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临床资料  1999年 11月 ,对确诊的 10 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0例 ,其中男 32例 ,女18例 ;年龄 <6个月 32例 ,6~ 12个月 12例 ,1~ 3岁 6例。对照组 5 0例 ,其中男 30例 ,女 2 0例 ;年龄 <6个月 30例 ,6~ 12个月 13例 ,1~ 3岁 7例。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温脾止泻散敷脐 ,配方 :吴茱萸、苍术、车前子、白胡椒、肉桂、丁香 (3∶ 3∶ 3∶ 2∶ 2∶ 1) ,药物研末过筛 ,每袋 5 g分装。 <6个月取 1.5~ 2 g,6~ 12个月取 2 .5 g,1~ 3岁取 5 g,温开水或米醋调成糊状 ,敷脐 ,外贴伤湿止痛膏固定 ,2 4h更换 1次 ,连用 …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自制消肿化结散 ,局部外用湿热敷治疗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 (DPT)后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红肿硬结 2 10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9年 2月— 2 0 0 2年 9月 ,收集 42 2例预防接种DPT副反应局部红肿硬结的患儿 ,在征得家长同意及配合下进行免费治疗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10例 ,男 99例 ,女 111例 ;年龄 3~ 5个月 162例 ,1 5岁~ 2岁 48例。对照组 2 12例 ,男 10 3例 ,女 10 9例 ,年龄 3~ 5个月 165例 ,1 5岁~ 2岁 47例。两组患儿红肿硬结反应程度 :治疗组弱反应 10 8例 ,中反应 70例 ,强反应 3 2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19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6月~ 2 0 0 3年 1 1月 ,我们采用专病专方为主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1 94例 ,疗效颇佳 ,现将本组病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6 3例、单纯中药治疗的 5 7例对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中西医结合组 (下称结合组 ) 1 94例中 ,男 1 2 1例 ,女 73例 ;年龄 6月~ 3岁 ,平均 1 .7岁。西药组 6 3例中 ,男 4 1例 ,女 2 2例 ;年龄 7.5月~ 3岁 ,平均 1 .8岁。中药组 75例中 ,男 4 5例 ,女 30例 ;年龄 7月~ 3岁 ,平均 1 .7岁。 3组治疗前病程平均 4 .5± 1 .5d ,患儿的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与生活环境、精…  相似文献   

4.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笔者应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15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 78例随机分治疗组 15 8例 ,对照组 12 0组。治疗组患儿年龄为 1~ 6月 96例 ,7月~ 1岁 4 6例 ,1~ 2岁 16例 ;男 86例 ,女 72例。对照组患儿年龄为 1~ 6月 77例 ,7月~ 1岁 2 8例 ,1~ 2岁 15例 ;男 6 1例 ,女 5 9例。2 治疗方法2组除用同样的常规治疗外 ,均加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组药物组成及配制 :射干 5 g,麻黄 3g,细辛 2 g,干姜 2 g,五味子 2 g,炙紫苑 10 g,炙款冬花 10 g,半夏 10 g,百部 1.5 g,陈皮 5 g,金银花 12 g,连翘 9g。加水 10 0…  相似文献   

5.
通便宝口服液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 2 0 0 1年 ,我们运用通便宝口服液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 1 0 0例 ,并与清降片治疗 3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3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儿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 中关于小儿习惯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 0 0例 ,男 5 7例 ,女 43例 ;年龄 5个月~ 1 2岁 ,<3岁 37例 ,3~ 7岁 5 0例 ,≥ 7岁 1 3例 ;原发性习惯性便秘46例 ,伴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 6例 ,伴有腹胀、腹痛、纳呆 2 8例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 0年。对照组 30例 ,男 1 2例 ,女 1 8例 ;年龄 5个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憋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3年来 ,我院共收治喘憋性肺炎患儿 2 4 4例 ,其中 130例采用中药辅助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 4例均符合 1987年 4月成都会议诊断标准。治疗组 130例 ,男 96例 ,女 34例 ,男∶女为 2 .82∶ 1;年龄 <6月 5 8例 ,~ 1岁 4 8例 ,~ 2岁 19例 ,~ 3岁 5例。对照组 114例 ,男 82例 ,女 32例 ,男∶女为 2 .5 6∶ 1;年龄 <6月 6 4例 ,~ 1岁 4 0例 ,~ 2岁 6例 ,~ 3岁 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  相似文献   

