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测试一种植物型消毒剂对甲型H1N1-CA7体外灭杀作用。方法采用悬液定量灭活法,2倍系列稀释的消毒剂与甲型H1N1病毒作用5min、10min和30min,以观察细胞病变作为判断指标确定各组的病毒感染滴度。计算消毒剂对甲型H1N1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确定消毒剂实验室消毒合格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结果消毒剂作用于MDCK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1∶200。1∶2、1∶4和1∶8稀释的消毒剂与甲型H1N1病毒作用5min、10min和30min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结论消毒剂1∶2、1∶4、1∶8与病毒作用5min后可以100%杀灭甲型H1N1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试病毒RNA提取试剂(硅胶柱法和改良异硫氰酸胍法)灭活甲型流感病毒的能力,以评估在低防护区操作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提取过程的可能性。方法根据试剂盒操作指导分别用两种提取试剂的裂解液Bufier AVL(德国QIAGEN)MGTC溶液(广州华银)处理一甲型流感2009年大流行株(105.67TCID50/ml);系列对数稀释病毒处理液后接种于MDCK细胞单层进行分离培养;倒置显微镜每日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出现75%以上病变后收获培养物进行血凝实验测定。同时设置试剂对照以了解试剂的细胞毒性,病毒对照以确定病毒的感染能力。结果未稀释和10倍稀释的两种裂解液都可引起MDCK大范围死亡,两病毒对照感染细胞的终点稀释度都为10^4,而所有10^2稀释度以上的病毒处理液培养孔细胞生长良好,血凝实验阴性。结论两种病毒RNA提取试剂可以完全灭活高滴度的甲型流感病毒,标本裂解处理后可在低防护区域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甲型H3N2流感病毒在新复苏的犬肾细胞(MDCK)上的培养条件,提高该病毒在新复苏细胞上培养的分离效果。方法选取6例复核鉴定过的甲型H3N2病毒株,以吸附法分别接种于新复苏的MDCK细胞上培养,检测收获病毒液HA滴度,通过比较不同的细胞胞龄、细胞代次、病毒接种吸附时间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易感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不同胞龄MDCK细胞接种H3N2病毒后,胞龄为3 d、4 d的细胞所收获的病毒液HA滴度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279,P=0. 027);对复苏后第2代、第3代、第4代细胞进行接种后,H3N2病毒HA均明显高于第一代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 765,P=0. 008);病毒接种吸附时间(1~2 h)对甲型H3N2病毒HA滴度没有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 743,P=0. 178)。结论甲型H3N2病毒接种于新复苏MDCK细胞最佳培养条件为:选用复苏后传代培养至第二代及以后、胞龄3~4 d的MDCK细胞进行接种,接种吸附时间1~2 h之内,可获得HA滴度较高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液。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含有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中和抗原位点及甲型肝炎病毒中和抗原位点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用重组痘苗病毒感染143TK-细胞后成功地表达了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和甲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免疫荧光显示,两种抗原的荧光颗粒均分布在胞浆内。Westernblot证实,重组痘苗病毒所表达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抗原和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为一融合蛋白。用此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动物,可诱导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和甲型肝炎病毒的中和抗体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MDCK、Vero和Hep-2细胞共培养体系,分离甲型H1N1流感病毒,提高流感监测效率及缩短临床诊断周期。方法选取4株经国家流感中心复核鉴定、本实验室保存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用病毒培养液1:2稀释后分别接种MDCK、Vero和Hep-2共培养细胞瓶和MDCK细胞瓶,每组设空白对照,用生理盐水代替接种。经35℃、5%CO2培养后记录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毒株在共培养细胞瓶和MDCK细胞瓶中的细胞病变效应(CPE)、血凝滴度和荧光定量PCR反应的CT值。结果培养后,2组接种流感病毒的细胞瓶均出现典型细胞病变,MDCK细胞瓶CPE略强于共培养细胞瓶,分离物-70℃冻融2次后检测血凝滴度,2组接种流感病毒的细胞瓶内分离物,血凝滴度均(1∶32;提取分离物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CT值均(20。结论用MD-CK、Vero和Hep-2细胞共培养体系可以分离流感病毒,同时还可分离鉴定其它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建立和鉴定甲型肝炎(HAV)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细胞株的方法,为临床提供抗体来源.方法 通过McAb杂交瘤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甲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培养后,选取实验培养的具有稳定性的McAb杂交瘤细胞后编号,对各细胞株进行特异性、效价的测定,并进行比对.结果 McAb杂交瘤细胞与甲肝病毒抗原的结合特...  相似文献   

7.
