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线照片清晰度,是指在X线照片上被显示的组织构成细微影像边缘的锐利度,又称为锐利度。清晰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对组织的观察和疾病的诊断.也反映工作人员的投照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影响照片清晰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几何学的,被照物体本身的和增感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获  相似文献   

2.
<正> 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首先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技术手段是摄影(拍片)和荧光透视。后来,造影剂的问世,使X线的应用范围扩展到那些自然对比度较差的组织系统(如胃肠道、支气管、血管以及脑室等),成为传统X线诊断技术的基本方法,也是世界上最早普及的非创伤内脏检测手段。在这个发现86年后的1981年6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5届国际放射学会上首次提出了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物理及临床应用结果。X线技术数字化:简单的讲就是传统X线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接轨。X线技术与计算机结合所带  相似文献   

3.
X线投照技术与X线测量计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线诊断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计算与测量的 ,X线投照技术如何尽可能准确地显示诊断所需的人体组织的影像 ,则应根据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方法来满足X线诊断的需要 ,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 ,总结以下几个方法 :1 适当的距离、正确的体位和投照方法 X线是从球管焦点散射的射线 ,其投影比实物要大一些。扩大多少用扩大率表示 ,它依靶、物体和底片相对的距离的变动而改变的 ,在心脏照片时 ,靶片距离为 2m时 ,心脏投影扩大率是 5 % ,而用滤线器照片 ,靶片距离为 90cm时 ,其扩大率为 1 2 % ,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心脏拍片一般用直立位 ,靶片距离…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放射技术质量控制的逐步实行,影像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诊断,优质照片产生前提条件为密度适当,良好的X线诊断密度值在0.3——1.5范围之间。在这个范围内人眼有最佳的反差感觉。照片上显示出人眼能识别正常组织之间差异和异常变化的情况,这就是要有良好的对比度和鲜明的锐利度。除此之外,尽量小的照片灰雾,能够增加诊断信息,帮助医师作出正确  相似文献   

5.
经过问诊、查体尚不能确诊时,可借助于X线的特异表现明确胸痛的诊断。如肺炎球菌肺炎X线表现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X线征象较临床症状出现晚3-12小时,其基本X线表现为不同形态及范围的渗出与实变影像。近年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典型的大叶性实变已不多见,多为局限性表现。肺炎球菌肺炎充血期(早期)X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为病变区肺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或呈密度稍高的模糊影;实变期X线表现为大片均匀致密影,以叶间裂为界,边界清楚,形状与肺叶轮廓一致,或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消散期X线表现为突变区从边缘开始密度减低,由于病变消散不均匀,病变多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致密影。病变多在两周内吸收。葡萄球菌性肺炎X线表现为肺段和肺叶实变,其中有单个或多发的液气囊腔,X线阴影的易变性为其重要特点。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X线表现为肺叶或小叶实变影,有多发生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坠。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为肺部多种形态浸润影,呈节段分布,以下肺野为著。  相似文献   

