,并引进香港大学管理模式的综合性公立医院. 该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李咏梅教授来自香港,专攻鼻咽癌,同时在香港大学临床肿瘤学系、香港港 医院、香港玛丽医院等处任职,还任香港防癌会副会长.她是2012年10月应香港大学邀请正式加入香港大学深 医院工作的,从此开始了港深两地奔波的行医生涯.在近5年的时间里,该院临床肿瘤中心逐渐成长为可以进行全方位癌症治疗的综合性国际肿瘤中心,为患者提供放疗、化疗、标靶治疗、舒缓治疗(临终关怀)等服务.李咏梅表示,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医生在交流中快速成长,而内地对医院的评级制度以及不同类型的病患案例,也有助于香港同行和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