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声为职业者,由于发声器官运动过度或发声的方法不当,会引起声带一系列的病态改变,称为职业性喉病.临床以声嘶为主要症状.嗓音工作者如果得了职业性喉病会影响嗓音,暂时停止工作,或者不得不中途放弃自己所喜好的职业.职业性喉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等院校一线教师职业性喉病发病情况并提出预防保健建议。方法对南昌地区两所高等院校428名一线教师与382名行政人员各类职业性喉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并分析高校教师职业性喉病发病的性别差异。结果高校教师各类职业性喉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男女教师职业性喉病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校教师各类职业性喉病的患病率高,应引起学校及教师本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赵媛媛  司晓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6):583-583,526
以声为职业者,由于发声器官运动过度或发声的方法不当,会引起声带一系列的病态改变,称为职业性喉病。临床以声嘶为主要症状。嗓音工作者如果得了职业性喉病会影响嗓音,暂时停止工作,或者不得不中途放弃自己所喜好的职业。职业性喉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4.
以声为职业者,由于发声器官运动过度或发声的方法不当,会引起声带一系列的病态改变,称为职业性喉病。临床以声嘶为主要症状。嗓音工作者如果得了职业性喉病会影响嗓音,暂时停止工作,或者不得不中途放弃自己所喜好的职业。职业性喉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5.
邓春宁  邓煜 《黑龙江医学》2007,31(6):480-480
我科自2003年以来,应用药物喉上神经封闭治疗职业性喉病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中,男22例,女58例.年龄22~45岁.均为教师、演员.疾病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6.
384名中、小学教师职业性喉病的调查潘柏林为了解中、小学教师中职业性喉病的患病情况,作者于1995年对上虞市部分中、小学的384名教师作了声嘶及喉部病变情况的调查。对象与方法1.对象:调查了384名在职教师,男199名、女185名,年龄20~74岁。...  相似文献   

7.
答:根据喉科临床有关统计资料;即月经期中有声带发音变化者占60%,月经期声带呈充血、水肿者占18%.从嗓音职业性喉病的发病机理来看,可以说,它又常与声带受到撞伤有关.虽然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  相似文献   

8.
声带小結和息肉是常見的职业性喉病之一。耳鼻喉科医生有責任做好这种疾患的防治工作。为此我科在党的領导下,开展了职业性喉病的专題临床研究,自1962年8月至1964年6月,診治职业性喉病1082例,仅就其中一部分声带小結、息肉(小結23例,息肉77例,共100例)的病理、病因及治疗,談談我們的看法。一、本文100例声带小結及息肉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多在20—40岁之間。据本文統計:教师发病較多,其次为京剧演員、話剧演員及歌唱家。教师患息肉居多,歌唱家(尤其是女高音歌唱家)以患小結为最多。上述情况似乎說明用力讲話容易发生息肉,发高音者容易长小結。发生部位:在声带前1/3交界处最多,共94例,中部及后部者各2例,前連合1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观察职业性布氏杆菌病护理效果.方法:对28例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患者进行认真观察与护理.结果: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病程.结论:采取注射疫苗、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喉肌弱症     
喉肌弱症是嗓音职业工作者的多发病。我们曾对1180例职业性喉病的统计分类中,喉肌弱症有247例,占20.9%。长期来对此病的认识及名称不很一致,有称之为嗓音的职业袁弱症、歌声衰弱症、话声衰弱症、号令声衰弱症、发音无力症、喉肌无力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72年始用糜蛋白酶——氢化可地松混合液行喉头滴入治疗职业性喉病,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喉头滴入治疗104例的疗效观察资料及实验资料分析、探讨如下。 一、喉头滴入药物及方法 喉头滴入激素及抗菌素对声带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等具有较好的效果。日本平野实亦有报导。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用糜蛋白酶和氢化可地松混合液滴在声带上治疗某些喉病,较单用激素或其它药物为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救治与护理效果。方法2006年9月对5例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患者进行救治与护理。结果发现布氏杆菌病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病程。采取注射疫苗、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变声是青春期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之一,此时期声带长度、厚度急剧改变,喉结突出及嗓音突变,易招致嗓音疾病。对演员来说,是关系到艺术生命的重要问题。为了探索此时期喉部的生理变化,有助于职业性喉病的防治,作者对重庆地区200名青少年川剧学员进行了变声期喉部生理变化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14-2016年巴彦淖尔市职业性布鲁氏菌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预防职业病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方法将2014-2016年全国职业病网报系统巴彦淖尔市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网报数据导入Excel电子表格,按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和人群分布对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共确诊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病例192例,居巴彦淖尔市职业性布鲁氏菌病发病例数历史高点。发病地区临河区最高,占94.3%;发病性别男性较高,占81.8%;发病年龄21~30岁组最高,占36.9%;发病的专业工龄1~4年工龄组最高,占51.6%。结论巴彦淖尔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加强对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严格执行畜间灌服免疫制度和病畜淘汰宰杀,强化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依然是今后职业性布鲁氏菌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蔡钺侯 《浙江医学》1990,12(4):8-11
总结我科对职业性声音嘶哑40年的诊治经验,依旧认为用声工作者易患声带结节、声门闭合不全、慢性喉炎和室带肥大超越.病因主要是用声过度和用声不当引起的喉组织损伤,所以,应当如实地将这类疾病称之为职业性声音嘶哑.声带结节更是用声工作者较易发生的职业性病变,非但演员,凡是未掌握正确发声方法的用声的人,都可能发生.这类患者,如能改进其发声方法.都有可能使声嘶和病变改善或治愈.  相似文献   

16.
职业性传染病是职业病中的一种,是生产过程中与传染的因素接触而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如病人、病畜、以及一些有传染性的生产原料等,往往就是传染的来源。职业性传染病大致包抬四大类:传染性动物病、内脏寄生虫病、黴菌病和脓球菌病等。传染性动物病中又包括炭疽病、鼻疽病、布鲁氏病、土拉伦斯病及挤乳者结节等五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职业性布鲁氏菌病亚急性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名因接触布鲁氏菌S2活菌苗罹患职业性布鲁氏菌病亚急性期病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治疗护理、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疾病知识宣教等。结果因前期疗效差,药物性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升高(86. 7%)、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73. 3%)等副反应,以及血清学检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转阴33. 3%,试管凝集试验转阴26. 7%)转阴率低等因素,病人产生焦虑等情绪,心理压力大,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后心理压力减轻,治疗信心增强,均能积极配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亚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病人规范药物治疗的同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以减少进入慢性期。同时,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宣教,增强职业人群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喉囊肿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4例先天性喉囊肿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先天性喉囊肿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喉喘鸣、呛奶、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肺部感染等;直接喉镜检查是确诊先天性喉囊肿最有效、快捷的手段;及时诊治预后好,延误诊治可引起呼吸道梗阻、窒息而致死.结论 婴儿期若有体位性喉喘鸣、呛奶、声音嘶哑或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常规进行直接喉镜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曾记载一喉窍紧涩、一夜而殁的病例,景岳莫知其所以病,谓之“终身之疑窦”。历代医家亦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作者认为死因当以中医喉科之内肿锁喉风,现代医学之喉血管神经性水肿所导致的喉梗塞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喉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2例喉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患者由于术者对该病认识不足,按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加激光治疗,术后病检确诊,23个月复发,复发后进行手术加激光、放疗治疗;另1例全喉切除加放疗.2例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对喉神经内分泌癌缺乏认识是误诊的原因.分化程度较好,且没有转移的喉神经内分泌癌可采取局部肿物切除加激光治疗并辅以放疗;对于病变范围大,可采用全喉切除加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