6.
<正> 高仟伏胸片由于曝光时间短,影像层次丰富,从而增加了信息量,为尘肺细小结节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尘肺投照工作是一项要求十分细致的工作,在临床诊断中往往因为照片质量而影响诊断的事时有发生。那么,一张标准的高仟伏胸片有什么要求呢?首先应达到常规X线胸片的标准要求;其次才是高仟伏独特的影像要求:自肺门到外带肺纹影能连续追踪;心脏及大血管与肺组织重叠处可见肺纹影分布;肋骨纹影及肺外带影像清晰;大气管及分叉部显示清晰、边缘锐利;乳房及胸大肌等不影响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31例结肠癌,就其X线改变为五型:即增殖型、溃疡型、浸润型、混合型、梗阻型。笔者结合文献分析了各型X线征象及其X线改变。并讨论了早期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常见乳腺疾病的X线特征,籍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采用芬兰产的钼靶乳腺X线机,对随机抽取的39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阳性病例352例,阳性率约为90.03%,针吸或手术病理136例,主要为:乳腺增生、纤维腺瘤、乳腺癌、乳导管扩张、囊肿等。结论钼靶X线摄影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最常用、最有效和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良恶性鉴别,特别是部分有典型X线特征病例的确诊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X线摄影中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附加滤过板对x线的衰减效果,根据不同kVp选择出合适的滤过板.研制一种能根据kVp变化而自动更换相对应的滤过板的装置,以达到优化防护、提高影像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非常见部位肺结核的X线特点。方法对经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确诊的非常见部位肺结核X线表现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非常见部位肺结核中病灶内伴有不同形态的空洞者10例,病灶内可见颗粒状及结节状者18例,病灶周围有卫星灶及支气管播散灶者12例,团块状及结节状干酷灶4例。结论非常见部位肺结核X线表现虽与一般肺炎相似,尚仔细分析X线表现仍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生长痛”儿童有无阳性X线征象。方法“生长痛”及正常儿童各96例,摄取标准正、侧位膝关节片,分别测量股骨角、胫骨角、股骨髁干角、膝反曲、骺板宽度、关节间隙宽度,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二者测量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患儿组未见阳性X线征象。结论“生长痛”儿童与正常儿童间无X线解剖学上的差异,也无其他阳性X线征象。对对典型“生长痛”儿童的X线检查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讨论浅谈胸部X线诊断与X线征.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胸部X线征(roentgen sign)是指胸部疾病的X线影像的特征,深入研究这些特征产生的机制,并加以认识与理解,我们再应用这些征象,作为影像诊断的依据,不仅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性,并且还可以提高诊断的效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安平  于春玲 《黑龙江医学》2002,26(7):503-503
纵隔肿瘤以良性肿瘤居多 ,绝大多数可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常见的纵隔肿瘤分 :前纵隔有胸骨后甲状腺肿 ,皮样囊肿 ,畸胎瘤 ,胸腺瘤 ;中纵隔的恶性淋巴瘤 ,后纵隔的神经源性肿瘤。现收集我院近 30年来部分纵隔肿瘤 85例 ,其中 ,2 0例为纵隔少见肿瘤。 2 0例中 ,心包囊肿 3例 ,气管囊肿 4例 ,囊状水瘤 3例 ,脂肪瘤 3例 ,嗜酸细胞瘤 1例 ,血管内及细胞瘤 1例 ,纤维瘤 1例 ,动静脉瘤 1例 ,恶性组织细胞瘤 1例 ,前肠囊肿 1例 ,纵隔囊肿 1例。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5例 ,女 5例。年龄 1岁~ 5 6岁。临床症状有胸痛、胸闷、呼吸…  相似文献   

16.
<正> 放射技术工作是放射科日常工作的重点,而照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诊断、治疗工作的准确性,随着其在影像诊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全部质量保证(QA)和全面质量控制(QC)已引起放射工作者的重视,而施行QA、QC计划是放射科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我科为配合卫生部对医院分级管理的验收,根据二级甲等医院管理的要求,我们建立了X线照片质量控制系统,通过对影响X线照片质量因素的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X线照片质量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讨论 X 线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设计对从事 X 线工作的医务人员38例,进行血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并将所得结果与38例正常对照者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单位一附院血流变室一附院心内科。研究对象试验组为38例从事 X 线工作的医务人员(男31例,女7例),年龄在20~60岁,从事 X 线工作的时间为1~37年。对照组为37例,大多为健康献血者,年龄20~60岁。处理方法受试者均取静脉血,肝素抗凝采用毛细管法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并用双缩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结果从事 X 线工作者血浆比粘度在20~29岁组低于对照组,而40以上者高于对照组。如岁以上者的血沉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年龄越大,接触 X 线时间越长,血浆比粘度越高,血沉越快。  相似文献   

18.
<正> 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医技科室。X线摄影又是临床主要检查方法,X线片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因为我们是企业基层医院,机器设备较落后,为配合医院上等级,加强摄影技术质量管理(主要是X线片质量),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我科自94年7月初开始,在取它之长,补己短的经验上,规定了集体阅片——X线片等级评定——归纳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正> 在放射科的组织机构以中,暗室工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具有一定水平的人员在暗室内工作,因基层医疗单位设备较差,靠人工洗像,所以直接影响X线照片的质量。 众所周知.X线照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摄影条件,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暗室的加工技术。X线技术员应该把从胶片的购进直至最后干燥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