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花  王琳  吴晶 《吉林医学》2006,27(2):220-220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较常见的操作技术,目前临床中住院病人静脉输液率达到90%以上,长期的输液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和精神压力。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现代护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病人的感受,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中,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保护病人的血管,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符合现代护理理念。笔者自2004年4月 ̄2004年10月选取18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把舒适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住院的老年患者18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和分析引起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舒适的主要因素和实施舒适护理的具体方法.方法将200例老年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在不同护理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静脉输液病人的意义.结果针对老年静脉输液病人进行的舒适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舒适效果之间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舒适护理对促进老年静脉输液病人舒适、高患者生存质量、利于治疗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使这一操作更能让患者减轻疼痛、舒适、满意,是护士的职责,也是患者的权利。所谓舒适护理模式作为整体护理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使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小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为满足老年输液患者的舒适需求,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由输液带给患者的不适,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comfort cave)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995年koleaba提出舒适护理的概念(theory of comfort cave),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的和满意度。我院门诊部自2002年初将舒适护理运用到输液病人的治疗中,使病人在输液治疗时充满了信心,在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加速了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病人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也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提高。1998年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提出“舒适护理模式”引起了护理界高度重视。所谓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地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为满足输液患者的舒适需求。我们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临床输液病人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加强舒适护理的临床管理,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由输液带给病人的不适,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舒适护理在静脉输液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凤华 《当代医学》2009,15(25):125-126
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操作给病人造成的创伤,以及体位的限制,空间的制约,对规律生活的干扰,特别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并发症都会影响病人的舒适度。舒适护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重视病人的感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熟练的操作技术、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处处为病人着想,既可以消除病人的惧怕心理及身心不适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病人处于舒适状态。  相似文献   

7.
舒适护理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欣 《西部医学》2009,21(9):1614-16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6例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改善了患者心理、生理及体位上的不适,随访满意度达到98.7%。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到门诊老年静脉输液中,不仅能确保患者的安全,还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取门诊输液病人20例为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在输液过程中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提示:观察组的患者自觉舒适愉快地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掌握健康教育程度达到90%.对照组只有66.7%,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使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玉华 《中外医疗》2011,30(36):158-158
目的 运用舒适护理模式为门诊静脉输液病人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960例门诊病人在输液时进行舒适护理,人性化服务始终贯穿于输液全过程.结果 病人自觉舒适愉快接受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8%.结论 舒适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做好静脉辅液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心理护理就是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病人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增强病人对输液治疗的信心,加快了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11.
改进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锦贞  罗侨端 《右江医学》2005,33(6):684-68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疗法,也是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常用技术。静脉输液护理是一项极其细致的护理,哪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易造成病人的不理解,以致病人的不满意,甚至引发护患纠纷。尚娥等报道,在病人投诉中,涉及静脉输液的约占28.28%。为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我们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向病人对静脉输液护理工作的反应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作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设计新的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唐又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514-15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老龄患者静脉输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366例门诊输液的老龄患者进行分析,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进行舒适护理,观察护理在治疗中的效果和作用。结果:研究发现,良好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了因静脉输液引发的恐惧及静脉炎的发生。结论:护理在老龄患者门诊静脉输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舒适护理使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对老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病人每天的治疗途径,但一些危重病人由于输液时间长,身上的衣裤经常被呕吐物、大小便、食物、药物等污物浸湿,使病人不舒适,要求拔掉输液,甚至要求剪去衣裤来更换,让病人感到很不方便。现将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避免不方便和输液过程中被污物浸湿的衣服更换方法告之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腧快的状态,1995年koleaba提出舒适护理的概念(theory of comfort care),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的和满意度"。我科自2006年初将舒适护理模式及温馨服务理念运用到急门诊输液病人的治疗中,使病人在输液治疗时得到舒适温馨的护理,在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加速了疾病的治愈,大大提高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对118例静脉输液病人进行观察,发现药物的注射浓度、药物连续输注的时间、静脉穿刺的血管管径、输液速度、微粒污染、个体差异是引起病人局部静脉炎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合理安排输液顺序、降低药物浓度、更换血管输注部位、选择管径较粗的血管穿刺、规范输液无菌操作、加强巡视等护理措施,可预防或减轻病人局部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药物治疗的护理安全,使病人在安全舒适中接受治疗,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平  陈翠珍  罗秋平 《吉林医学》2010,31(22):3785-378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98例静脉输液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2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输液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的舒适满意度。结果:两组之间的各方面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舒适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运用到门诊静脉输液的患者中,不仅能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身心舒适程度,还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蔡玉新 《吉林医学》2011,(32):6905-690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儿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即环境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输液中舒适护理、拔针时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儿哭闹情况、主动配合情况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哭闹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主动配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可以显著减少患儿哭闹,并提高配合程度和穿刺成功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彬 《四川医学》2004,25(12):1380-1380
病人因脱水、休克、血管硬化等因素给静脉穿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静脉切开会给病人增加痛苦。我们在临床抢救病人过程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输液,不仅减轻病人痛苦,又能及时、准确、持续的静脉给药,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通过对18例锁骨下静脉输液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也是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医院普遍存在静脉输液多,护士人力不足,疲于应付,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着护理缺陷而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影响了护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应用护理程序提高输液操作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玲芳  胡丽梅 《河北医学》2000,6(5):464-464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 ,也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我科开展整体护理二年来 ,将护理程序应用于静脉输液过程中 ,对保证病人有效完成输液 ,减少病人输液痛苦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良好的效果 ,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评 估1.1 了解病人有关输液史病人入院评估过程中 ,我们注意了解病人过去有关输液方面的情况 :如静脉输液时间 ,所用药物 ,病人对自己静脉的评价 ,输液时是否特别怕痛等。进行有关资料收集与评估。1.2 评估病人本次住院静脉输液时间和输注药物的性质、浓度和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