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饱食全麻病人手术护理体会。方法 50例急症饱食病人,年龄10~72岁,全麻下完成手术;时间允许,术前进行访视并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协助麻醉医生做好麻醉前准备和抢救工作。结果 消除病人顾虑,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麻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病人无一例发生呕吐误吸,意识清醒者能配合医生、护士完成治疗护理。结论 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可防止饱食全麻病人的呕吐误吸,顺利完成麻醉诱导及手术。  相似文献   

2.
对妇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对妇科手术病人术前一晚睡眠质量、术中心率、血压、麻醉辅助药的使用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进一步做好术前心理干预.方法:将14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干预组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术前一晚的睡眠情况、术中心率、血压、麻醉辅助药的使用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病人睡眠质量较对照组好,术中心率、血压波动小,麻醉辅助用药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及下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对妇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维持术中心率、血压的稳定,减少术中麻醉辅助用药,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高海拔地区泌尿外科老年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海拔2260m环境下泌尿外科老年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总结65岁以上泌尿外科手术病人528例,其中46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等合并症,术前准备包括戒烟,预防和控制感染,麻醉,术后常规氧序,抗感染,加强监护和施行硬膜外镇痛;结果:术中血压,心率等变化与年龄,麻醉用药剂量,术前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延长等密切相关;术后全部病人PaO2均不同程度降低,手术后发生感染及各类后术并发症46例,3例残废;结论:高海拔地区顺利完成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关键是: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治疗与控制相关系统疾病及合并症,选择最简单易行手术方法;尽可缩短麻醉及手术时间,并根据高原老年人特点加强麻醉和术中管理;术后除预防和治疗泌尿外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外,尤其要注意全身各重要脏器的保护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焦虑视觉类比试验(AVAT)对减少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过程不良感受的作用。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应用患者进行术前谈话,记录AVATmm数、记录麻醉、操作术中术后病人的不良感受。结果在42例AVAT>50mm和18例AVAT<50mm两组间对比:术前麻醉中的合作率、恶心率,P均<0.05;术中憋气感和咳嗽发生率,P均<0.01;术前麻醉的呕吐率及术后胸闷、胸痛、晕厥率,P均>0.05。结论处理好AVAT>50mm病人的紧张、害怕是减少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中不良感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院对225例休克病人行麻醉手术,经麻醉前的合理准备,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术中和术后处理及时,仅30例死亡。首先,术前和术中积极抗休克,适量快速补液和输血。休克病人麻醉选择原则:(1)尽量减少对循环、呼吸及肝肾功能的抑制;(2)积极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3)发挥几种  相似文献   

6.
张强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4):94-94,9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围术期全身麻醉用药及相关处理。方法对31例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高血压病人术中麻醉效果良好。术后随访10-14d,均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均出院。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围术期采用全身麻醉,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合理用药及处理,可保障病人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65例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6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的麻醉情况,大部分病例由于术前准备积极,术中管理细致,处理及时有效,平稳度过麻醉手术期;少部分病例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麻醉选择与管理不当,造成一定不良后果。强调抓紧做好此类失血休克病人术前准备的重要性;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术中应侧重加强供氧和防止CO2蓄积、维护循环稳定、输以鲜血并防止枸橼酸中毒、控制肌松药及辅助药用量等4个方面的麻醉管理,以提高麻醉安全性。并提出此类病人术前应常规检查ECG,以更好地指导麻醉及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晓青 《中外医疗》2012,31(14):49-49
目的总结老年病人的麻醉体会。方法根据病人病情及手术需要选择麻醉方法。结果无一例麻醉意外,3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术后死亡。结论术前正确评估病情、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及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存疾病是围术期保证病人平稳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杨汉俊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3):663-66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子痫心衰病人硬膜外麻醉的风险。方法硬膜外麻醉。麻醉及手术过程中采取45°头高足低位,术中辅助呼吸。结果15例产妇,14例母子康复出院,1例产妇术前昏迷,CT检查为脑梗死,B超检查死胎,术后3天未清醒自行出院。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子痫、心衰病人使用硬膜外麻醉,只要平面控制适当,不会加重心衰,对术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0.
