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1):1580-1583
目的了解本地区产后抑郁症在不同年龄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发病特点和相关因素,为社区干预策略提供干预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产后抑郁症知晓率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800名产妇进行调查。知晓率问卷用百分比表示,一般情况调查表各因素用P值。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8.63%。80后独生子女发病率高,产后7~14天为疾病高发期,产妇对产后抑郁症的知晓率低,多因素共同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结论提高产后抑郁症知晓率和社区医疗干预很有必要。社区干预的重点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并研究实施中西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产妇180例,在产妇产后1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取自评抑郁量表、自拟问卷对产妇进行调查,了解产妇的情况,分析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并实施中西医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80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14.44%,护理总满意度96.15%。产后抑郁与夫妻关系和睦、经济收入情况、分娩的方式、婴儿健康状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性格内向均有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抑郁患者护理后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产生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可以利用有针对性的中西医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3.
朱桐梅  丁红梅  赵晓华  潘青 《江苏医药》2012,38(22):2737-2738
目的 了解苏州市部分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基本状况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苏州市社区的400例产褥期产妇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77份,有效回收率94.25%.苏州市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较低,SDS和EPDS得分异常者结合临床症状确诊62例,占总人数的16.45%.不同个性特征、是否陪伴分娩、参加产前检查和培训次数、夫妻关系和家庭经济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地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个性特征、是否陪伴分娩、参加产前检查和培训次数、夫妻关系和家庭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孕期心理干预行为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46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对产后7d内的产妇进行调查.并根据该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各种因素的暴露与抑郁症的发生是否有关联;同时,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行为,分析其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结果 246例中发生产后抑郁症42例(17.07%).产后并发症、伤口疼痛、不良分娩结果、夫妻关系、产后家属关心、家庭支持、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孕产妇心理干预,病例组与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结论 产后抑郁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精神障碍性疾病,针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孕期心理调节干预行为可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住院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住院产妇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拟产妇一般资料和社会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对90例住院产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38.9%的住院产妇存在抑郁情绪;产妇高龄、对医务人员态度不满意及缺乏社会支持等是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住院产妇抑郁情绪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正>产后抑郁症(PPD)是一种介于产后忧郁以及产后抑郁精神病之间的精神疾患,是指既往无精神障碍史,产后6周内第1次发病,以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动、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是产妇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其发病率为5%25%,一般在产后2周之内发病,425%,一般在产后2周之内发病,46周逐渐加重[1]。产后抑郁症可引起产妇焦虑、抑郁、伤心、易怒以及情绪不稳定等负性情绪体验,将进一步诱发产妇的心理疾患[2]。体内激素水平变化[3]、产妇对分娩知识了解程度、新生儿情况及产妇的社会支持情况[4]均可能导致产妇  相似文献   

7.
李亚敏 《北方药学》2012,(11):75-7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与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对45例确诊轻、中、重度产后抑郁症产妇进行产前知识宣传、心理干预、产后指导等护理措施,使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产妇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和焦虑心理差异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产妇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SAS、SDS测评分数明显低于我国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产前知识宣传、心理干预、产后指导等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产后产妇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极大提高了产妇产后积极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412例产后6~8周妇女的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412例产妇中有48例EPDS评分〉13分,提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为筛查阳性。发生率为11.65%(48/412)。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经χ2分析发现: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以及夫妻关系等与产后抑郁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产妇的居住条件、家庭收入、地域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常见的精神及心理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孕早、中、晚及产后等时期,从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预防,可减少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蓟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27-128
对54例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产前指导、心理护理、护理干预等,取得良好效果。充分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原因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提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的恢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本卫生院分娩产妇进行评价,以得分≥13分为产后抑郁,对所有产妇的基本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的原因。将产后医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妇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分别采用EPDS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抑郁产妇分娩过程中难产者明显多于无抑郁产妇;婴儿健康良好以及对婴儿性别满意者明显少于无抑郁产妇;产妇性格内向、夫妻关系一般以及经济收入不稳定者明显多于无抑郁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两组患者EPDS得分和SDS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给予产妇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产后是女性精神障碍特别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阶段,产后抑郁的后果严重,不仅产妇的精神和生活质量受到直接损害,而且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也将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本文综述西医和中医的治疗干预特点,着重论述中医药综合干预在社区医院中的优势及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009年74例产后抑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孕妇文化程度、分娩方式以及产科并发症等因素有关;与产妇年龄、婴儿性别无关。结论: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多样,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产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3.
提高产后访视质量 预防产后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的质量对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产后访视人员的专业培训,在产后访视过程中特意增加预防产后抑郁的访视内容,统计其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6.12%。在产后访视过程中发现产后抑郁症人群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产后抑郁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危害巨大,针对其特有的发病时期和特点,高质量的产后访视能起到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结论加强对产妇心理状态的调查访视,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提高产妇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245例分娩后第30 d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调查.结果 245例产妇中,EPDS总分≥13分的产妇52例,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1.22%;孕期及分娩期夫妻关系一般、围产期医务人员态度一般、想生男孩的传统观念强烈、产后泌乳情况较差、分娩知识了解较差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比例明显高于以上几项内容良好并无强烈想生男孩的传统观念的产妇(p<0.05);顺产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比例略低于难产的产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比例主要受与产妇相关的社会因素影响;只要对产后抑郁症给予足够的重视,尽早发现对产妇具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及时治疗与预防,就能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温绿清  刘玉云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82-2983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提高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45例,采用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产后42天内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245例中发生抑郁39例,占16%.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精神障碍性疾病,针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孕产期的心理调节,可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社区护士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干预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管理的831名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社区护士根据产妇调查结果实施为期6周的个性化产后护理干预,于产后第7周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产后抑郁发生率为8.6%,干预后产后抑郁发生率为5.5%;干预前后对比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社区针对相关因素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提高产妇及其家庭生活质量,同时拓展社区护理保健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求产妇生产后发生抑郁的各种原因,有针对性给以相应护理,以达到尽早治愈之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产后抑郁患者产生抑郁原因及干预措施。结果合理健康教育、及时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合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意义重大;及时心理干预可有效恢复产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按常规的产科服务进行护理,干预组针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给予社区护理干预,两组分别在干预结束后按照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分。结果在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EPD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SDS、EPDS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以提高产科医师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及早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产妇260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姆顿抑郁量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产科情况、产后的抑郁症状、应对方式的评定.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20%(52/260).产妇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婴儿性别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妇家庭收入、职业、家庭关系、分娩方式、住院环境及医院的服务质量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充分重视围产期及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和心理护理,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产前、产时宣教,积极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社区护士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干预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管理的831名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社区护士根据产妇调查结果实施为期6周的个性化产后护理干预,于产后第7周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产后抑郁发生率为8.6%,干预后产后抑郁发生率为5.5%;干预前后对比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社区针对相关因素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提高产妇及其家庭生活质量,同时拓展社区护理保健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