7.
于延  吴晔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304-304
笔者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10月 ,采用阿昔洛韦联合中药煎剂治疗带状疱疹 4 7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9例均来自本院病人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7例中 ,男 2 6例 ,女 2 1例 ;年龄 19~ 85岁 ,平均 5 6 5岁。对照组 32例中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17~ 88岁 ,平均 5 8 1岁。2 治疗方法治疗组 ,口服阿昔洛韦 0 2g ,每天 5次 ,联合口服中药煎剂 ,药用 :黄柏、土茯苓各 15 g ,板蓝根、大青叶、丹参各30g ,红花 15 g ,延胡索 2 0g ,白芍 30 g ,甘草 10g ,每天 1剂 ,水煎 ,分早晚 2次服 ,连续 …  相似文献   

8.
笔者用通络祛淤汤治疗外伤性血肿 68例 ,取得较好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1 3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8例 ,对照组 68例 ,治疗组男 49例 ,女 1 9例 ;年龄 1 2~ 30岁。其中骨折 1 8例 ,关节脱位 1 8例 ,各种软组织损伤 32例 ;肿胀面积 8~ 86cm2 ,病程 3~ 1 3天。对照组男 38岁 ,女 30例 ;年龄 8~ 31岁。其中骨折 1 6例 ,关节脱位 2 5例 ,各种软组织损伤 2 7例 ,肿胀面积 8~5 8cm2 ,病程 6~ 1 4天。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通络祛淤汤 ,药用土鳖虫、桃仁、苍术、川芎、伸筋草各 1 0 g,三七粉、川断、牛膝各 2 0 g,血竭(研末冲服 ) 1 g,…  相似文献   

9.
肌注后硬结是臀部肌肉注射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笔者自 1 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用生马铃薯片贴敷治疗肌注后局部硬结 ,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与治法本组 1 0 0例均为住院患者 ,年龄 1 5~ 78岁 ,男65例 ,女 35例 ,病程 1周至 2个月 ,双臀硬结者 76例 ,单臀硬结者 2 4例 ,硬结范围小于 3cm× 3cm者81例 ,≥ 3cm× 3cm者 1 9例。治法为取新鲜马铃薯洗净后切成厚约 0 .5cm~ 1 cm的薄片 ,贴敷在臀部硬结处 ,每隔 8小时换贴一次 ,至疼痛消失、硬结软化为止。一般贴 1~ 7次即可。治疗效果1 0 0例中 62例痊愈 ,局部疼痛消失 ,硬结全…  相似文献   

10.
鲜姜外搽能有效地缩小或消除肌注后硬结。自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 ,我们采用鲜姜外搽治疗肌注后硬结 1 4例 ,效果良好。一般资料1 4例均为住院病人 ,男 5例 ,女 9例 ;年龄 1 6~ 68岁。其中 3例在住院前肌注部位已有硬结 ;硬结均由注射药物引起 ,均在臀部 ;病程 2天~ 1 0 +年 ( 1例 ) ;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硬结 ,多数伴有疼痛和压痛 ,在该部位行注射时有阻力 ,硬结范围为 1 .5cm× 1 .5 cm~ 8cm× 8cm;有 3例局部有红、肿、热、痛 ,皮肤呈荨麻疹样。治疗方法取鲜姜洗净去皮 ,切成厚约 1 .5 cm的小片。在患部轻轻用姜片擦拭或作环状…  相似文献   

11.
自 1 998年以来 ,笔者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 1 2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2 0例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40例 ,男 30例 ,女 1 0例 ;年龄 2 5~ 61岁 ,平均 43.2岁。治疗组 80例 ,男 62例 ,女 1 8例 ,年龄 2 3~ 75岁 ,平均 42 .5岁。两组中病程最长 3周 ,最短 1小时。2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中药地龙散 (地龙、黄柏、归尾、桃仁、红花各 1 0 g,官桂、麻黄、甘草各 6g,苏木 2 0 g)加减。经气闭阻 ,络脉不畅加枳壳、川断、香附各 1 0 g,玄胡2 0 g。经脉损伤 ,淤血内停者加枳壳、地鳖虫各 1 0 g,炙乳香、炙没药各 6g。…  相似文献   

12.
1998~ 2 0 0 3年我科应用自拟生肌玉红膏治疗褥疮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40例 ,男 1 5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30岁 ,平均 5 5岁 ;其中截瘫患者 1 5例 ,脑血管意外者 2 5例 ; 度褥疮 2 2例 , 度褥疮 1 8例 ;创面面积最小者 1 cm× 3cm,最大者 7cm×1 5 cm。治疗方法自拟生肌玉红膏的处方与制备 :当归 1 2 g,白芷 30 g,蜜蜡 1 2 0 g,轻粉 2 4 g,甘草 72 g,紫草 1 2 g,血竭 1 2 g,麻油 1 0 0 0 g。先将麻油在大勺内加热至沸 ,放入当归、白芷、甘草、紫草炸至枯 ,捞出药渣。再依次加入血竭、轻粉、蜜蜡 ,搅匀倒…  相似文献   