王瑛  王蕾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9):1070-1072
目的:分析和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和麻醉处理。方法:回顾近5年我院70例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及手术的急救与麻醉。结果:术前1例病人气管切开,术毕拔管后3例病人发生口腔颌面部出血,出现呼吸困难,2例病人术后气管切开。结论:此类病人急救的关键在于通过气管插管迅速准确的建立通畅的呼吸道;迅速吸净创面、口腔、呼吸道的血液、分泌物、异物;因麻醉机和麻醉医生远离病人的头部,术中时刻警惕气管导管的位置,有无脱落、梗阻;同时注意血容量,积极扩容抗休克治疗;麻醉苏醒期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注意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渗血,拔管后有无气道梗阻及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术前健康教育及呼吸功能锻炼训练指导,术中注意保温措施及麻醉管理,术后强化呼吸道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术后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健康教育及呼吸功能锻炼训练指导,术中注意保温措施及麻醉管理,术后强化呼吸道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术中管理及合理用药.方法 对86例休克病人麻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62例,腰麻硬膜外(腰硬)联合麻醉21例,未行麻醉诱导直接插管3例,抢救存活81例,因大出血死亡者3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者2例.结论 中重度休克首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轻度休克可根据病人情况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但对麻醉医师素质要求高.另外积极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管理及用药和防治术后并发症,在休克的抢救中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薛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8):1026-102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7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观察组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而对照组病人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在手术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E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对老年病人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在术前、术后30min和术后6h 3个时间位点测定病人血糖(Glu)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对病人的应激反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病人术后6 h、24 h和72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得分和WMS各项目(除Memory accumulation和Memory touch)得分均高于术前(P<0.05~P<0.01);而上述指标在术后3 d的得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得分和WMS各项目(除Memory pictures和Memory touch)得分均高于术前(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和Memory experience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ory pictur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3 d的WMS各项目(除Memory accumulation和Memory touch)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病人在术后30 min、6 h机体Glu和hs-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对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病人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负面影响比较小,且用药量少,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胰岛素瘤患者外科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术前应详细了解病人为避免发病所形成的加餐规律,提醒和督促病人按时加餐,避免低血糖发作,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向病人及家属讲解低血糖症状和急救处理知识.手术当日晨不加餐,以免麻醉中误吸和影响术中血糖检测.如无低血糖发作,术前及术中不输糖及含糖的药物.90%以上的病人术后出现高血糖反应,持续2周以内.术后要监视血糖变化,常规准时、准确使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5.
麻醉手术中输液、输血的掌握对保证手术成功及病人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病人液体状态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始于术前评估,继而是术中评价和纠正,以至于术后ICU.下面我们就针对手术麻醉中输血补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门诊手术的麻醉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门诊手术的日益增多,门诊手术的麻醉已成为麻醉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科学合理地进行病人选择、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和用药选择、术中及术后的管理,认真把握离院标准,力求做到安全、舒适、高效,同时迅速回复,术后无残留作用及并发症。对确保病人安全及诊疗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围手术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8例采用局麻和硬膜外麻醉方法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病人术前、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第3天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手术病人CD4 亚群数量下降,CD4 /CD8 比值下降(t=2.220~3.450,P<0.05);术后第3天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病人在同一时段的CD4 、CD8 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都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对手术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对30例TUVP术手术病人术前、术毕及术后2h、4h进行血浆电解质的测定.结果 术毕、术后2h、4h血浆电解质均较术前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应重视麻醉及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3年9月在我院手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围麻醉期管理。方法总结这类病人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治疗管理措施。结果23例病人中,其中有2例术后死亡,21例康复出院,手术麻醉死亡率为0,术后死亡率为8.7%。结论这类病人术前往往合并有严重的胸腔和呼吸系统的感染,全身各脏器功能衰竭,是对手术麻醉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控制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支持治疗是手术麻醉成功的保证。谨慎的麻醉处理,严密的加强监测手段,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椎管内复合麻醉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惠明  刘克猛  林凤洁  周少宇 《海南医学》2005,16(8):108-108,153
目的探讨椎管内复合麻醉(CSEA)应用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高危BPH患者60例,术前积极治疗并发症,随机分为二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30例,椎管内复合麻醉组(CSEA组)30例。手术治疗均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或电汽化术。监测二组病人麻醉前后收缩压的变化,对术中镇痛质量进行评价及观察术中病人寒颤发生例数。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后血压均有下降,但两者之间无差别(P>0.05);镇痛质量CSEA组明显优于EA组(P<0.05);寒颤发生率EA组明显高于CSEA组(P<0.05)。结论术前积极治疗高危BPH患者的并发症后,CSEA可作为其手术治疗的麻醉选择,麻醉效果确切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