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观察身痛逐瘀汤合五虎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采用身痛逐瘀汤合五虎散外敷(治疗组)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并设复方雷公藤制剂药物组(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在关节功能的改善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身痛逐瘀汤合五虎散外敷治疗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消瘀散治疗气滞血瘀证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气滞血瘀证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消瘀散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身痛逐瘀汤口服,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2组VAS评分、ODI评估、SAS评估均改善(P0.05)。②治疗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VAS评分、ODI评估、SAS评估水平较对照组显著(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0%、76.7%,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内服合消瘀散外敷的内外兼治法治疗气滞血瘀证盘源性腰痛疗效切确,且能缓解患者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分均升高,VAS及NP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覃丽 《全科护理》2013,(25):2329-2330
[目的]观察羌黄灵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辅以羌黄灵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羌黄灵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药外敷结合理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结合物理治疗方法对稳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类风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物理疗法,观察组采用理疗结合中药外敷综合治疗,通过疗效评定两组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经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外敷结合物理治疗对稳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比单纯应用物理治疗的疗效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蜂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常规采取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蜂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蜂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经济实用,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2004/2007年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8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及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在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身痛逐瘀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肌张力。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PASS、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肌张力分级0~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肌张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身痛逐瘀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医药物及牵引治疗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药物及牵引治疗)与观察组(45例,药物、牵引+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因子、炎性因子水平、腰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因子(SP、BK、PGE2、5-HT)及血清炎症因子(IL-2、IL-1β、TNF-α、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JOA、RMQ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药物及牵引治疗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LDH效果显著,可降低疼痛因子水平及炎症反应,改善腰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内服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内服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黏膜病变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黏膜病变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内服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对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4.01±1.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9±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给予身痛逐瘀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肘关节活动度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踝部扭伤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全组62例踝部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2次/d;治疗组口服身痛逐瘀汤,每日1剂。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8.06%,治疗组有效率96.7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口服身痛逐瘀汤是治疗踝部扭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对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早期膝关节炎患者平均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酸葡萄糖胶囊,治疗组在给予同样治疗方式外加五味骨疽拔毒散外敷。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有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敷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100例,治疗组(50例)予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对照组(50例)予口服内消瘰疬丸治疗,均连用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45/50),显效率36.0%(1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36/50),显效率16.0%(8/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疗效确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17-1019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PVP术后初期残余疼痛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PVP术后初期残余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治愈率27.78%、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治愈率47.22%、总有效率94.44%,观察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2、4w的VAS评分、ODI评分、HAMA、HAMD评分较术后即刻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2、4w的VAS评分、ODI评分、HAMA、HAMD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能减轻PVP术后初期残余疼痛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膏外擦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78.33%.经统计学处理(χ2=9.62,P<0.01),两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配合药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定痛膏外敷治疗膝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膝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离子导入配合定痛膏外敷治疗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配合定痛膏外敷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对促进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和缓解膝关节疼痛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香连金黄散外敷对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处关节热、肿、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与中药汤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香连金黄散外敷患处关节.每天1次,共1周.观察两组病人患处关节皮肤温度、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结果]试验组患处关节皮肤温度下降情况和患处关节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香连金黄散外敷可在短期内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患处关节热、肿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