H5N1禽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灵敏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对实验室常用的H5N1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灵敏性.方法 增殖H5N1病毒,蚀斑技术定量待检病毒,应用细胞接种、血凝实验、RT-PCR、Real-time RT-PCR等方法检测稀释的病毒悬液,比较检测的最低滴度.结果 细胞接种、Real-time RT-PCR、RT-PCR及血凝实验能检测病毒的最低滴度为10 PFU/mL、10 PFU/mL、10(3)PFU/mL及3.52 × 10(5)PFU/mL.结论 几种检测方法比较而言,细胞接种与Real-time RT-PCR枪测灵敏性最高;血凝实验用时最短,但灵敏性低,结果 需要进一步确认;RT -PCR用时较较短,检测灵敏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的病原体。一般以MS—1株作为甲型肝炎病毒的代表株。MS—1(Mir Seruml)是指曾患两次急性肝炎的患者Mir,在第一次患病出现黄疸前所采集的血清。接种这种血清可引起甲型肝炎。接种了MS-1株甲型肝炎病毒(MS—1株HAV)后发生肝炎的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对乙型肝炎无交叉免疫性。 HAV在体外仍未能分离培养。近年来已发现与HAV有密切关系的甲型肝炎抗原(HAAg)颗粒,而且检测对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抗-HAV)也取得成功。甲型肝炎病原学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用4株小鼠肝炎病毒MHV1、MHV3、A59和JHM的混合液人工感染SCID妊娠小鼠和BALB/c和妊娠小鼠。接种病毒后1、2、3、4、5、8、10d分别取母鼠的血、肝、胎盘以及胎鼠的肝脏,用组织RNA抽提试剂盒提取各组织的总RNA,然后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炎病毒。结果显示:SCID孕鼠接种病毒后24h即可在母鼠胎盘、胎鼠肝脏中检出小鼠肝炎病毒,而BALB/c孕鼠于接种后5d才在胎盘和胎鼠肝中检出病毒。结果表明小鼠肝炎病毒可以通胎盘屏障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由肠道病毒第70型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药物问题,以往在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药物筛选中均未获得满意结果。木文报道取100TCTD50/0.1毫升病毒与不同浓度的各种药物等量混和,置37℃1小时,然后接种于传代的人胚肺细胞,观察药物对细胞病变的抑制情况。用此方法对50多种抗病毒的化合物及中草药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槲寄生的提取物(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提供)和桂枝(由本所提供)两种中药分别对本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取物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156~0.313毫克(相当于槲寄生生药31.2~62.5毫克):桂枝的最小抑制浓度以生药含量计50毫克。另外,我们进一步用不同浓度的槲寄生提取物药液,将之先加入细胞管,2小时或24小时后再接种病毒,或先接种病毒于细胞管2小时后再加入含不同浓度药液的维持液等实验方法,三者均取得相同的抑制效果。但是如将经1小时处理的病毒药物混合液接种细胞管后2小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电镜法,检测上海市1988年初甲型肝炎(甲肝)流行期前的市售毛蚶。将毛蚶鳃和消化腺研碎,经酚-氯仿提取和乙醇沉淀法提取RNA,用~(32)P标记的pHAV(LB) 228甲肝病毒cDNA探针进行杂交。从7份毛蚶样品中检出一份甲肝病毒RNA阳性。另外将毛蚶鳃和消化腺的粗制悬液与甲肝病人恢复期血清孵育后电镜观察,看到形态大小一致的成堆病毒样颗粒,直径约为27mm,与甲肝病人粪便样品中所见病毒样颗粒相似。在7份毛蚶样品中还见到几种不同形态颗粒,大的病毒样颗粒直径可达45mm。  相似文献   

12.
