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两个事例并非罕见.今年1月17日和19日,新疆喀什地区两名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了标识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的"糖脂宁胶囊"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卫生部于2006年2月10日公布了2006年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06年1月(2006年1月1日零时至1月31日24时),全国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233262例,死亡493人。本月除鼠疫、霍乱、登革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21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注射剂致急性血管内溶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葛根素注射液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并引起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该药的安全性在2002年被报道后,2003年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又再次发出关于葛根素注射液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警示;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生产厂家尽快修改该药品的说明书,以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注意用药安全。据报道,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收到上千例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发生的不良反应为1006例,自2005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为243例。1006例中严重反应30例(11例死亡),其中急性血管内溶血为18例,死亡8例(占死亡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住院患者出院后1年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诊断为"AECOPD"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根据其出院后1年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37例,18%)和非死亡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药物过敏反应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个案报道""过敏性休克"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段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393篇,涉及病例433例,患者多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占3...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中毒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急性中毒是小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毒死亡在1995年是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第5位原因。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3年间共收治小儿急性中毒41例,旨在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云峰  潘雅萍  张成人  陈洋 《上海医药》2022,43(2):18-21,54
目的:对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2018—2020年直接死亡原因为肿瘤的居民死亡信息进行分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好地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死亡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直接死亡原因为肿瘤的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居民相关信息,将肿瘤患者按死亡地点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6~1998年间死亡的围生儿中进行尸体解剖50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996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来我院产科分娩总数4244例,围生儿死亡67例,病死率为15.97‰,其中死胎28例,死产8例,新生儿死亡31例,分别占围生儿的42%、12%、46%。  相似文献   

9.
贾安华  高炯源 《贵州医药》1991,15(4):247-248
为了解我省工矿企业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我们组织部分厂矿进行了恶性肿瘤五年死因回顾调查,调查时限从1983年1月1日至1987年12月31日,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调查按统一要求从各调查单位驻地派出所查取所需年度的人口资料及死亡人员名单,专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死者,女,42岁。于2011年1月12日以“左环指末节离断伤”人某市煤炭总医院骨外科住院手术治疗,2011年1月22日夜患者因左下腹疼痛,经会诊后转入普外科,2011年1月23日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经抢救无效于2011年1月23El7时死亡(家属否认既往病史)。2法医病理学检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河北石家庄地区日最高气温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找出高危因素,进行有效防治。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心脑血管病例死亡报告卡,由河北气象台提供相应期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压,相对湿度,风速等6项气象要素,运用计算机进行各气象要素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单因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气温,气压与死亡的关系显著,全年以夏季病死率最高,8月份是全年发病人数最多的月份。结论夏季日最高气温升高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夏季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病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2014年1月31日发布安全信息:睾酮制剂可能会增加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丁浩  宋海屏 《安徽医药》2009,13(10):1209-1211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科自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所有腹主动脉瘤的患者,排除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急诊手术2例和未手术死亡或自动出院的8例,总共30例,其中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开放手术患者22例,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腔内治疗患者8例。通过手术过程中死亡率,30d死亡率、并发症和一年随访中的死亡率、并发症的结果进行总体评价。本项研究经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腔内组30d死亡1例(12.5%)(P=0.440),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手术组(P〈0.001、P〈0.001),术后平均禁食时间均较手术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一年随访中死亡1例(死亡于非血管原因),无内漏和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手术组30天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腔内组,一年随访无死亡,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高选择人群研究基础上得出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近期疗效较传统开放手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韩玉秋 《淮海医药》1996,14(4):17-17
为提高儿童身体素质,降低婴儿死亡率,实现到20000年把婴儿死亡率降低1/3的目标,现将我市199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的活产总效,婴儿死亡效.并根据上报填写的《安徽省婴儿死亡报告卡》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蒋程  王小军 《中国药师》2015,(1):126-163
1病例资料患者,女,60岁,因"有时情感高涨,有时情感低落"于2014年1月13日至我院精神卫生科就诊,诊断为"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无不良嗜好,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血小板减少史。1月13日医嘱予奥氮平片(Lilly del Caribe Inc.,美国,批号:C209054)20 mg,po,qn。治疗7 d后,于1月20日发生鼻腔出  相似文献   

16.
序言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感染的肺炎在武汉暴发。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种致病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NCP)"。2月11日,WHO将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CoV-2"。截至2020年2月28日,我国已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8 959例,死亡2 791例。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6日余姚市泗门镇七岁男孩蒋贤良死亡。市公安局于19日中午紧急召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报该男孩死亡原因为氰化物中毒,并称在其喝剩及同一销售商店封存的金华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AD钙乳饮料中检出氰化物。该产品流通甚广,情况十分危急。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工商、卫生、质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成年危重病患者24h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本院急诊抢救监护室或经急诊科转送至其他科室后24h内死亡的312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明确成年危重病患者24h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死亡原因中最多的是创伤,占56.09%,创伤中又以交通伤为主。内科疾病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和中毒。死亡患者以男性为主,死亡时间主要在人院30min内。结论急诊成年危重患者24h内死亡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提高创伤处理效率,提高内科疾病的抢救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产后出血是导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病率为5%~10%。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下,高龄及瘢痕子宫妊娠等高危因素的产妇比例呈上升趋势~([1])。二次剖宫产比率明显增加。孕妇年龄增大,肌纤维弹性降低,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之一,而瘢痕子宫下段肌纤维连续性破坏,弹性降低,影响宫缩,易引起术中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因此,有效的宫缩剂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山西省妇幼保健院300例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分娩产妇  相似文献   

20.
郝瑞  朱欢 《天津药学》2015,(1):38-40
目的:对医院感染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因素。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院感染患者共698例,全因死亡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肿瘤或血液病、入监护室、手术、住院日数是影响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1岁或≥80岁、肿瘤或血液病史、入监护室、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患者全因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