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溯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34-1635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了解本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妊娠期糖尿病干预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06年3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行血糖筛查的孕妇4494例,将不同孕周筛查出的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分为3组:早期干预组(A组),中期干预组(B组),晚期干预及未治疗组(C组)。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43%。早期干预组较晚期干预及未治疗组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晚期干预及未治疗组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较早期干预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血糖筛查有利于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率,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早期干预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并发症,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妇女在妊娠前糖代谢是正常的,在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9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10%。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糖代谢多数能恢复正常,但是将来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分娩时机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阴道分娩时机及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6月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分娩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及新生儿病率与非妊娠期糖尿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1周分娩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加强孕期及产时监测,阴道分娩是安全的,>41周者应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系统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方法 对观察组 1 5 2 2例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系统健康教育 ,取 3 44 9例孕妇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为2 5 6% ,明显高于对照组 ( 1 5 7% ) ;观察组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系统健康教育前后比较 ,妊娠期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从 70 73 %提高至 96 5 0 % ,三个结果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系统健康教育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颖元  张丽霞  宁杰  罗羚 《现代医院》2015,(1):29-30,3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20例明确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同时收集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血糖和血脂水平,探讨空腹血糖及血脂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同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妊娠血浆空腹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新生儿早产和大于胎龄儿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孕妇妊娠期间子痫前期发生率也较对照组升高(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异常与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以及早期血脂代谢异常如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与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预后均具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网膜素-1及β细胞营养因子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糖耐量正常的孕妇70例为非妊娠期糖尿病组。采集空腹肘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TX3、TNF-α、网膜素-1及β细胞营养因子水平。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血脂指标及血压水平;通过电话随访、门诊复诊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访至分娩结束,记录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总胆固醇(6.31±0.57)mmol/L、三酰甘油(2.75±0.54)mmol/L、低密度脂蛋白(3.63±0.48)mmol/L明显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及血压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组与非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血清PTX3(6.08±0.45)μg/L、TNF-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体重增长情况对胎盘成熟和胎儿生长的影响。方法 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妊娠期体重指数(BMI)增长情况分为平稳组(BMI增长<3 kg/m^2)、一般组(BMI增长3~5 kg/m^2)、快速组(BMI增长> 5kg/m^2),比较三组在妊娠37周的胎盘成熟度及分娩后胎儿生长情况。结果平稳组、一般组及快速组妊娠37周的胎盘成熟度逐渐降低(P <0.05)。平稳组、一般组及快速组的胎儿体重正常率逐渐降低(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增长过快可影响胎盘成熟度及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妊娠期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与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增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天津市津南区中医医院产前检查孕妇150例,在孕24~28周时行75 g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检查,对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150例孕妇根据OGTT试验结果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者26例,患病率为18.3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血糖、1 h血糖、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32.00%、8.00%,明显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8.67%、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孕妇OGTT试验空腹血糖、1 h及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之间均有正相关性(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超重及肥胖、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快是引起妊娠期糖...  相似文献   

9.
郭卫红  奥英  高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74-237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汇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妊娠期糖尿病率为1·11%,50例孕妇剖宫产39例,其中巨大儿29例,占58·00%;产后绝大多数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无酮症发生。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初孕妇女患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产后患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初孕妇女及100例未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初孕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初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所有220例初孕妇进行为期6个月的产后随访,分析导致初孕妇患产后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经Logistic分析显示,初孕妇BMI指数、糖尿病家族史、日平均进食水果量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妊娠期糖尿病、BMI指数、糖尿病家族史为导致孕妇产后6个月发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论:初孕妇应严格控制BMI指数及进食水果量,可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及产后糖尿病发生,同时对于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应注意其妊娠期糖尿病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虹  朱银亭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1037-1038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诊断,治疗及护理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孕期管理,妊娠结局良好。结论:积极的孕期干预可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可以促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李琳  张晓辉  张缨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9):57-58,62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是妇女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孕妇糖尿病中80%属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血糖增高威胁着母婴健康,已受到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测定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室的功能,探讨Tei指数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孕妇260例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组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3组,血糖控制良好组69例,血糖控制不良组42例,血糖未控制组25例。