以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分离出的甲型肝炎病毒作抗原,以马抗人IgM经纯化后的抗体为捕捉抗体,以纯化甲型肝炎恢复血清为特异性抗体,过碘酸钠法标记酶,以OPD为底物制成抗-HAV IgM诊断试剂盒,建立了ELISA捕捉法检测抗-HAV IgM,结果:甲型肝炎暴发点84例均为阳性,流行性出血热及健康成人各30例均为阴性。32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患者中192例阳性(占59.6%)。12例第一病日患者11例阳性(占91.6%),证明该方法对甲型肝炎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EB病毒基因组阳性人鼻咽癌DNA在转染正常细胞后可能发生的生物学作用,作者将人鼻咽癌活检组织的DNA(EB病毒基因组阳性),用磷酸钙方法转染正常Rat-Ⅰ细胞,使其恶转;用软琼脂培养的转化细胞能贴壁生长,并形成克隆;转化细胞易与PHA发生凝集;克隆接种裸鼠形成纤维肉瘤;转化细胞和裸鼠肿瘤组织用抗C_3补体免疫荧光法检测EBNA呈阳性;染色体原位杂交显示在某些细胞中期染色体上有银粒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一种动物原代敏感细胞用于彗星试验,使该试验能更广泛地对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进行监测。方法:用重铬酸钾(K2CrO7)和过氧化氢(H2O2)作为受试物对小鼠的肝、脾、肾细胞进行彗星试验,观察K2CrO7和H2O2对这3种细胞造成的DNA损伤来判断细胞的敏感性。结果:以K2CrO7染毒的彗星试验中肝细胞的检测阈值(10nmol/L)低于为脾和肾(100nmol/L),以H2O2染毒的彗星试验中,在相同浓度下肝细胞迁移长度最长。结论:肝细胞具有敏感性高、自身活化能力强、取材方便、耗时短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检测细胞应用于彗星试验对环境样品进行遗传毒性监测。  相似文献   

15.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快速检测抗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乐义  阎小君 《医学争鸣》1996,17(6):441-443
建立胶体金免疫渗滤试验用于快速检测抗甲型肝炎IgM抗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HAV/HBV双重感染的发生情况,作者检测了1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其中经类风湿因子免疫胶乳(RFIL)处理后抗HAV-IgM仍阳性的7例,未经处理的12例阳性,有5例为假阳性,占41.7%(5/12)。用RFIL能消除因血清中RF所致的抗HAV-IgM假阳性反应,不出现假阴性结果。认为RFIL中和反应是一种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排除RF干扰的方法。本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甲肝病毒7例,占5.8%,均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DV(F48E9和La Sota株)体外感染人类大肠癌细胞导致细胞死亡的方式。方法:实验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类大肠癌细胞。首先采用MTT法测定NDV对人类大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当细胞铺满30%培养瓶时,向细胞中加入10、20和40倍稀释的新城疫病毒,37℃感染1小时,继续培养24和48小时后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AO-EB荧光染色、透射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角度判断细胞死亡方式。结果:MTT法表明NDV可体外杀伤人类大肠癌细胞,且强毒株F48E9的杀伤活性强于弱毒株La Sota。细胞感染病毒后24小时即可表现出明显的病理变化:通过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可见细胞融合及多核巨细胞,AO-EB荧光染色可见橙黄色荧光聚集于核膜边缘,透射电镜表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典型DNA ladder。上述变化在细胞感染病毒48小时后更加明显。结论:NDV可通过凋亡方式诱导人类大肠癌细胞死亡,且强毒株F48E9的杀伤活性高于弱毒株La Sota。  相似文献   

18.
人类肠道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V)、柯萨奇A组(CAV)、B组病毒(CBV),埃可病毒(EV)4组病毒和肠道病毒68-72型。72型为肠道病毒的新成员甲型肝炎病毒(HAV)。肠道病毒是一组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较为复杂的病毒。属内各组病毒基因同源关系尚未完全清楚。而HAV与传统肠道病毒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过去在用Marchi方法对家兔正中神经干内结构进行的实验形态学研究中,曾观察到脊神经C_7、C_8和T_1腹支参与正中神经的组成,该文结果与杨安峰等编著的《兔的解剖》一书的叙述一致,但H Arakawa等以同一方法对家兔正中神经的研究指出,除脊神经C_7、C_8和T_1腹支以外,尚有C_6腹支参加其组成。为进一步探查家兔正中神经干内躯体传入传出纤维来源的节段分布,本文应用HRP直接触涂于周围神经断端追踪神经纤维来源的方法,作了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20.
L20B细胞吸附法用于环境水中病毒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检测外环境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方法。方法:细胞吸附浓集法:将自然沉清的水样抗菌、等渗处理后,加入适量的L20B细胞,混匀,充分吸收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然后收集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同时用AlCl3-NaCl沉淀法浓集病毒,接种L20B细胞分离病毒,作为对照。结果:40份水样,用L20B细胞吸附法检出10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用AlCl3-NaCl沉淀法未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结论:新建立的细胞吸附浓集法可用于外环境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测,且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AlCl3-NaCl沉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