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思 《护理学杂志》2019,34(13):34-37
目的了解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对预先指示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取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172例,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及预先指示认知问卷调查患者。结果 41.3%的患者听说过预先指示,60.5%的患者愿意接受预先指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是否接受预先指示的独立因素有:文化程度、医疗决策主体、医疗决策中谁的意见最重要、病情难以逆转或疾病晚期是否放弃治疗、生存质量重要还是生存时间重要、是否听说过预先指示、是否听说过生前预嘱、是否听说过预立医疗代理人(均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对预先指示的了解较少,但对预先指示持支持态度,提高患者对预先指示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预先指示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
阐述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必要性、实施现状,影响其实施的因素包括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限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的主客观条件、选择的动态变化、心力衰竭患者的决策代理人、医护人员与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沟通。并对心力衰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方法进行综述,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概念、选择偏好概念及评估方法综述的基础上,总结癌症患者在实施地点与环境、实施人员、讨论时机与决策内容4个方面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选择偏好,并从患者、医疗、家庭支持以及制度与政策4个层面总结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指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旨在为国内推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预前指示现况,分析影响肿瘤患者制定预前指示的因素。方法便利抽取肿瘤科出院患者381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病情告知情况及死亡态度、预前指示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肿瘤患者制定预前指示的因素。结果 87.5%的肿瘤患者未听说过预前指示,经过解释后55.0%的肿瘤患者愿意在意识清楚时制定预前指示。愿意接受心肺复苏、输血、手术、机械通气、鼻饲的患者依次为50.8%、50.0%、48.3%、36.7%、33.3%。32.5%、25.8%患者认为应该由自己、配偶决定是否接受这些抢救措施。肿瘤患者在昏迷时选择的医疗委托人主要有配偶(46.7%)、子女/孙子孙女/父母/兄弟姐妹(25.9%)、自己(5.8%)、医生/护士(5.8%)。63.3%患者希望与家属及医生一起制定决策。医生曾告知了治疗相关效果和风险,听说过预前指示,曾与他人讨论过临终问题的肿瘤患者更愿意制定预前指示(OR值3.641~9.462,均P0.01)。结论肿瘤患者对预前指示的认识较差,但态度积极,有认识预前指示需求;应提供和加强预前指示的教育,提高肿瘤患者对预前指示的正确认知,从而选择符合自我意愿的医疗照护。  相似文献   

5.
阐述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与缓和医疗的内涵及关系,护士作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主要成员,扮演着倡导者、教育者、发起者和协调者等多样角色。总结护士在现行医疗体系中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提出通过建立法律制度,开展教育培训,建立基于护患关系的干预模式,以促进护士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综合课程对改善本科护生预立医疗认知及职业态度的效果。方法对167名护理本科生开设临终关怀综合课程,在上课前和结束后2周分别进行预立医疗认知及职业态度评估,比较前后变化,同时探讨影响护生预立医疗认知水平的因素。结果课程结束后2周,护生的预立医疗认知及职业态度水平较课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影响授课前学生认知水平的因素为性别、对护理专业喜爱度、死亡接触经历、抚养人。影响职业态度水平的因素是对护理专业喜爱度、死亡接触经历、年龄、性格、宗教信仰。结论护生预立医疗认知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终关怀综合课程可提高护生预立医疗认知及职业态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推广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发表的关于社区居民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Meta整合。 结果 纳入12篇文献,提炼53个结果,经分析汇总成14个类别,最终进一步归纳成4个整合结果,即社区居民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识、社区居民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社区居民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及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建议。 结论 社区居民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不足,社区医务人员需加强社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推广宣传,同时丰富社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方式,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护士预先指示认知的测评工具,对护士预先指示的认知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提升护士预先指示认知水平的对策,旨在提高护士的预先指示认知水平,为我国开展预先指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COM-B模型分析晚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317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问卷、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问卷、心理韧性量表等进行调查。根据COM-B模型中能力、机会、动机3维度分析晚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晚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度得分为(67.37±6.14)分。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知晓疾病诊断时间,能力因素中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识和心理弹性,动机因素中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信念、动机、死亡态度(自然接受)、焦虑和抑郁,机会因素中社会支持是晚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0.4%。能力因素、动机因素、机会因素的新增解释量分别为18.6%、18.4%、3.4%。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度偏低,能力和动机因素的影响较大,机会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医护人员需提高晚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相关知识和心理弹性水平,激发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信念和动机,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减轻焦虑和抑郁水平,增加社会支持,以提高预立医疗照护...  相似文献   

10.
状。方法 以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为指导,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18日。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9项研究调查了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率,5项研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率较低,主要受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社会支持及心理相关因素的影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否影响临床决策的结论并不一致。结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脑卒中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未得到重视,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