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大肠癌患者术前诊断价值的探讨。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大肠癌患者50例,术后经过病理证实,且术前已完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结合血管成像检查,对术后病理证实的结果与CT检查提示的征象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大肠癌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结合血管成像相比无明显异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对大肠癌进行术前分期的评估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其正确的诊断率为86.0%。结论对大肠癌患者术前完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很有必要,其可为临床医生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具有良好的术前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3.0T MRI和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将MRI和螺旋CT的检查的T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在40例直肠癌患者中,T1~2期为8例,T3期为17例,T4期为15例,而淋巴结阳性22例,淋巴结阴性18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MRI检查的T分期准确率为72.50%,术前螺旋CT检查的T分期准确率为65.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MRI检查的N分期准确率为77.50%,术前螺旋CT检查的N分期准确率为72.50%,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RI和螺旋CT检查的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一般,其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13和0.207,且MRI检查的一致性优于螺旋CT检查(P<0.05);MRI和螺旋CT检查的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的一致性较差,其一致性检验值Kappa分别为0.392和0.154,且MRI检查与螺旋CT检查的一致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T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均是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较为可靠的检查方式。与多层螺旋CT比较,3.0TMRI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正确率相对较高,且MRI检查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优于多层螺旋CT。而3.0T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中未见明显异同。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5例进展期胃癌,病灶检出率为100%,TNM术前分期准确率达82.2%(37/45)。结论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高,对指导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胃癌术前分期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评价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别是随着经内镜、腹腔镜治疗及术前辅助化疗等新技术的开展 ,正确的术前分期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螺旋CT(SCT)和多层螺旋CT(MSCT)的临床应用及其检查方法的改进 ,CT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提  相似文献   

5.
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应用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应用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的螺旋CT检查表现。结果 0例肿瘤累及胃浆膜层,8例肿瘤突破胃浆膜层,10例肿瘤向外侵犯并发生转移。结论螺旋CT检查可显示胃癌肿块大小、形态,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胃癌的术前分期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CT检查前已确诊为胃癌的患者80例,术前行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然后进行病理分期TNM分期,分析螺旋CT与病理分期的效果,并且探讨增强CT对于手术判断的效果。结果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胃壁异常增厚、肿瘤向周围直接侵犯、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CT与病理诊断对比在T分期与N分期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M分期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CT预测治疗方式与临床相符合的敏感度为78.6%,特异性为86.5%,准确率为83.8%。结论多层螺旋CT(MSCT)可较准确地显示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在胃癌M分期判断上有较高的准确率,能为手术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在胃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宁  罗娅红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6):551-552,55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胃癌,术前均进行了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分析MS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结果106例胃癌,T分期总的准确度为70.75%(75/106),N分期总的准确度75.47%(80/106),M分期总的准确度为96.23%(102/106)。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准确度较高,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内镜超声检查对胃癌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与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66例患者中,T分期为T1期6例,T2期14期,T3期30例,T4期16例;N分期为N0期16例,N1期14期,N2期36例;M分期为M0期46例,M1期20期。内镜超声对TNM分期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2.4%、92.4%和93.9%,CT对TNM分期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3.9%、97.0%和98.5%,CT都好于内镜超声,但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与内镜超声检查在胃癌TNM分期的术前评估都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临床上可结合两者方法共同使用,以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淋巴结多发转移中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MSCT)平扫后再行增强双期扫描,以术前CT检查和病理结果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90.0%,敏感度为68.0%,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86.0%。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结果相同者26例,其中CT平扫漏诊10例,误诊4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淋巴结转移符合率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扫描和CT平扫组合能够清晰显示胃癌转移淋巴结形态、大小,提高检出胃癌类型和阶段的诊断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直肠内充气多层螺旋CT(MSCT)对直肠癌术前肠系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间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均行MSCT检查和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正确率。结果 MSCT检查对肠系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5%(76/84)和89.3%(75/84),均显著高于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的61.9%(52/84)和64.3%(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T检查诊断不同浸润程度的直肠癌术前肠系膜浸润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分期中N0和N1期的诊断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SCT对直肠癌术前肠系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TNM分期,其中69例与其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SCT对胃癌术前T、N、M及TNM总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8%、82.6%、100%和82.6%,均与手术病理相一致(Kappa值分别为0.644,0.705,1.000和0.750)。