13.
紫消Ⅰ、Ⅱ号治疗单纯性过敏性紫癜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8~ 2 0 0 1年间用自拟紫消 、 号治疗单纯性过敏紫癜 5 6例收到良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5 6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36例 ,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1 9例。两组中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38岁 ,5~ 1 5岁 5 2例 ,1 5~ 38岁 2 6例 ,3~ 5岁 8例 ;病程 5天~ 2年 ,平均半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 ,具可比性 ( P>0 .0 5 )。2 治疗方法治疗组先用紫消 号 (防风 3~ 1 5 g,生地 9~2 4 g,白茅根 1 5~ 30 g,板兰根 9~ 1 5 g,紫草根、槐花各 6~ 1 5 g,茜草 3~ …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4月— 2 0 0 3年 6月 ,笔者采用中药协定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儿 30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上述时期本院门诊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儿6 0例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3~ 14岁 ;病程 2~ 4d。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 2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加按摩的方法,治疗小儿斜颈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5例中,男20例,女1 5例;年龄最大16个月,最小1个月.本组病例患儿颈部均有大小不等的硬结,硬结物最小约0.8cm×1.2cm,最大约3.0cm×3.0cm.  相似文献   

16.
1994年 7月~ 2 0 0 1年 9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并与单纯中药制剂治疗、单纯西药治疗对照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82例均为住院患儿 ,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参考”[1 ] 确诊 ,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组。结合组 3 2例 ,男 1 7例 ,女 1 5例 ;年龄 6个月~ 1 2岁 ,平均 6.2岁。中药组 2 5例 ,男 1 3例 ,女 1 2例 ;年龄 6个月~1 2 .5岁 ,平均 6.4岁。西药组 2 5例 ,男 1 6例 ,女 9例 ;年龄 6个月~ 1 2岁 ,平均 6.3岁。分型 ,结合组轻、中、重型 8例、2 1例、3例 ,中药组 4例、1 9例、2例 ,西药组 4例、2 0例、1例。…  相似文献   

17.
化疗是目前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则最为常见 ,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 ,为了减轻患儿因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我们自 1 998年开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减轻化疗患儿的恶心、呕吐症状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0例患儿均为我科确诊为白血病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7例 ,女 1 3例 ;年龄 4岁~ 1 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2 0例。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贴敷药配方 :吴茱萸 1 0 0 g,肉桂 30 g,干姜 30 g,食醋适量。制法 :将配方中的各味中药粉碎后用适量食醋…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2 0 0 1年以来运用我院研制的新医散治疗小儿肺炎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患儿中,男1 8例,女1 2例;年龄6个月~6岁,病程5~7天。治疗方法新医散组成:黄连6g,朱砂1 g,雄黄0 .9g,天竺黄1 g,牛黄0 .5 g,白芷1 0 g,硼砂3g,羚羊粉0 .5 g,川贝母1 .5 g,天麻1 .5 g,橘红1 0 g,胆南星1 g,枳壳6g,琥珀3g,玄参1 0 g,麦冬1 5 g,冰片0 .0 5 g。诸药研成粉末为1包,给患儿口服,每日3次,6个月~1岁者每次1 / 5包;1~3岁者,每次1 / 4包;3~6岁者,每次1 / 3包,温水冲服。治疗结果经用新医散治疗,30例小儿肺炎患者中,2 0例痊…  相似文献   

19.
腹腔脓肿是外科常见病 ,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笔者自2 0 0 1年 10月以来 ,用自拟消痈汤治疗腹腔脓肿 19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9例均为门诊病例。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2 8~5 5岁 ,平均年龄 4 0 .8岁 ;病程 7~ 2 0天。治疗前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值。B超检查脓肿最大 4 .7cm× 6 .1cm ,最小 1.9cm× 3.2cm。其中阑尾周围脓肿 11例 ,胃穿孔致腹腔脓肿 6例 ,腹部手术后并发腹腔脓肿 2例。2 治疗方法自拟消痈汤口服 ,药用黄芩 10 g ,法夏 10g ,双花 30 g ,连翘 15g ,败酱草 30 g ,草河车 10 g ,薏苡仁…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本院门诊就诊患儿中,选择反复上腹痛、脐周痛、恶心与胃纳差病人67例,男31例,女36例;年龄1~12岁之间;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7例,西药对照组30例。2 治疗方法 中药组口服小儿腹痛消冲剂(本院自制冲剂,由高良姜3g、香附10g、吴茱萸6g、黄连5g、姜半夏5g、佛手5g、木香5g、白芨10g、炒麦芽10g、乌贼骨10g、元胡10g、炒神曲10g、甘草5g组成),2次/d,5~10g/次,饭前1h空腹服。西药组口服颠茄合剂,3次/d,5~10ml/次。3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