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探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因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A组患者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B组患者术后应用孕三烯酮,C组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对三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三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痛经改善方面,A组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C组优于B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125水平、改善子宫活动度、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方面,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组,A组在痛经改善方面的效果更佳;相较于其他两组,C组在改善生育能力方面的效果更佳,但复发率相对比较高,三组差异不大。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孕三烯酮、米非司酮各具应用优势,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35例、孕三烯酮组33例和未用药组30例,均在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治疗,米非司酮组于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天1次,疗程为3个月;孕三烯酮组于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疗程3个月.未用药组术后不用药.结果 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治疗后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P<0.01);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应用药物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可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疼痛缓解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1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手术)60例、B组(腹腔镜手术+孕三烯酮)62例和C组(腹腔镜手术+醋酸曲普瑞林)62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情况。结果 A组子宫内膜异位症Ⅰ级~Ⅱ级和Ⅲ级~Ⅳ级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妊娠率均显著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显著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均为辅助治疗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曹文君 《当代医学》2014,(33):132-133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服用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江西九江市九江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与孕三烯酮组(给予孕三烯酮辅助治疗)(n=35),比较2组的缓解率、复发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完全缓解率为82.9%,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为85.7%,2组术后复发率均为2.8%,妊娠率均为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组1例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孕三烯酮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RU486)84例,孕三烯酮组78例,未用药组70例。比较3组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复发率分别为5.95%、6.41%,低于未用药组45.71%(P〈0.05,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8%,低于孕三烯酮组46.15%(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的术后复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术后有效率明显较其它两组低,复发率亦较其他两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而且米非司酮的价格低廉,不良反应显著小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究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50例)、孕三烯酮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其基础上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药物,孕三烯酮组给予孕三烯酮药物。比较三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两组复发率分别为8.0%、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发生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药物治疗,能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总有效率,其中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GnRH-a联合腹腔镜与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妇科住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B组4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4,P<0.05);两组患者术后痛经、月经不调、性交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随访调查结果显示A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2.50%)明显低于B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0,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更为理想,且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更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姜小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76-2277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A、B两组分别给予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治疗。结果:B组总有效率及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或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辅以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宁  田丽君 《中外医疗》2010,29(30):48-4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该院行腹腔镜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米非司酮治疗组(27例),B组为孕三烯酮治疗组(25例),观察疗效。结果米非司酮组27例,全部缓解,停药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7.4%;孕三烯酮组25例,全部缓解,停药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8%,对2组药停药后半年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2组患者服药4~8周后出现肝酶升高,孕三烯酮发生率67.8%;米非司酮组发生率为36.2%,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治疗,有效、方便、廉价及副反应小,可作为术后药物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入孕三烯酮组(n=36)与米非司酮组(n=40),2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2组患者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口服。结果米非司酮组治疗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孕三烯酮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及孕三烯酮组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43.8%和7.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三烯酮组33.3%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复发率7.7%显著降低(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关节酸痛、痤疮、肝功能损害及体重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结论与口服孕三烯酮相比,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妊娠率高,复发率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腹腔镜手术对照组(A组,n=40)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B组,n=40),B组采用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疗效结果和术后复发及受孕情况等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结果发现,A组总有效率为72.5%,B组有效率为95.0%,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B组的复发率较A组明显降低,且受孕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的疗效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毅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61-62,6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妇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而B组患者则术后加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A组和B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1年,观察比较A组和B组患者复发和受孕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A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患者复发率(14.29%)明显高于B组(3.57%),B组患者受孕率(55.36%)明显高于A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复发率低且受孕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医学综述》2014,(16):3070-3071
目的对比分析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不同手术途径的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筛选出一种高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的术式。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开腹手术组(5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组(50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2年与5年复发率、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2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6.00%vs 12.00%)(P<0.01);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术后开腹手术组生存质量总分显著小于腹腔镜手术组(P<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6.00%vs 12.0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50例行腹腔镜手术并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同时服用米非司酮,对照组不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无效4例,有效率为84.0%;对照组25例患者中,无效10例,有效率6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5)。观察组复发率20.0%,对照组复发率4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56-157,16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后加用米非司酮与内美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25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米非司酮组、内美通组及对照组各75例,分别口服米非司酮、内美通及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对三组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米非司酮组及内美通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复发率明显较低,月经复潮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完全闭经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及月经复潮时间与内美通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内美通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与米非司酮组、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及内美通能够收到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但米非司酮具有相对较小的副反应,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应用米非司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第2天口服米非司酮,每次12.5mg。每日1次,连用6个月。对照组未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复发率仅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恢复排卵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t=2.364、8.358,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5d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患者停药后排卵、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完全缓解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且研究组6个月后复发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卵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研究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8月来我院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的65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A组30例,B组35例,术后均采用GnRHa治疗;对照组患者为同期来我院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术后不采取任何药物治疗。结果A组、B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为相近,B组相对较高,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的术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术后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术后CA125水平及术后总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nRHa对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降低术后总复发率,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