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胎儿左、右心室的Tei指数。结果:正常妊娠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与孕周呈负相关,与胎心率无相关性;妊娠期糖尿病各组胎儿的左、右心室平均Tei指数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以血糖控制不良组及血糖未控制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糖尿病各组中,血糖控制不良组及血糖未控制组胎儿的左、右心室平均Tei指数均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可作为临床综合评估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肌受累的一项简单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现状及其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医院高龄产妇185例,回顾性观察高龄产妇相关资料,统计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因素。结果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23例、发生率12.43%。单因素中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人口性质、产次、孕早期空腹血糖、静坐时间、糖尿病家族史及体质量增长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模型筛查出年龄、孕期BMI、孕早期空腹血糖、静坐时间、糖尿病家族史及体质量增长率是致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是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不可控风险因素,而加强孕期BMI、孕早期空腹血糖、静坐时间及体质量增长率4种可控风险因素管理,利于降低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何玉兰 《现代保健》2010,(13):46-4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阴道试产的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9月106例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单胎头位并自愿选择阴道试产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头位选择阴道试产的非妊娠期糖尿病产妇4167例进行对照比较,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孕产妇及胎儿分娩结局及对新生儿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剖宫产率为18.87%,稍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组为4.7%,非妊娠期糖尿病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组阴道试产转剖宫产率并未明显增加,且分娩结局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亦无显著增加,新生儿病率亦无显著增加,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有阴道试产指征患者阴道试产是较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延续性护理干预行为对提高娠妊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干预的7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未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护理干预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饮食和运动治疗依从性、血压、体重增长、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饮食和运动治疗依从性提高,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水平良好,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降低沪〈0.05);而血压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门诊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母婴预后有重要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接受产前检查的857例孕妇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并于孕24~28周进行糖筛查,对筛查阳性者或具有GDM高危因素者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调查到的信息录入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①该地区研究期间妊娠期糖筛查异常率为20.37%(174/854),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的发病率为1.75%;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为1.28%,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03%;②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糖尿病家族史与GDM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证明,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体重指数(BMI)为GDM的高危因素。结论: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国内报告相当;BMI、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为影响GDM的危险因素;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特别要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期妇女引起重视,应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系统化管理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在临床诊断和预防妊娠期高发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4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产检的48例健康孕妇和48例健康非妊娠者作为研究对照,分别为甲组、乙组。分别于孕早期(8~12周)、孕中期(20~27周)、孕晚期(30周)及产褥期(产后3 d)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液以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和分析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孕早期时TT为(13.67±1.12)s,明显短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15.33±1.32)s、甲组(15.43±1.46)s、乙组(16.14±1.3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中期,甲乙组间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PT、APTT、TT明显短于甲乙组,FIB明显高于甲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间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妊娠期糖尿病组、甲组凝血功能指标中PT、APTT、TT明显短于乙组,而FIB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PT、APTT、TT明显短于甲组,且FIB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褥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PT、APTT、TT明显短于甲乙组,而FIB明显高于甲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乙组间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间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除在孕早期时凝血功能指标正常外,其余各妊娠期阶段均存在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且产褥期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所以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临床医师诊断和预防血栓等高危事件的发生,保障产妇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妊娠期糖尿病、53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患者及106例正常孕妇在不同孕期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的变化关系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产前检查的1 840例孕妇中5例空腹血糖异常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余均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者304例(16.6%),其中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85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0%和91.4%;以HbA1 c≥6.0%为临界点,异常者为68例(4.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和99.9%。以HbA1 c≥5.6%为临界点,异常者为369例(2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6%和84.6%。②血糖随孕龄增加有所增加(P<0.05);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随孕龄增加有所下降,而妊娠期糖尿病组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随孕龄增加有所增加(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较孕早期及中期增高明显(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筛查中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孕前1年、孕早期、孕中期膳食胆固醇摄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结果及膳食胆固醇摄入情况,根据对照组孕妇不同时期胆固醇摄入的P25P50P75将其分为4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1年、孕早期、孕中期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不同年龄段孕妇膳食胆固醇摄入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9 005人,其中妊娠期糖尿病1 38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1年胆固醇摄入量≥ 76.50 mg/d且孕中期摄入量为≥ 46.75 mg/d的孕妇患GDM的风险增加。按年龄分层后,年龄<35岁孕妇的孕前1年和孕中期胆固醇摄入量≥ 76.50 mg/d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OR=1.336,95%CI:1.083~1.647;OR=1.341,95%CI:1.087~1.654),孕妇年龄≥ 35岁组未发现膳食胆固醇摄入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有关。结论 妊娠期妇女孕前1年及孕中期膳食胆固醇摄入高均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