结论 MSCT对胃癌的诊断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可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是胃癌术前准确分期的可靠方法,可以指导胃癌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53例胃癌CT影像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T检查对胃癌诊治的价值。方法:从1995年9月到1996年8月,对53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术前低张水充盈CT动态扫描,并和术后病理检查对照研究。结果:53例对照研究表明,胃癌术前CT检出率100%,胃癌术前CT分期准确率60.3%,胃癌可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前CT估价的准确性88.24%,难以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前CT估价的准确性57.89%。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前进行动态CT检查是必要的,在范围及深度等定位诊断上可弥补胃镜的不足,有助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术前判断胃癌浸润深度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为胃癌的65例患者,术前均通过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判断胃癌浸润的深度,与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5例胃癌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通过与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对比,对胃癌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4.62%(55/65),T1期为83.33%(5/6),T2-3期为89.47%(34/38),T4a期为75%(12/16),T4b期为80%(4/5)。 结论: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术前判断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度高,为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内镜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已广泛开展,因此提高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high frequency endoscopic ultrasound mini probe,UMP)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4月,对63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UMP与MSCT对T分期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26%(51/62)和88.71%(5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MP与MS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88.89%;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则是79.25%和88.68%。结论:UMP对早期胃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内镜下查找浅表病灶应首选UM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经胃镜及术后证实的胃癌患者行术前MSCT扫描,所得图像进行MPR、CTVE、SSD及Raysum重建,观察胃癌病灶大小、位置、侵犯胃壁深度及侵犯胃周器官的范围、胃周淋巴结大小及远处转移;按国际统一的TNM分期法进行术前CT分期,其结果 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照.结果 MSCT对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3.7%(36/43);对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2.1%(31/43);对M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3.0%(40/43).结论 通过MSCT的多种后处理方式的相互结合,能全方位显示胃腔内、外病灶,能提高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是胃癌术前分期的可靠方法,对外科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_2013年5月,有完整影像和病理资料的结肠癌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CT影像在肿瘤的部位、肠壁侵犯的深度范围、周围脂肪问隙的变化、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等特点,并与手术及术后病理对照,分析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结果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T分期准确率90.32%(56/62),N分期准确率80.64%(50/62),M分期准确率100%(62/62)。结论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准确显示结肠癌的部位、确定肿瘤侵犯的深度范围、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更准确的诊断结肠癌和术前分期评估,可以作为结肠癌术前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及双期增强扫描对大肠癌术前分期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大肠低张充气多层螺旋CT结肠重建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of colon MSCTC),及双期增强扫描在大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35例经纤维内镜检查证实或临床高度怀疑大肠癌患者进行MSCTC及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利用MSCTC后处理图像,并结合各期横断面图像,观察肿瘤原发病灶、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期(TNM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多层螺旋CT研究显示对大肠癌T期敏感性100%(35/35),T期的准确率91.5%(32/35)。N期的敏感性80.0%(16/20),N期准确率75.0%(15/20)。4例肝脏转移经CT检出。结论大肠癌术前MSCTC成像及结合各期横断面图像,能进行准确术前分期,并为临床提供立体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病变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胃癌螺旋CT征象与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在72例患者中,病理分期判断为T1期15例、T2期20例、T3期15例、T4期22例;螺旋CT对胃癌T分期总的准确性为95.8%,Kappa值为0.943。病理分期判断为N0期25例、N1期31例、N2期16例;螺旋CT对胃癌N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8.9%,Kappa值为0.832。病理分期判断为M0期57例、M1期15例;螺旋CT对胃癌M分期总的准确性为94.4%,Kappa值为0.872。胃癌螺旋CT TNM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都好。结论螺旋CT征象在胃癌的术前诊断应用能有效评价患者的TNM分期状况,可反映病变危险度,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MSCT三期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M 分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直肠癌术前诊断及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男性43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7岁。所有患者术前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所得数据行薄层及三维重组,对直肠肿瘤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对直肠癌T 分期判定的准确率为83% ,对直肠癌N 分期判定的准确率为76% ,16层螺旋CT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 、87% 、73% 、80% 。16层螺旋CT判断肿瘤浆膜面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 、55% 、84% 、58%。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术前TNM分期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cle spiral CT,MSCT)增强扫描表现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SCT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术前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将肿瘤之CT征象(CT三维图像上肿瘤最大径及厚度、强化方式及程度、瘤周低密度带厚度)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对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MSCT三维成像上病灶厚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及瘤周低密度带厚度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2)MSCT三维成像上肿瘤最大径与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MSCT增强扫描部分表现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术前诊断胃癌的分化程度、分析术式及评价预后具良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